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最重要的非農就業報告中,新增就業人數「僅」55.9萬人,不只再次低於ADP就業報告數據,也低於預期的65萬人。
【達觀股市】非農不如預期 緊縮勢在必行

美國上週公布最新就業報告,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新增就業人數高達97.8萬人,而上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也在疫情之後首次跌落到40萬人以下。這2項數據都非常亮眼。
市場因此認為,聯準會可能延後調整購買資產速度的決策。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因而大幅下滑,黃金與科技股則是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漲勢。
停發救濟金 就業意願升
然而這樣的市場情緒可能不會延續下去。如果投資人還記得,上個月的非農就業人數不如預期,這樣的反應也僅持續了一天。因為,後來超乎預期的通貨膨脹數據,瞬間澆熄了投資人對於聯準會延後緊縮的預期。而在本週四,美國就要公布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了。
此外,這次公布的就業報告其實並不差。失業率從6.1%下降到5.8%,部分原因是勞動參與率下降,而這很可能是因為,目前所發放的失業救濟金遠大於薪資所得,導致部分勞工在短時間內並沒有工作意願。
這點從目前JOLTS職缺創下新高,以及平均時薪大幅成長就可以佐證。目前大部分的企業都必須要支付更高的薪資,才能夠找到足夠的員工。
目前美國已有多州決定提前結束失業救濟金的發放,這可能就會讓更多勞工願意回到就業市場。接下來的就業數據只會越來越好,這也讓聯準會的緊縮成為勢在必行的方向。
這樣的方向將會對全球資本流向帶來重大轉變。從2013年的經驗來看,聯準會在這一年開始與市場溝通,並決定調整購買資產規模,在那之後,美國公債殖利率開始攀升,美元指數也開始轉強。這些都可能會帶動資金,由新興市場流向美國。
過去一年來股匯雙漲的台灣股市,在這樣的轉變之下必須特別留意。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