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記得自己被送出去的時候,已經5歲了。媽媽去醫院生產,回家後一直有個嬰兒在哭,「媽媽身體很虛弱,沒有力氣抱弟弟,所以在睡覺,我們一直看著弟弟,摸他。沒多久,我就被送走了。」
【楊索尋親記番外篇】那麼大的離散 那麼小的團圓

「弟弟被送走之前,是我被送走。」楊家最小的女兒說。巧合的是,她和小弟農曆同月同日生。
她在那個家庭生活了一段日子,富有的養父母準備帶她移民去美國。但祖母發現有個孫女不見了,「要叔叔和媽媽把我帶回去,我回去那天很開心,但後來哥哥姊姊會嚇我,如果我不乖就把我送回去,我很恐懼,就躲在家裡面。」嚇小孩的方式很多種,但對她來說,這種方式直接又有效。即使她現在已經50多歲,仍是餘悸猶存。

「我自己也當了媽媽,把小孩送養出去,心裡一定會掛念,會自責沒有好好照顧、保護小孩。想到弟弟從小就有氣喘,不知道弟弟過得好不好?」後來排行老二的楊索離家,母親等於又失去了一個女兒,「所以看到二姊回來,媽媽會想到還有一個小的沒回來。」
幸好,經歷了44年的分離,楊索如今把小弟找回來了。四散的一家人,有時連過年都忙著做生意,無法全員到齊。但為了失散的弟弟,他們約定2018年6月29日晚上,全家人一定要吃頓團圓飯。
下午結束採訪後,銀色快手跟楊索在捷運列車上,經過一站又一站,楊索聊起22日跟弟弟重逢時,「他爸爸是江蘇人,我就帶他去吃江浙菜,但我沒訂位,結果豆子炒得不道地、用料也不對,根本是糊弄我們。」都過了好幾天,楊索還是氣呼呼的,畢竟她特地挑了體面館子,把親弟弟專程從桃園書店帶到台北,味道竟令人失望。
銀色快手這才明白,難怪2人的團圓飯吃得莫名倉促,便努力揮去姊姊的陰影,其實他根本不在意吃了什麼,忙緩頰說:「店家可能來不及備料。」
「不,就是我沒訂位,他們糊弄我們。」楊索絲毫不接受弟弟的辯解,就像是平常直來直往的家人,而銀色快手也默默笑著,收下了姊姊這份心意。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