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聯準會上調經濟預期 資金流向將轉變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聯準會在上週會議中大幅提高了通膨和經濟成長預期。圖為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翻攝聯準會官網)
聯準會在上週會議中大幅提高了通膨和經濟成長預期。圖為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翻攝聯準會官網)
我在上週的專欄中提到,通膨預期已經悄悄轉向。現在的我們不太需要擔心聯準會可能因為通膨壓力而加速緊縮,反而該擔心的是,商品與原物料的需求減緩會否進一步擴大?並且進一步傳導到整個供應鏈?
上週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後的資本市場走向,更是證實了這樣的看法。聯準會在本次會議中大幅提高了通膨和經濟成長預期,而且升息時間點可能會進一步提前。然而美國公債殖利率並沒有因此上升,對利率反應特別敏感的成長股則是逆勢上漲,顯見市場已經認定通膨可能只是暫時現象。這樣的發展可能會讓市場資金流向開始出現變化。

原物料行情 高點回落

美國公債市場在上週出現殖利率曲線走平現象,也就是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下降,但5年以下的短天期公債殖利率上升的現象。
由於長天期公債反應的是通貨膨脹預期與經濟成長,殖利率下降說明了債券市場認為通膨問題即將過去,以及經濟成長動能可能會在下半年到明年開始放緩。至於短天期公債殖利率反應的則是聯準會接下來對資金的行動,也因此殖利率上升,意味著市場資金將會開始緊縮。
這會對幾個產業產生影響。首先是原物料產業,如果通膨預期下降加上經濟可能降溫,那麼,原物料行情就可能開始趨緩。我們可以發現,包括木材、鐵礦、銅礦等原物料價格,幾乎都在5月見到高點後回落,而這就可能會影響到相關公司的股價。
另一個是長短天期利差的縮減。當殖利率曲線走平,代表長短天期利差縮小,而這對於金融產業是相當不利的。如果這樣的趨勢沒有改變,那麼,金融股股價就可能會遭遇壓力。
而在聯準會開始緊縮資金之後,那就是各公司業績能否抵抗貨幣緊縮地心引力的考驗了。也因此,除了避開那些可能開始會遭遇逆風的族群外,接下來的選股,就必須更專注於長期競爭力而非短期題材。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