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位於七股海邊的和明紡織,十幾位手腳俐落的工人,迅速地將織物所需的經紗數,依據布種幅寬捲上經紗軸。「整經」是和明最著名的格子布,準備上漿前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頭家開講】與眾布同

1976年,開設布行的陳文進於台南七股創立和明紡織,以泡泡布紅極一時。第二代陳富泉接班後開始內銷轉出口,他改良機器、生產需高技術的格子布,儘管一度因產品測試失敗,讓他夜奔紐約認賠400萬元,卻也因膽識十足,拿下Burberry、Ralph Lauren等國際精品大單,去年創下5.5億元營收。
不過,代工也有品牌夢,3年前,第三代陳璽年自創品牌織本主義WEAVISM,以七股特產虱目魚鱗中萃取的膠原蛋白製衣,傳承三代的紡織老廠不忘初衷,結合在地揮灑新意。
90年代,新台幣匯率陡升,中國、東南亞以低廉的工資和生產成本強力磁吸,台灣紡織業紛紛出走,黃金產業頓時成了黃昏產業,但和明卻始終沒有離開。「當初也是有一點點掙扎,但我們做的比較有技術性,我想不如改善設備、把技術門檻提高,根留台灣。」和明紡織總經理陳富泉說。
父親創業 學徒成中盤商
陳富泉說的技術性,正是讓和明拿下Burberry、Armani、Ralph Lauren等國際精品大單,去年創下5.5億元營收的格子布。

攤開一塊極具標誌性的Burberry格紋布,陳富泉解釋,相較於素面布,一塊格子布得用上10種不同色系的紗線,再依經、緯交錯編織,只要一條出錯就得重來;格子越複雜,用的紗線越多。
工序繁複加上只做短纖(即天然纖維,如棉、麻、羊毛),讓和明成為Burberry不可或缺的供應商。問他為什麼只做短纖?陳富泉坦言:「我覺得天然的材質穿起來還是比尼龍舒服,我沒辦法說服自己做不喜歡的東西,因為我沒辦法推銷。」
說起布料頭頭是道的陳富泉,來自台南布料世家。舊時台南中西區的中正路、民權路一帶,因鄰近運河方便進出口,成為布莊的集散地,陳富泉的父親陳文進原本在民權路上一家布莊當學徒,後來在老闆的賞識下邀他入股。

陳文進賺到創業資金,便在台南沙卡里巴市場附近開設光大布行,成了中盤商。6、70年代舶來品價格昂貴,家家戶戶大多買布回家裁製衣服、被單,內銷市場大,也奠定陳家事業基礎。
從小在布堆裡長大,陳富泉還記得:「60年代是台灣紡織業的輝煌時期,景氣非常好,我爸都講一日三市,1塊布1天就有3個價格;(布)只要不破洞,幾乎都交得出去。」
因工作忙碌,陳富泉5個兄弟姊妹都由奶媽帶大,課暇之餘才會到布行找父母。「我爸是柔道黑帶,每天下午人家喝下午茶,我們布行的學徒就要跟著我爸學柔道,晚上大家在一起睡在賣布的桌檯上。」提起往事,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的陳富泉,忍不住發出洪亮笑聲。
1973年,陳文進與幾位從事布匹買賣的商人成立展立實業、自己織布生產,3年後他再獨資收購所有股份,將工廠落腳台南七股並改為和明紡織,他引進日本織布機生產舒適透氣,洗後無需熨燙的棉料泡泡布紅極一時。
身為長子,陳富泉的求學之路相當順遂,「小學全校第1名阿嬤就讓我領1,000元,以前1,000元跟現在的5,000元差不多,我高中就存到去買了一輛偉士牌機車。」但他一路在台南求學,成年後卻想到外地闖蕩,選填大學志願時他刻意往北念了輔大,意外促成一段姻緣。

「我們是化學系的班對。」站在陳富泉身旁、現任和明執行副總的李桂林,是陳富泉工作的得力助手,2人畢業便直接回到台南結婚、接班。結褵三十多年,受訪時,陳富泉總習慣性地搭著李桂林的肩膀說話,他打趣地說:「她家比較嚴格,大一去我家玩、看到我家這麼民主自由,她覺得很好,所以我們從大二就一路交往到現在。」
子添設備 內銷轉型出口
起初和明只做內銷,陳富泉回家後開始向外發展,但大學生下鄉,創新也帶來父子間的衝突。譬如父親個性節儉,至今冬天仍只洗冷水澡,2人對添購設備有很大的歧見。
陳富泉形容:「就像買車,我爸想說幹嘛買一台賓士跑石頭路?但我認為如果可以,就要一次到位,直接買德國跟瑞士機器。」事後證明,精密的織布機使和明的格子布品質穩定,第一次外銷就拿下美國Ralph Lauren的訂單。「沒有好的硬體設備,織不出來這麼密、這麼細的規格;為了避免公司多頭馬車,我爸後來就裸退,放手讓我去做。」
和明年產400多萬碼格子布,僅2%內銷,為穩住訂單下足功夫。陳富泉舉例,某大精品為避免布料遭不肖人士製成假貨販售,剩餘布料都要求送往焚化爐燒燬,「他們付錢燒燬,燒時還要錄影存證,不能流到市面上。」
還有一次和明替Ralph Lauren生產格子海灘褲,但其中一條藍色格紋無法通過日照褪色測試被退貨,一接到電話,陳富泉與李桂林立刻飛往紐約救火,「我還記得那天碰上亂流,我們倆在機上痛苦得要死。」

「我們認為布料沒問題,因為不會有人連續日曬十幾個小時,可是品牌是無價的,人家有這個標準,是我們自己不對,該賠就賠。」認賠400多萬元對代工廠來說不是小數目,「品牌認為我們很有guts(膽識),是值得信賴的工廠,單子越做越大。」但也因此李桂林的辦公室內,迄今仍放了好幾咖行李箱,以備隨時出國。
陳富泉個性豪邁爽朗,與員工交流一點也沒有老闆的架子,談起這堂賠400萬元的課,他直言:「那是一張很大的單子,但我是B型雙魚座,我太太都說我比較浪漫,其實我認為事情能解決就好。」
好奇他曾做過什麼浪漫的事?看遍大風大浪的老闆卻有些害羞,他說自己對星象沒有研究,但提到家人的星座、血型卻記得清楚仔細,「像我太太是A型巨蟹座,她真的很愛家。」

不過,快時尚風行,以往不競逐速度的精品也跟著快起來,交期從90天縮短至35天。拉開和明位於北市敦化南路辦公室內的布料庫,十幾萬條花色不同的格子布,幾乎是這條路上最貴的倉庫,想在短時間找到特定布料出貨,全靠數據分析。去年和明決定導入Google雲端機器學習,將所有布料建檔,精準確認交期、採購,減少過去重新設計、打樣的時間。

跟上速度與潮流,但代工業者也有品牌夢,「我的產品很好,可是在台灣生產好像成了原罪,人家會問你憑什麼比中國、比東南亞還貴?」陳富泉說。
「每一塊布我都是很有感情的,就好像一個女兒,我把她嫁得很好,可是沒辦法去看她過得好不好?所以只要出國看到我們布料做成的衣服我就會買回來。」他苦笑,「在工廠看布沒感覺,一做成衣服,你會覺得怎麼這麼漂亮?」
自創品牌 第三代從頭學
2014年台南市政府鼓勵企業成立觀光工廠,李桂林靈機一動,在廠內自創品牌Pachy Sandra,但本業忙碌,產品數量始終不多,直到隔年獨子陳璽年從美國返台才有了變化。
陳璽年在美國念的是財務金融,一心想進華爾街的他,考量父母長年忙碌,決定與同樣從事金融業的妻子唐毓琪回台幫忙,並將自創品牌改名為織本主義(WEAVISM)。

不到30歲的陳璽年,回台後先到工廠待了1年,從織布的源頭了解才投入品牌,「我們家有很多布料,我那時就想,既然我們原物料都有了,為什麼不試試看?我把品牌改為織本主義,就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家是織布的,要莫忘初衷。」
定位概念 結合在地資源
起初織本主義的商品大多從既有布料延伸,推出一系列襯衫,卻難以讓人留下深刻的品牌記憶。一次陳璽年到美國旅行,發現星巴克販售由回收咖啡渣製成的T恤,帶給他靈感,「不管長纖、短纖,台灣紡織做材料都很強,我就想有沒有可能把在地的東西跟我們品牌結合,推出代表台灣的布料?」






陳璽年經父親陳富泉介紹,認識了博祥國際董事長侯二仁,他是父親台大在職班的學長,侯二仁可從台南的特產虱目魚鱗萃取出膠原蛋白胜肽纖維,再加入木材萃取的木質纖維混紡成含膠原蛋白的布料,雙方一拍即合,推出一系列設計感十足、含膠原蛋白的絲巾與衣料,還替飯店設計房務人員的制服。
「我不想做只是很炫,但沒功能的衣服,這塊布穿起來體感保溼,還能抗靜電、分解汗味。」陳璽年將品牌概念定位在輕旅行,一件簡單的T恤上,單車騎士乘了二尾虱目魚正準備乘風破浪。
其實,陳璽年言談間有股年輕的衝勁,對夢想藍圖一點也不含糊,織本主義已在台北有實體門市,今年陸續賣進香港、中國,「很多人來台灣旅行會上網搜尋哪有好吃的,但要買衣服卻不知道該去哪?我希望有一天能成為代表台灣的服裝。」
陳富泉小檔案
- 出生:1958年生(60歲)
- 家庭:已婚(育有1子)
- 現職:和明紡織總經理
- 學歷:輔仁大學化學系、台大工業工程研究所在職班
- 經歷:和明紡織經理、南台灣紡織研發聯盟理事長
- 休閒:騎腳踏車、吃美食
- 座右銘:誠實無私
- 經營心法:善待員工

後記: 魔鬼減肥營在陳家
陳富泉在以美食著名的台南長大,但採訪這幾天,在身材標準的李桂林號召下,兒子、媳婦紛紛響應加入3天斷食減肥的行列,還拉著陳富泉一起參與。
「哇,我第一天就決定棄權,他們3個當榜樣我有壓力。」陳富泉喊苦,一旁的員工連忙安慰,紛紛表示他近期已瘦了些,下次有廠商送樣品會幫他留小一碼。
沒想到,沒什麼架子的陳富泉卻連忙揮手,「不用啦,眼光要看遠一點,我覺得以後還是會胖啦。」語畢又是一陣洪亮笑聲。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