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賣鴨我賣鴨3】感念路邊攤阿伯收留教炒菜 用他姓氏取店名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36歲的許黃傑5年前在昔日大哥帶領下在新竹路邊攤學鴨香飯,後來加盟大哥店創業,如今已有3家店,靠正當生意養家。
36歲的許黃傑5年前在昔日大哥帶領下在新竹路邊攤學鴨香飯,後來加盟大哥店創業,如今已有3家店,靠正當生意養家。
想脫離幫派走正途,卻始終飄飄浮浮的許黃傑,直到昔日大哥再出現,找他一起去新竹路邊攤學鴨香飯,才終於認真起來。2人從切黃瓜學起,後來為改良鴨香飯,更自學煮鴨燻鴨,拚出一條活路。
許黃傑的昔日大哥賢哥從珠海回台後,也一心要走正道,「在珠海,看到好多台流(跑路到珠海者)每天手背在後面,在路上晃來晃去…我回到台灣後,發現我跟的大哥也掛了,那我還回公司做什麼?」賢哥沒事幹,就常去一個朋友伯父開的小攤子吃東西、喝酒,「那個阿伯70幾歲已經不太想做了,就問我要不要學,我就想起黃傑,找他一起做。」
用砂糖煙燻80秒,白鴨即變黃金鴨。煙燻香氣四溢。
幾個混黑社會的兄弟窩在新竹小路邊攤,從切黃瓜開始學,「最不習慣就是清晨要起床去買菜、洗菜,我們這些人,以前都是夜生活,早起真的很痛苦。」但賢哥眉頭都沒皺了,許黃傑也只能硬撐下來。「跟阿伯主要是學炒菜、炒鴨血,阿伯的鴨香飯有黃瓜片、筍絲,再淋上醬汁,阿伯把醬汁配方傳給賢哥,半年後,他就帶我回中壢開店。」
鴨肉冬粉,清湯裡有帶骨鴨肉的甘甜,配上油蔥,就是一碗古早味。(60元/大碗)
賢哥帶著許黃傑急著做正當生意,在健行科大附近租了小店面就開起店來,為了感謝新竹阿伯,店名就用阿伯的姓氏取名,許黃傑說:「賢哥資金有限,我是根本沒錢,就先幫他做。初期,我們都去菜市場買現成的鴨,但成本很高,從一隻260元漲到320元,貴就算了,肉吃起來還很柴。」一開始,店裡生意很差,尤其開在學區,暑假一到,一整天都沒幾個人,「曾經一天丟掉10幾隻鴨。」許黃傑回憶他陪賢哥開店初期,2人常常在發呆,「心情是很壓抑的,生意差,賢哥的話也愈來愈少…」
店裡的油蔥,都是許黃傑用鴨油當天爆香。
為降低成本以及掌控品質,2人開始上網找資料,自己學煮鴨、燻鴨。「因為燻鴨味道很重,抽風機又很吵,我們後來就去省道旁的田間租了鐵皮屋,在那邊研究怎麼煮鴨、燻鴨;夏天的鴨瘦,瘦鴨要煮多久;冬天的鴨肥,肥鴨又要煮多久,火候、時間、口感都要記錄下來。煮完,再進鍋裡用砂糖燻,80秒就好,這也是試出來的。燻太久,味道就苦了。」
賢哥也改良新竹阿伯的醬汁配方,「阿伯的配方偏甜,賢哥是客家人,喜歡鹹一點,配方的比例做了調整。」慢慢地,口味做穩了,原本只有2爐在煮鴨、燻鴨,後來7、8個快速爐一起開火製鴨。「那時候製鴨已經移到總店地下室,我估計室內至少有50度,出完鴨,全身衣服也濕透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