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搞復酥4】番薯芋頭另類作法成名物 麵包店主打伴手禮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花蓮海邊的漂流木給了劉進立(右)靈感,他用黑糖麵團,做出漂流木餅的木紋。
花蓮海邊的漂流木給了劉進立(右)靈感,他用黑糖麵團,做出漂流木餅的木紋。
長年操勞過度,林素珍42歲被診斷罹患乳突癌,白天做生意,她強迫自己打起精神、笑臉迎人,但每到夜晚就容易胡思亂想,「兒子那時候才小學3年級,每天晚上我都會牽著他的小手掉眼淚,不知道還能不能陪他長大,先生看我這麼難過,會抱著我一起哭。」
林素珍凡事力求完美,曾因操勞過度罹癌,但仍堅持親力親為打理店務。
林素珍永遠難忘要北上就醫時,「先生送我到火車站,我求他陪我一塊去,但是他放不下店裡,我也只能含淚上火車。」經過3年治療,病情才獲得控制。
隨著麵包店競爭越來越激烈,2004年劉進立做出一款顛覆傳統漢餅技法的小點心,「我把花蓮最有特色的番薯、手工麻糬當餡,外層用栗子泥、芋頭泥當皮,摻入花蓮縣樹菩提子葉磨成的粉,取名花蓮縣餅菩提酥。」響叮噹的命名儼然成為另類城市行銷名物,跨入伴手禮市場,還掀起其他縣市糕餅烘焙業仿效。
劉進立19歲從麵包學徒做起,4個月就出師,47年來依舊對烘焙充滿熱情。
劉進立的研發靈感都來自生活,離鄉背井打拚的他,在海邊看到漂流木,彷彿像是自己的前半生,他用黑糖和入麵團,巧妙做出仿木紋的漂流木餅。1條土司只能做3片漂流木餅,但頭尾切下的吐司邊,原本是拿去餵雞、餵豬。
林素珍說:「每天丟掉的吐司邊至少50公斤,也是幾萬元的耗材,先生就想說能不能加工,抹一些醬烤一烤,我們分送給親朋好友,大家都說好好吃,才有拿來變成商品的念頭。」
花蓮縣餅菩提酥,以番薯、手工麻糬當餡,外層用栗子泥當皮,顛覆傳統漢餅的技法,成為特色伴手禮。(6入/170元)
夫妻倆育有2女1子,長女劉雅慈通過護理師高考,原打算出國讀碩士,但考量家裡生意正忙,決定返家幫忙,把出國讀書的資源留給妹妹。么子劉適維今年才從藍帶國際學校畢業,也跟在父親身邊從頭學起。
劉雅慈(右)身為家中長女,放棄出國念碩士,留在老店陪著爸媽一起打拚。
不管前一天值班顧烤爐到多晚,夫妻倆每天清晨即起,林素珍趕著上市場,挑選製作蛋糕所需的新鮮水果,劉進立低著頭、彎著腰和麵拌料,常常為了做餅廢寢忘食。
外人羨慕夫妻倆愛情、麵包皆得意,劉進立靦腆笑答:「我只有小學畢業,不會講什麼大道理,不管別人看好或唱衰,一路走來只能拚。」汗水凝聚全家的向心力,也證明當初大舅子沒有看走眼。林素珍感性地說:「希望我們的努力,能讓天上的大哥以我們為榮。」
花蓮不少機關行號會跟菩提食品訂購點心餐盒,圖為劉進立(右)與兒子劉適維(左)製作桂圓蛋糕。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