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通膨預期悄悄轉向 關注原物料需求變化會員專區財經理財美國房價過去1年漲逾10%,木材價格更是上漲超過4倍,不過近期木材期貨價格出現修正。(翻攝Coastal VA Real Estate臉書)文 王伯達發布時間 2021.06.15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王伯達原物料通膨通貨膨脹達觀股市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美國解封 消費轉向服務需求減緩 恐衝擊中上游美國上週公布5月通膨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5%、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3.8%,紛紛創下近10多年與20多年來的最大成長幅度。然而,美國公債殖利率不但沒有因此大幅上升,反而持續下滑,美國股市也因此要挑戰新高。 美國解封 消費轉向服務這樣的現象與2月到3月間,美國公債殖利率快速攀升,因而引發美國成長股及新興市場國家大幅修正的狀況大相逕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市場的通膨預期已經悄悄轉向。通膨預期轉向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已開發國家對於商品需求可能轉弱。從美國四月的零售銷售數字來看,相較於三月幾乎是零成長,其中,商店百貨、服飾、休閒運動、家具都是負成長,而剩餘商品的銷售成長率則是較前一個月大幅下降。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消費者在過去這一年已經購買了大量的商品,而當美國經濟開始解封,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就會從商品轉向服務,這也是為什麼機票、旅館等體驗式服務的價格會隨之上升的原因。而從台灣電子代工廠的5月營收數據來看,大多數都是較4月出現下滑。雖然說五窮六絕是台灣電子業的常態週期,但歐美國家的商品需求減緩是否會加劇這個現象,或許從接下來的數據就能得到更明確的答案。需求減緩 恐衝擊中上游另一個讓通膨預期下降的,就是高漲的物價反過來壓抑了需求。美國房價在過去一年來上漲超過10%,而木材價格更是上漲超過4倍,但這樣的原物料與房屋價格顯然已經讓建築商跟購屋者出現遲疑,木材期貨價格也因此在過去一週下跌了18%,而這也是讓通膨預期開始降溫的原因之一。也因此,雖然聯準會的緊縮是既定方向,但我們暫時不用擔心聯準會可能會受制於通膨壓力,而加速緊縮腳步。相對的,我們應該要關注的是,商品與原物料的需求減緩會否進一步擴大?而這會否傳導到供應鏈的中上游?這對於相關產業與公司的影響,可能遠大過於聯準會的緊縮政策。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