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賺錢,嫁娶大餅、逢年過節各式應景食品,從麵龜、春捲皮做到麻荖、生仁糖、寸棗,後來還賣起炒花生。孩子下課書包還沒放下就被喚去幫忙。大女兒鄭琇玲想到過往就害怕,「我不是很喜歡做這個。小時候要去哪裡都不可以,假日也不行出去。」
【必朝聖吐司3】19口人靠一家店吃穿 凌晨做到天黑還吃不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陳素英念的這本似乎難度高了些。身為長女,未婚時也要幫忙農務,並非手不動三寶的大小姐。成了鄭家媳婦,卻被日連夜的工作磨到身心俱疲,「從早上5點做到凌晨2點半,還要煮飯、洗衣。」那時代大家族同住是常態,與公婆、小姑、大伯一家一起生活,「大伯吃人頭路薪水不高,19個人靠這家店吃穿,只有我們這一房在做。」
別人過年是圍爐,他們忙到凌晨12點,「有一年,雞是我殺的,年夜飯只吃到長年菜跟筍絲,你說會不會生氣?」陳素英耿耿於懷的不是自己沒得吃,而是孩子的飲食被忽視。「生4個,頭2胎讓我媽媽帶,細漢ㄟ2個跟我,沒得吃,營養不夠,嚴重貧血。」
從年頭到年尾都不停工,然而總是窮忙,4個孩子的襪子破了,要跟婆婆拿錢添購,卻只「申請」到一雙的「經費」。自古婆媳問題最是難解,好幾次她想要搬出去,丈夫不點頭。聽著妻子叨唸那些年的不滿,鄭正宗在一旁尷尬地笑,「我卡傳統,希望在家顧爸媽,沒想過要離開。我丈人很好,幫了我們很多。」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