「代銷告訴我們說,樣品屋設計精美、價格實惠,要裝潢可以找同一家設計公司。」土城世界花園住戶陳先生回憶,今年5月與太太開心交屋時,代銷人員極力推薦奧拓設計,強調社區多數住戶都已簽約,甚至能以「團購價」加購大型家電,「實坪13坪外加1間廁所、包含3台冷氣,不到百萬元,價格確實划算。」
理財最前線/百戶裝潢爆爛尾8千萬恐蒸發 專家揭裝修業3黑洞與自保關鍵

裝潢也可能暗藏交易風險!新北市土城世界花園爆出百戶裝潢爛尾,涉案金額近8千萬元,受害住戶陳先生氣憤地向本刊表示,當初因聽信代銷推薦的設計公司,不疑有他跟著簽約,沒想到竟踏入陷阱。
其實多數民眾買房都會要求「價金信託」,但到了裝潢階段往往掉以輕心,倘若遇上不肖業者,恐賠上大筆積蓄。專家指出,該事件揭露台灣裝修產業的制度死角,從無照承攬、低價競爭到驗收標準模糊,都讓裝潢價金曝露在風險中。

拖工延宕 拒終止契約
但開工後進度一再拖延,起初設計師不斷出面安撫客戶,但之後突然找不到人,設計公司這才出面表示,原先報價低於市場行情、執行困難,要住戶「加價重簽約」,甚至拒絕終止契約。「直到其他鄰居被拖工,發現事態嚴重,事情才全面爆開來;但就算報警也於事無補,基本上錢是拿不回來了。」陳先生氣憤地說。
日前新北市土城世界花園社區爆發重大裝潢爛尾,據網路統計,受害戶數超過140戶,住宅消保會則已接獲85件申訴。若以每戶平均裝潢金額80萬元、電器代購約20萬元估算,整體涉案金額高達近8千萬元。

民眾買房,因頭期款動輒上百萬元,多會積極防堵弊端、提升價金交易安全,但到了裝潢階段卻容易卸下心防。一般人都是透過口碑、口耳相傳,選擇設計公司或工程統包公司,但其實數十萬元、上百萬元的工程付款流程隱藏極大風險,「沒事還好,一旦出問題,往往血本無歸,甚至陷入漫長訴訟。」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說。
業者門檻/驗收標準/付款進度
無明確規範亂象多
「土城世界花園不是單一個案,國內裝修產業存在灰色地帶,長期有制度上的隱憂。」消基會房屋委員會丁福委員直言裝修業門檻極低,導致亂象叢生,「只要掛名設計師、工程行、統包或木工都能自行接案,直到被檢舉才追查。」業者品質參差不齊,民眾難辨真偽。
而工程驗收標準模糊,更存有雷區,「業界沒有統一的驗收標準,這類主觀問題往往會出現極大爭議。」丁福說,有的合約甚至沒有註記驗收標準,雙方認定就出現落差。

再來是付款進度,依照業內習慣,多以「3、3、3、1」比例分階付款,只是這樣的方式,業者通常握有較大主導權。以陳先生的案件為例,工程總價80萬元,訂金7萬元,簽約即付30%簽約金、21.9萬元,木工進場再支付30%,油漆進場再付30%,完工驗收支付最後10%。然而,目前進度只有拉水電、天花板封頂和廁所一面牆面,卻已付超過6成款項、約50萬元,遇上設計公司中途停工,也只能束手無策。
「原因是只要在現場擺上工具、敲一面牆、打一個洞,就能被視為『已開工』,萬一不肖業者取得開工款後就抽身,留下爛攤子,在法律上只會被視為一般民事的工程糾紛,而不是詐欺。」吳翃毅指出,《民法》第490條規定「完成一定工作即給付報酬」,可看出現今約定成俗的付款方式不盡合理。

丁福也提醒,常見小公司一次接20多戶或大案交叉進行,同期間接案量太多本身就有疑慮,能否按進度完成更是重點,也因此付款進度不該是業者說了算。

查驗證照/價格合理/審視合約
事前做功課避陷阱
那麼,民眾該如何自保?「查驗證照,比看粉絲專頁、YT影片或廣告來得重要。」新北市建築師公會、建築物室內裝修委員會林泊彣建築師說,消費者容易被作品和漂亮話術吸引,但真正該看的是業者是否具備合法登記資格。
他提醒,合法公司須包含「室內裝修」字樣,並完成商業登記、領有「建築物室內裝修業登記證」,且負責人最好有「建築物室內裝修專業技術人員登記證」,也能到「全國建築管理資訊系統入口網」查詢。

若報價遠低於市場行情,也要特別小心,「為什麼能便宜那麼多?差額從哪裡回收?別因小(價格)失大(品質),踏進『低價陷阱』。」林泊彣提醒,要是發生糾紛,除了訴諸法律,也可向主管機關內政部國土署、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或住保會申訴,由第三方介入調處。
另外,團隊規模、有無實體辦公室,也能檢核公司經營能力,若資本額低於100萬元,遇到賠償恐無力履約;而估價單應詳細條列項目、數量、單位、型號、品牌、尺寸等,且能提出材料證明,避免「一式估價單」,且不得以「同級品」模糊帶過,設計圖也應以1比1的比例出圖,供最後驗收。
丁福指出,簽約前應採用內政部公版契約,包括建築物室內裝修設計委託及工程承攬、建築物室內裝修設計委託、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承攬等,並諮詢律師意見、增訂補救條款,例如催告後多久復工、自動解約條件與違約罰則等,甚至可至法院公證。事實上,為預防消費糾紛、保護消費者權益並促進定型化契約公平化,國土署已就「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研商修正草案且召開會議,但相關程序仍在進行中。

住保履約/專款專用/分階撥付
建立價金安全防線
不論如何,民眾面對裝修的心態該與買房一樣,採「履約保證」,將價金交由第三方保管,雙方都能安心。「畢竟錢在誰的手上,誰就有話語權,與其事後追討,不如事前做好保障。」吳翃毅指出,民眾可提醒業者採履約保證付款方式,以此檢視業者態度,若是願意,自然具備一定安全度。
「住保履約」制度是住保會透過銀行信託、以「專款專用」方式管理資金,特別是款項會依驗收進度分階段撥付,業者必須完成工程才能領款,避免民眾提前將價金暴露在風險中,手續費為總價金的1%;此外,契約也必須採用住保會版本,明訂雙方權利義務與驗收流程,避免出現「球員兼裁判」、條款不對等情形。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