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名店】他接別人的老店 冰品南霸天變東方哈根達斯 枝仔冰城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創立95年的枝仔冰城在秦國炎手上年輕化,除了口味增加,也上架到更多通路,知名度大開。
創立95年的枝仔冰城在秦國炎手上年輕化,除了口味增加,也上架到更多通路,知名度大開。
今年初枝仔冰城與藝人哈林聯名推冰品、伴手禮,在業界掀起話題,董事長秦國炎讓這間旗山起家、首創枝仔冰的95年老店再度打開知名度。
但其實他並非創辦人鄭城的後代,而是鄭家第二代交付的專業經理人。家中經營乾貨老店的他不接家業,卻選擇別人的冰店,父親至今被蒙在鼓裡。原本他只想單純投資,因商品誤用黑心油被下架,決心設新廠親自管理,增加代工、冷凍熟食多角化經營,冰品南霸天要以豐富口味加年輕化形象,搶當東方哈根達斯。
時序轉入乍暖還寒的秋天,高雄枝仔冰城仍座無虛席,吃了20多年的客人陳小姐見記者採訪便熱情搶當代言人:「可以採訪我嗎?我很想幫他們家廣告耶,從年輕吃到現在,清冰很有古早味。」雞腿套餐配香蕉清冰,幾乎是客人和董事長秦國炎的經典必點菜色,他邊吃邊介紹減法哲學,「別人的餐點會加很多調味料,我最喜歡我們的雞腿,只用鹽、胡椒和一點醬油醃,冰棒的果肉含量也有40%以上,是業界最高。」
枝仔冰城與哈林聯名推出烘焙品「七派如意棒禮盒」,內含7種冰棒造型糕餅、即溶麵茶與貢糖,玩轉傳統。(880元/盒)

冰品南霸天 與時俱進

創立95年的枝仔冰城主打清冰、鮮果冰棒與雪糕等冰品,在高雄、台南與彰化共有7間店,有冰品南霸天之稱,在代工界也有名氣,農會和連鎖手搖飲店都是客戶,採訪這天還遇上台灣最大餐飲集團例行巡廠。近3年它上架量販店、超商等通路,更與藝人哈林及深受年輕人關注的電視節目《凹嗚狼人殺》聯名,知名度大開,去年年營收1.5億元,秦國炎滿意地喊出雄心壯志:「我們要做華人圈的哈根達斯。」
藝人哈林與枝仔冰城聯名推出哈零食,他也在臉書上不遺餘力宣傳。(翻攝自哈零食粉專)
59歲的秦國炎是員工口中民主又無架子的老闆,光要調整芋頭冰淇淋中牛奶與芋頭的比例,就能和研發部討論好幾個月,在枝仔冰城工作20多年的資深員工興璧成說:「老闆會聽我們的想法,安排管理課,現在代工客戶越來越多,也外銷到印尼、澳洲,改變才跟得上時代呀。」秦國炎聞言開她玩笑:「我剛來這間公司的時候,年資20多年算幼齒,我勒令她不准退休。」
其實秦國炎並非枝仔冰城創辦者後代,而是第二代鄭國勝11年前交付的專業經理人,顧問變事主的他笑自己當初想法太浪漫,「當時想接到它滿一百年就交給下個專業經理人,算我人生做過一件大事,太天真,現在覺得,噢,好重喔。」
早期枝仔冰城是在地人約會、談事的聚會場所,甚至還賣咖啡與啤酒。(枝仔冰城提供)

入股救老店 和平銜接

重擔裡有食安責任,更有高雄人不捨老店消失的念舊情懷。創辦人鄭城1926年於旗山首創枝仔冰,騎鐵馬沿街叫賣,後開店「旗山冰果室」(後更名枝仔冰城),前店後廠也批發冰棒給冰販,販售遍布台南至屏東,初期口味有芋頭、花生與紅豆,每一口都吃得到料,後續又推出芒果、鳳梨等水果系列,肉眼即可見豐富的果肉纖維。
香蕉清冰是枝仔冰城最經典的產品,配上蜜紅豆與麵茶粉充滿古早味。(古早味麵茶冰,60元/份)
全盛時期連巨人少棒隊贏得世界冠軍,都選在枝仔冰城慶祝,秦國炎稱之為旗山的精神中心,「以前冰果室是很昌颺(台語:風光)的所在,高級的約會地方,老店招牌還寫著『適合約會洽談相親』。」
第二代鄭國勝接手後,曾赴美見識麥當勞的連鎖發展,1980年代建750坪央廚,增加聖代、香蕉脆皮雪糕與排骨飯等簡餐鹹食、麵茶,積極開4家直營分店,也投資烘焙、滷味等副業,90年代卻遇上進口冰品競爭、連鎖泡沫紅茶與咖啡館興起分瓜市場,資金周轉不靈,因此接觸彼時在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任職財務規劃的秦國炎,幫忙與銀行協商借、還款。
但秦國炎不願多談他人痛點,「鄭老闆其實有拚出來,只是景氣有循環,來不及應變,當時建議他縮小規模,捨掉不賺錢的店。」但老店仍不敵2008年金融海嘯,產生千萬元資金缺口,鄭國勝再次找秦國炎救火,「鄭家人是老實人,食物本質也是好的,我就找幾個朋友合資入股把洞填掉。」目前鄭家人雖已無股份,但留任轉為員工,如第二代3媳婦管理旗山總店也參與開發菜色,台南店則由鄭國勝六弟獨立經營,向總部進貨,自負盈虧,「我們用和平的方式去銜接,老員工也做到退休,所以老味道能維持一致。」

設廠創品牌 淡季代工

秦國炎原本只想投資助朋友度難關,接管前5年,由鄭國勝時期原班人馬管理,他仍定居台北,僅參與展店等重大決策,至今沒讓父親知道他已經接掌一家公司,「我家以前在三峽是最大乾貨雜貨店,小一我就會秤貨、顧店,沒有假期,所以我爸希望我上班,不想我創業那麼累,不說是怕他擔心。」
秦國炎兒時就懂銷售,從不讓客人空手而回,關於乾貨,他能說上幾個小時料理經,沒想到他不接家業,反倒接手別人的冰店。6年前他積極參與管理的轉折點,其實是2014年枝仔冰城的麵茶誤用正義食品的黑心油,全面下架達10噸,樂觀的他難得面露愁容,「好可怕,那次損失好幾百萬元。」過去他擅長幫中小企業抓漏營運問題,解決財務瓶頸,堪稱問題終結者,這回他必須挺身救自己的公司。
2018年他斥資1億元在屏東農科園區設置新廠,拉高食安標準,收掉舊廠;也往台北迪化街與彰化展店,捨棄簡餐類產品,「複合式餐飲往北走有困難,房租、人力都比較貴。」雖然台北店今年受疫情影響,租約到期忍痛結束,他另創子品牌「誠字號」,主打仙草等甜點與飲品,雙北各有一間店,「如果主力全都是冰品,冬天真的沒有客人。」南部則以枝仔冰城繼續展店,以30坪小店為主,順應趨勢增加外送比例,不再開百坪大店。
食安風暴後,秦國炎(左)到屏東設置千坪新廠,拉高製程標準。
為解決冰店永遠煩惱的淡季問題,秦國炎也積極爭取代工訂單。走進屏東新廠,幾位員工正替嘉義番路鄉農會的柿子切頭去尾挑籽,再包夾冰淇淋,大廠不願接的費工訂單,秦國炎照單全收,「像柿子旺季正好是我們的淡季,可以輕鬆幫他做,1、2萬支的量,我們就代工,找大廠要10萬,雖然廠長一直唉,但這時候有事做就要開心了。」

引進新血輪 多角經營

早期枝仔冰城舊廠產能小,僅幫南部零星農會代工芒果、烏魚子冰品,秦國炎擴廠後,從大湖草莓接到東部小米酒,無一不入冰,品管與研發部副理紀鴻進說:「老闆說,不能做不出來,更麻煩的還處理過仙人掌和釋迦,一顆一顆挑籽。」也因冰品製作經驗豐富,連鎖手搖飲、台灣最大啤酒餐廳、冷凍食品大廠紛紛找上門要求將招牌商品變冰品,這2年爆紅引發話題的楊枝甘露雪糕,便是由枝仔冰城開發。
為了平衡冰品的淡季,秦國炎(右)也開發出冷凍熟食,供通路全年販售。
95年老店還能懂年輕人口味,從品管研發部與商品開發部主管的年齡皆為30歲出頭便知原因,秦國炎直言:「方式就是引進年輕管理團隊,總經理40幾歲,帶2、30歲的幹部,我這年紀要瞭解他們也有困難。」
充分授權專業,秦國炎才能北高通勤,瞞著父親開億元冰店,更力求多角化經營熟食新品牌「潮魯坊」,過去高雄人形容枝仔冰城為「被冰店耽誤的便當店」,熟食的消費比例甚至比冰品高。他舀起新品白湯老鴨煲驕傲介紹:「我們跟屏東當地豬農、最大鴨農拿貨,豬骨熬湯就要一天,喝起來很濃郁喔,鴨肉與豬肚都分開蒸和滷,口感不會老,熟食全年都可以賣,公司也更穩定。」
新品牌「潮魯坊」的酸菜豬肚排骨鴨湯精選在地食材,分開燉煮料理,滋味濃郁。(258元/份)(枝仔冰城提供)
他興奮地聊完公司發展,又恢復淡然,「我的股權可能再過幾年是別人的,我沒有家天下概念,一直不覺得自己是老闆,只想把公司狀況推得更好,好找到下任專業經理人。」對他來說,一旦階段性任務完成,揮揮衣袖,一定要留下雲彩。
陳小姐

顧客這麼說:回憶裡的古早味

他們的東西很真材實料,台北朋友來,我都帶他們來這家,可以同時用餐、吃冰,買伴手禮。我最喜歡香蕉清冰,是回憶裡的古早味,也不會太甜。

陳小姐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