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股票就像買樂透,每天等開獎,像航運股要嘛漲停、要嘛跌停,根本抱不住。」從事貨櫃業的彭先生苦笑說,自己在第一線做報價,知道市場會缺櫃到年底,3、4月也陸續買進50張長榮,不料5月中爆出連4根跌停,嚇得他趕緊出場,「原本帳面有賺300萬元,最後被震下船,然後長榮又開始連續漲停,真的會恨死!」
【理財最前線】疫情延燒台股不見主流 7檔穩健高殖利率股吸睛

新冠疫情延燒,6月台股陷入膠著,熱門族群如航運、生技股,漲跌急速,讓不少投資人不知所措,而過去掌舵大盤走勢的電子股落為配角,專家直言,目前台股面臨疫情恐慌、聯準會擬縮減量化寬鬆、指數高檔震盪等3大難題,高殖利率股是當下抗震護體的首選,但必須搭配波動低、填息穩、題材性等3大要素,根據達人專家的條件,篩選出7檔優質高殖利率股。
走勢戲劇化 資金輪動快
除了航運族群持續大震盪,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發燒,生技股也湧進大批股民「朝聖」,走出劇烈波動,高端疫苗在400元後爆出連6根跌停,隨後竟然又連續漲停;其他如台康生技、國光生、金萬林、昱厚生技、普生等,皆在5月中連續大漲後,隨即連續大跌,股價高低價差平均逾20%。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近期盤面經常出現戲劇化走勢,操作難度高,加上上半年大盤出現質變,傳產股取代科技股成為盤勢主流,據統計,5月底大盤不含金電的成交值占比一度逼近6成;但6月起電子類股成交比重又開始緩升,與傳產族群的成交占比相互拉鋸,「或許是資金回流電子的訊號,傳產熱門股可適度獲利了結。」
主流一下傳產、一下電子,代表當前資金輪動快速,投資人該如何應對?黃文清認為,除了可以觀察疫情發展來判斷台股走勢外,隨著台股進入高檔區,以及上市櫃公司董事會陸續宣布除權息日期,強制的融券回補潮有望墊高指數,高殖利率股票成為當前抗震護體的首選。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也表示,高殖利率股在盤面無明顯主流時,絕對可以好好掌握,但在選股上投資人須掌握要訣:股價穩定,單日平均波動度最好不超過3%。
高殖利率股 營收穩尤佳
「試想一種情況,今年可能拿到5%利息,但股價一天摔掉7%,領這個息就失去意義了。所以說買股價波動大的高息股太冒險。」儲祥生還提醒,最好避開景氣循環股,例如鋼鐵、水泥、塑化、航運、營建、汽車等,因為這類股票,長線來說,價格波動大,投資人也許今年拿到高股利,但未來景氣開始衰退,股價恐怕賠更多。

「今年有幾家貨櫃輪公司,賺到20幾元,明年可能配到10元,殖利率很高,但能不能買?當然不能,因為沒人敢保證,明、後年還能賺這麼多。」儲祥生強調,投資人盡量以股價營收穩定、殖利率約5%的個股為主,像是連續19年皆配息的兆豐金,建議可持續買進;其他營收穩定的產業,如保全業中保科、租賃業和潤,雖然冷門,但在股市風險攀升時,可發揮出抗震效果。
進一步攤開今年高殖利率股票排行,光是現金股利超過5%的公司就將近350檔,投資人該如何細選?長期研究高殖利率股的價值投資達人股人阿勳說,布局高殖利率股票的核心是長期投資,在選股上可以分成2個角度:產業與篩選條件。
當年度填息 長抱更安心
產業方面,股人阿勳建議,只買「不管是什麼情境下都很難衰退」的產業,而他相當看好食品股(雞肉商)及資安股。他認為,這二個族群不但營收穩定、不易受景氣環境影響,還搭上趨勢題材,「健身風潮帶動雞肉需求,5G雲端、遠端科技趨勢,只會讓資安產業規模愈來愈大。」

其中,他推薦配息超穩定的資安股零壹、精誠,「零壹是產業上游,獨家代理很多資安產品,而精誠是零壹的客戶,優勢是接觸相當多終端客戶,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軟體商。」另外,資安是政府的核心戰略產業之一,根據市調機構IDC指出,台灣資安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21%,高於全球主要國家。
而在篩選上,股人阿勳強調需符合4條件,包括:殖利率大於5%、第一季營收年增率為正、連續10年都有發放現金股利、連續5年都在當年度完成填息。「當年度能否填息是相當重要的訊號,填息代表大股東有信心,願意拿到現金股利再投入,抱起來相對安心。」

綜合以上專家選股條件,本刊篩選出7檔個股:卜蜂、精誠、零壹、兆豐金、華票、達新、崇友。其中,法人長線最看好受惠疫情推升加工食品需求的食品大廠卜蜂。
日盛投顧指出,去年宅經濟效應加上防疫居家政策,皆大大推升加工食品需求,據了解,卜蜂的2座食品加工廠,去年就已滿載,目前月產能在2,500至3千噸,而卜蜂正在規劃增加2條生產線,利於長期擴張營運。

宅經濟發酵 食品廠獲利
根據財報,卜蜂5月的生鮮加工食品因為疫情推升銷售,營收近2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71%,累計前5月營收98億元,年增逾1成,亦創同期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由於食品上游原料「黃小玉」近半年不斷上漲,在低價庫存可能所剩無幾情況下,原物料漲價將在第二季反應成本與考驗廠商轉嫁能力。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原物料起漲幅度約3成,但食品終端售價調幅不到一成,主要是受到同業競爭激烈,以及政府不希望民生物資漲價速度過快造成壓力,不過,長線來說還是得陸續調整價格,屆時終端食品廠營收也將順勢拉高。
最後,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經理人張圭慧表示,盤面走到高檔位置,個股操作難度高,台股基本面雖無虞,長期展望正向,但下半年風險包括新冠疫情發展,與聯準會可能宣布縮減量化寬鬆(QE),都將讓大盤出現轉折。市場預期7月底FOMC會議,或8月央行年會,都可能是宣布QE縮減的時點。
張圭慧建議,當前最謹慎的投資方式有二種:一、中長線策略持續買進展望佳的半導體產業龍頭。二、配置業績穩定增長,具高殖利率、非景氣循環的傳產股,除能搭上原物料上漲題材,若將股利持續投入,也能發揮財富滾雪球效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