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玲前院長是司法體系中的「鐵娘子」。她的硬仗始於苗栗地院,對於擺爛法官周靜妮長年曠職、拖延保護令、當庭體罰少年的積弊司法爛攤子,陳雅玲2020年上任立刻頂著壓力啟動監督程序,將周靜妮移送評鑑,最終促成了周靜妮被判懲戒。陳雅玲調任基隆地院後,她延續這份「零容忍」的態度,對另一個爭議個案姚貴美法官同樣毫不手軟,堅決執行行政監督。
陳雅玲的作為,證明了體制內的自清是可能的,但她這份法律人的正直與勇氣,卻付出了個人代價,面對內外巨大的壓力,陳雅玲院長最終選擇在今年8月滿60歲立即退休,離開了她奮戰許久的司法,一位敢於揭弊的司法首長,最終卻被體制的壓力所消耗,這是對司法正義最大的諷刺。
懲戒法院今天對問題法官周靜妮下重手,判與本刊踢爆的公懲會前委員長石木欽案相同的免職,但諷刺的是,現任懲戒法院院長林輝煌就是的爭議人物,對比陳雅玲的「孤勇」獲得司法界的掌聲,林輝煌的好官我自為之,林輝煌在院長大位的每一天都是在重重打臉司法正義。
2023年時任懲戒法院院長李伯道性騷擾女部屬,時任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接獲被害檢舉後,選擇了最齷齪的方式處理,他要求李伯道謊稱病自請退休,林輝煌成功將這位性騷擾院長從公開懲戒的程序中抽離,同時執行了「吃案」與「包庇」讓李伯道謊稱生病提早退休,時任司法院長許宗力也予護航,讓李伯道爽領月退俸20萬,直到3個月後由《鏡週刊》獨家踢爆。
林輝煌的吃案,若無本刊踢爆,原本可以讓李伯道因此得以帶著每月超過20萬元的退休俸,享受著安逸的特權生活,被害人只能吞下去,即便後來性騷及吃案醜聞被本刊揭露,監察院彈劾李伯道並移送懲戒法院審理,但直到今日,李伯道的懲戒仍未定,持續爽領納稅人供養的退休金。
林輝煌的包庇保護傘,不僅為涉性騷的李伯道提供了退路,也確保了林輝煌自己的高位,身陷包庇爭議的林輝煌,非但沒有因此受罰,反而穩穩地升任錢多事少的懲戒法院院長,每月坐領逾30萬元的高薪。面對《鏡週刊》在李伯道案查證時的追問與質疑,林輝煌的應對方式竟是說謊,甚至恐嚇記者。一個親手為性騷擾權貴打開逃生門且個人誠信備受質疑的林輝煌,如今卻掌握著對全國公務員進行懲戒的最高權力。
兩起案件的對比,陳雅玲的提前退場,是在體制內為正義付出個人代價;林輝煌的穩居高位,則反映司法高層對自身特權與高薪的堅決維護,即便縱放罪犯也在所不惜,司法自清正己的呼聲再高,也難以穿透這張由權力編織而成的巨大保護網,司法雙標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