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鉅細靡遺的周正訓,創業25年來保留每一筆客戶訂單資料,可精準計算每一項產品回購率,比起同業大砸廣告預算,他幾乎不做廣告,唯一一次花費15萬元廣告費說到底竟是為了人情捧場,他始終堅信行銷只是打前鋒,永續要靠產品品質。
【你所不知道的頭家】嫌市調不夠準 他用表情決定產品賣不賣

阿默產品種類少,為求精準行銷,團隊花不少精神做市調,但董事長周正訓認為台灣消費者偏含蓄,多數不敢說實話,他一針見血地說:「市調如果可以成功,所有企業都會成功,畢竟誰不做市調?準不準才是關鍵。」為此,他不惜改造總部會議室,利用不透光玻璃觀察試吃者臉部表情變化,「看一群人吃都很安靜,這東西我們就不賣了。」
從小到大周正訓都是美食主義信徒,他回憶:「小時候吃雞肉,我都是吃雞腿的那個人。」踏入社會有了經濟能力後,對於街坊美食他會專程前往,然而養成喜歡追求好東西的個性,他自認是遺傳母親。

「以前我們家經濟還沒那麼寬裕時,我媽媽都會說寧缺勿濫。」他始終記得,有次大哥、大姊好不容易存了一筆錢,帶媽媽到英國旅行,回國後母親送他一件昂貴毛線衣,「我媽說了一句話,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她說:『這是很好的毛線衣,我不願意亂買,寧願省久一點,但是要買就是一次買最好的給孩子。』」
酒香不怕巷弄深,周正訓從自身消費經驗出發,他直言:「我到世界各國旅行,很多好吃的餐廳都躲在巷弄裡,都是專程去找出來的,何況現在網路資訊這麼發達,手機一搜尋有成千上百家選擇,但最後會讓人留下來、願意再去消費的一定是好吃的,沒有其他關鍵,就是好吃。」為精進味蕾敏銳度,吃美食也成為他花錢不手軟的最大投資。

「我不管走到哪裡,只要是米其林或百年名店,都會想要嘗一嘗,看看它憑什麼能拿到光環。」尤其是參訪蛋糕店時,周正訓會一口氣點多款蛋糕,但每一口都是淺嘗即止,「有些人會覺得浪費,但我不覺得,因為這也是一種學習。」
他故作求饒狀態地說:「拜託我飛到那麼遠,花了好幾萬的團費,如果只是幾百元都捨不得花,那幹嘛出國?把那十幾萬留在台灣每天只吃水餃、饅頭,可以吃上好幾個月。」有捨才有得,周正訓搖搖頭說,有時觀念若轉換不過來,就會錯失吸收新資訊的機會。

同理,面對企業管理行之有年的市場調查,周正訓也認為,傳統調查法會產生互動落差與錯誤,「台灣人畢竟都比較含蓄,尤其我們的門市小姐都很客氣,請你試吃前還倒一杯熱茶奉上,假設你吃到覺得很難吃,多半也不好意思直話直說,就怕傷人。」在阿默企業,周正訓有一套「表情決定行情」論述。
「當你問客人:『會不會太甜?』,對方答『還好』那就是太甜:再問:『會不會來買?』若對方說:『應該會』,那就是不會,若聲調格外低沉就是真的不會再來買,若很高亢那可能有點希望,但多數人不會這麼誇張,這也是為何多數市調產品說會賣,最後結果卻事與願違的原因。」午餐時刻,他邀採訪團隊嘗新品,所謂表情決定行情,我彷彿一眼就被看穿,人心不再隔肚皮。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