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楊梅竹斜街的故事,必須從這間書局說起。3年前,姜尋和太太邢娜無意中走進這條老屋頹傾的破落胡同,家有10萬本以上藏書的書痴姜尋,一看到街上的百年青雲閣,便想起自己收藏的「青雲閣內富晉書社抄本書目」,一心想把這本老書帶回它原本的地方,幾經波折,開書店的願望在另一間老屋中實現,「模範書局」雖是斜街上的新住客,卻彷彿早已扎根於此。 畢業自中央美術學院的姜尋,既是詩人,也是設計師與古籍、雕版收藏家,由他裝幀設計的書籍,曾3次獲得「中國最美的書」肯定,豐功偉業不計其數。2015年,他應諾貝爾博物館的邀請,將莫言的《大風》重新雕版,帶到瑞典斯德哥爾摩展出,驚豔四座,古老技藝在他手上有了全新生命。 走上書局2樓,一邊是姜尋會客的地方,一邊是他的工作室,3位師傅各司其職,雕版、折頁、齊欄、打磨皮製特種封面,隨手翻開一本中國作家周小英題簽的《曉珠詞》,外行如我,也被文字藝術的美震撼住了。姜尋先是解釋了「活字」為「模」、「盛器」為「範」的書局名字由來,又娓娓道來他從藏書人變成書局局長的心路歷程,隨著他的話語聲,空氣中彷彿漂浮字海的獨特氣味,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