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副眼鏡,看起來像個憨厚斯文的上班族,老家在台南的陳韋仁,當初因為著迷於日本神話,跑去有「出雲國」之稱的島根縣松江留學,還當起「島根縣遣島使」(觀光大使),後來才因緣際會進入日本酒業。
第一次認識他是因為大家都熟知的銘柄「獺祭」,當時他除了在酒廠釀造,也擔任獺祭的海外業務。工作2年以後,他為了更專精於釀酒,回到熟悉島根縣的「李白」酒造,並在修業過程中考取日本國家檢定俗稱藏人資格的「酒造技能士」,台灣第一人。








這還不夠,他對釀酒的執念非常Hardcore,非得要做出一款跟台灣有關的日本酒才行,翻找資料,終於查到了曾在日治時期,由「蓬萊米之父」磯永吉與助手末永仁培育成功的蓬萊米品種「台中六十五號」,這個品種是日本兵庫縣「神力」及島根縣「龜治」的雜交種,從未有人拿來釀酒過,也沒人知道其特性。「但神力及龜治都還被當成酒米使用,說不定它們的後代也會適合釀造。」非常直覺型的天真想法,陳韋仁就往前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