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的土這裡最「黏」 難忘源泉社區午後的那場黑泥田拔河賽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彰化二水鄉源泉社區的土壤因富含礦物質,土壤看起來特別黑。
彰化二水鄉源泉社區的土壤因富含礦物質,土壤看起來特別黑。
全台疫情嚴峻的此時,更令我想念起數個月前,雙腳泡進黑泥田裡的那個午後。抓起大把大把的泥巴球,往敵隊隊員用力一擲,沒有一球擊中,我又好氣又好笑,刻不容緩的再抓起一把更巨大的,孰料,重量過重,根本飛不出去,秒敗、認輸,也是歡笑滿田園。
「源泉車站」是一座無人小站,是集集支線隸屬彰化境內的最末站,是極少旅人會下車的小站。當然,我也未曾想過會愛上這裡,不消一個午後的時間。
源泉車站的鐵軌與民房比鄰著。
源泉車站位於彰化縣二水鄉,建於1922年,舊時名稱為「鼻仔頭驛」,在1962年才更名為「源泉車站」。猶記於源泉小站下車的那一刻的震撼,鐵軌一側是月台、另一側是民居,很近、很近的距離,可謂「我家門前有火車站」。在社區路口的平交道,還可望見筆直延伸至山區的鐵軌,是山腳下火車一站旁寫實的民居生活。
源泉之所以稱為源泉,是因為這裡是八堡圳的源頭、灌溉彰化平原的一切起源。源泉社區水質純淨不受汙染,土壤夾帶大量土砂且富含豐富有機質、礦物質,顏色顯得又深又黑,土質也特別黏稠,因此當地人稱之為「黑泥田」。
黑泥田的土真的很黏人。
富含礦物質那麼拿來敷臉應該不錯?
在這個小村莊裡,黑泥田平時是農夫種植各種蔬果的園地,滋養著農作物;休耕時期,黑泥田就是孩子們天堂。源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昭旭回憶起兒時,每到夏天,和同學最期待的就是午後前往田裡丟泥巴,有時候也會自成兩隊,玩起拔河比賽。
理事長賴昭旭返鄉後,便在社區進行深度導覽,並舉辦黑泥田活動,讓當地人重溫兒時記憶,也盼更多遊客來到源泉能透過活動更認識這裡。在我的央求下,理事長讓我、記者琁如和當地兩位小朋友組成一隊,敵隊則是土生土長的當地小朋友。
哨聲嗶嗶嗶響起,宣告比賽開始,我和琁如奮力抓緊粗繩,不到5秒就結束第1回合。第2回合更短,3秒,我們為了北部人的骨氣,太過用力,整個人滑落浸泡在黑壓壓的泥田裡,彷彿跳入高級飯店的SPA泳池,弄髒了一身,黑泥襲擊了我完妝的亮麗臉龐,也深入我的髮絲、指甲縫,可說是無一倖免。
我們準備好了!一定要贏。
幾秒後我們倒地了,想起身都很難,土太滑、太黏腳。
接下來決定一系列無法起身照搏君一笑。
我們真的很努力,但是還是輸了。
那一刻我是十分享受的,甚至感動得偷偷濕潤了眼角。在「都市化」的現代社會,我們汲汲營營,我們追求各種高科技物質需求、我們迷失在繁忙的生命中,還有這樣的一個地方,僅是一塊再普通不過的農田,讓人踏著就能感受到土壤溫度,那樣的質樸竟如此動人。
寫至此時,我很想推薦大家都去參加一年一度的黑泥田拔河季。無奈疫情當前,源泉社區發展協會悉心準備的活動或許將會延宕或取消,但無論如何,謹以此篇文字,想讓讀者認識彰化二水鄉源泉社區的黑泥田。黑泥田髒了身,卻洗滌了身心靈,很神奇吧!
就算是輸了也要有運動家精神,和對手來張合照吧。
黑泥田文化相關活動將在6月12、13日登場,現印疫情關係得另行決議公知。(源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