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肉圓店裡的肉粽店!先煮後蒸統合南北 這顆限量中部粽很聰明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藏在「正彰化肉圓」的限量版「肉粽」,搭配肉圓醬料有種混搭美感。(55元/顆)
藏在「正彰化肉圓」的限量版「肉粽」,搭配肉圓醬料有種混搭美感。(55元/顆)
粽子到底要用煮的好還是蒸的好,以及背後的南北論戰,每年端午總會成為餐桌上的話題。今年我在彰化老店「正彰化肉圓」嘗到每年限量生產的中部粽(不是消波塊),雜揉南北做法的粽子,綜合兩者優點,終於讓肉粽大戰有個仲裁人。
創立於1940年的「正彰化肉圓」是在地人氣老店,如今傳承到第4代,小老闆娘楊雅嵐在堅守傳統同時,也想方設法讓家傳的小吃更加精緻,內餡的豬肉用的是酵素豬,醬油是黑豆壺底油,除了基本的香菇筍丁,進階版還包進干貝、蛋黃,水分被厚厚的粉皮鎖住,在高溫下有如做蒸氣浴,吃來多汁又飽滿,頗符合彰化人小吃細作的精神。
正彰化肉圓至今仍採用純地瓜粉做皮,肉圓外觀呈現天然淺灰色。
本來是來採訪肉圓的,卻看到第3代老闆娘薛瑛美坐在吊有一捆捆粽子的架前埋首快包,薛瑛美苦笑說,肉圓店之所以不務正業,乃因本來是包來自己吃的,卻被常客發現,拗不過就成了隱藏版的限量菜單。「因為是自己吃的,我們都跟固定合作的溪湖小農買米,但今年中部缺水歉收,只有20斗,賣完就沒有了。」想吃還得遇。
長糯米中拌入自家炒製的豬油與油蔥,香氣撲鼻。
肉餡使用酵素豬腿肉,且用黑豆壺底油醃過,肉香飽滿且多汁。
肉粽個頭不大,內餡就是肉和香菇,相當單純。
南部的粽子用水煮調理,而且用的是富含支鏈澱粉的圓糯米,因為糊化充分,吃起來更黏糯,與醬油膏、花生粉是絕配;北部的粽子則是將長糯米和調味料拌炒後蒸熟,糯米粒粒分明,口感較為Q彈。
正彰化肉圓做的中部粽,則雜揉兩者優點,先把糯米加上自家煉製的豬油、油蔥炒到略帶黏性,再包進粽葉上鍋蒸,糯米質感Q糯,不會糊成一團,又不至於像油飯,吃的時候還帶點竹葉香。「我們用的是台灣竹葉,買回來要先用開水燙過消毒,再一片片刷,之後泡冷水,才能保持竹葉香氣和色澤。」薛瑛美補充。
第3代老闆娘薛瑛美(中)傳承交棒給女兒楊雅嵐(右)、女婿林宗翰(左),一家人在秉持傳統做法的同時也不斷創新。
身為美食記者,每年端午真的是眼看著各家力推的肉粽餡料越來越浮誇,正彰化肉圓的粽子內餡卻頗單純,大塊的酵素豬瘦肉、一片南投香菇,這種質樸反而令人覺得很可喜,不Heavy,讓人能專注在醬香、肉香、米香上,不會被過多的食材搞得味覺疲乏。搭配本來用在肉圓上的糯米甜醬、辣醬,也相當有層次感。
在這也少不了彰化特色的燉露,「祕燉補氣龍髓盅」蒸蛋裡吃得到大條骨髓,藥香溫潤。(75元/盅)
「香菇肉圓」(右上,45元/份)、「蛋黃肉圓」(左上,50元/份)、「干貝香菇肉圓」(下,75元/份)都是經典口味。
正彰化肉圓的粽子也支援宅配,雖然今年端午碰上疫情攪局,還是可以在家支持一下餐飲業者。不妨肉圓跟肉粽一起訂,讓端午餐桌多點變化。

正彰化肉圓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