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警戒後,點外送成了日常,卻並非所有餐點都適合外送,像台灣最大的雲端廚房Just Kitchen,一年多前創立時,前無古人,起初推出單價800多元的牛排、龍蝦,慘踢鐵板,品牌經理羅馨記得,「我們設定成高級會議餐盒,受眾真的不多,馬上調整成200多元的低GI料理,就非常受歡迎。」
【雲端造食勢番外篇】顧好這道餐就有能力做外送 他的包材貴三倍 Just Kitchen專訪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一夕間台灣所有餐廳都禁止內用,只能外帶或外送,Just Kitchen為台灣最大的雲端廚房,去年年營收8300萬元,執行長陳星豪透露,外送平台曾告訴他們,若能將炸薯條外送到客人家中都沒有軟掉,就代表有能力做好外送市場。

價位過高的餐點,消費者少,Just Kitchen也歸納出顧客能接受的最高價位,行銷副理謝彧凌說:「200至250元接受度最高,畢竟客人只能在網路看圖片點餐,而不定時推打折、集點活動,可吸引首購顧客。」
除了價位,是否有食物不適合外送?例如湯麵送到家時,常見麵條已糾結成團,或炸物軟掉,Just Kitchen執行長陳星豪認為,現在食品科技先進,可以用包材克服很多難題,「外送公司說『如果炸薯條能外送得好,不會變軟,什麼料理都可以做成外送。』」

原來一份炸薯條就能知一家店想不想認真打進外送市場,他也認同,「所以我們花很多時間去找包材,要怎麼樣透氣或吸水,克服這些難點。」
打開外送平台,Just Kitchen旗下共15個自有品牌,全台18間店,餐點包含如健康餐盒Body Fit、淚牛滿麵牛肉麵、開鍋祭小火鍋和匠魂製作咖哩丼、鰻魚飯等。點一份咖哩飯,不只醬料與白飯分層,盒蓋採卡扣設計,完全不外漏,光包材就比一般的貴三倍,麵食也貼心附上回溫攻略,尤其「淚牛滿麵」的秘制霸王牛小排牛肉麵,裝進深又大的麵碗,還方便消費者倒湯,怎麼吃都不狼狽。

品牌經理羅馨解釋,「我們很注重客人的用餐體驗,也希望客人如果點了一份200、300元的餐點,從包材也能感受到物有所值。」果真魔鬼藏在細節裡。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