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後的退休金,要靠自己買的老破舊公寓。」有「平民保險王」之稱的保險達人劉鳳和,向來倡導「保險一定要買純保障」,他不碰儲蓄險,退休安排靠的是房產;有趣的是,他偏好老破舊公寓。
【達人理財】存6房退休養老 平民保險王4招專買老公寓

理財節目只要談保險議題,經常可以看到保險達人劉鳳和的身影,他提倡花小錢買大保障,愛開玩笑、直言不怕得罪人,幫助不少民眾建立正確的保險觀念。年近60歲,老後生活早已規劃妥當,向來強調保險一定要買純保障,不要摻和投資理財的他,退休打算靠著從年輕時攢錢買的6間老公寓、店面養老。
劉鳳和理財小檔案
- 出生:1962年
- 現職:保險業務員
- 學歷:政治作戰學院影劇學系
- 經歷:職業軍人、人力仲介
- 理財心法:4心法買老寓和店面養老,包括:買熟悉區域、選保值環境、挑鄰挑屋況、買舊再翻新
愛買老公寓 坪數實在
4年前,他在新北永和區巷弄,花了1,600萬元買下1間屋齡超過50年的1樓老公寓,門口有個小院子,這房子的歲數只比年近六旬的劉鳳和年輕一些,但經過翻新後,如今美侖美奐,他和太太就準備在這養老。而這只是他拚搏大半輩子、換得6間房子的其中一間。

「我們原本住在樓上的5樓,因為年紀大了、膝蓋經不起上下爬,四處看了好久的房子,因緣下剛好樓下有意出售,當初我就一直催他要積極買。」低調不願面對鏡頭的劉太太說。劉鳳和則在一旁打趣地說:「本來是想把2個兒子趕出去,但趕不出去,只好夫妻倆自己搬下來。」
夫妻倆不擔心房子老舊折損的問題嗎?劉鳳和理直地說:「總統府不也是百年建築,鋼筋、水泥會壞嗎?」他愛買房子,尤其喜歡低公設的公寓,受訪時他一再強調,名下房子已經夠全家人住,接下來不會再買,但分析起永和的公寓優勢,包括交通便利、生活機能等,又看似躍躍欲試,果然邊講他又邊指著對面一樓公寓說:「那戶是租客,如果屋主想賣,我會心動。」

心法一:買熟悉區域
「我小時候住中和,上國中搬到永和,永和常被嫌巷弄小,這點卻讓我熟悉到完全不想搬離。」劉鳳和說,自己買房不會捨近求遠,去買不熟悉的地區,而就算是熟悉的環境,他也一定主動積極打聽,現在住的房子,就是趁著倒垃圾時,從前屋主僱的外籍看護口中打聽出消息,幾次噓寒問暖下才有機會談,連仲介費都省了。
「你不打聽、乾坐在家裡等,當然只看到預售屋的廣告。」他透露,最初尋找退休宅,還曾經自印需求名片,上頭寫明想買中永和的1樓公寓並附上電話。搬出平時行銷保險的精神,劉鳳和只要看到房屋仲介在街上出沒就主動遞過去,「你只要上網發文說想買保險,底下一定一窩蜂業務員願意服務,所以我如法炮製,一開始找房子也這麼做。」他說,雖然因此多花時間看了很多不滿意的房子,但關鍵是很快就能建立打聽管道。

心法二:選保值環境
以劉鳳和的住家為例,位處新北市區頂溪捷運站周邊,劉太太說:「老了就怕生病,永和耕莘醫院不遠,走出巷弄也有各類診所,加上我平時不下廚,店家、餐廳多也不會餓著。」劉鳳和強調,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好是房子保值的條件之一。
只是保值的市區環境,絕對有高房價這道門檻,預算不足又希望住新房子的人,只好往郊區尋找。強調保值第一的劉鳳和,因此不挑新大樓買,而是選擇老公寓。他盤算現在雙北市的郊區,新大樓要負擔35%的公設比,之後每月還要按坪數繳交管理費,「同樣花1,600萬元買市區老公寓,我還賺到較大的實用坪數。」他評估,就算老寓裝潢費花上300萬元,但住個3、4年若想轉手出脫,也不會賠錢。

心法三:挑鄰挑屋況
舊公寓雖然戶數少,但不像大樓有管委會出面管理,因此鄰居自律格外重要,劉鳳和挑老屋從進門、走樓梯都睜大眼睛觀察,「從東西擺放整不整齊,進出的樓梯是否有鞋櫃擋道、或雜亂不乾淨的情況,就能看出住戶素質。」他指著自家地下室,乾淨、明亮、不堆雜物,更重要的是不漏水。
之後,他帶著我們爬上樓、介紹另一間兒子住的公寓,「我們這樓梯定期每月有專人清潔,費用分攤不到100元。」樓梯怕髒,更怕遇到沒有共識的鄰居。至於屋況,他再次強調,鋼筋、水泥不會壞,但選屋一定要留意梁和柱絕對不能裂。






心法四:買舊再翻新
此外,劉鳳和不買別人裝潢好的房子,尤其老屋怕漏水,一旦經過裝潢粉飾後,不光問題被藏起來,就連裝潢費也被灌進房價裡,所以即使再累再麻煩,他也堅持房子得在自己眼皮下裝修,「老屋的水電管線一定得換,不然漏水很傷房子。」
事實上,劉鳳和的6間房子,有公寓自住、也有店面收租,而他買房是學習媽媽的經驗,「我媽是個強勢母親,兄弟姊妹5人賺錢都要上繳,我22歲出社會時,月薪1萬4,288元,固定要上繳給媽媽1萬元。」年輕時劉鳳和手頭不寬裕,沒想到30歲要結婚時,媽媽半買半送給他1間尚餘百萬元房貸的房子,由他接手還款。
「後來我跟另外3個朋友合資買台北信義區二百多坪的工業商辦,約15年前以每坪不到30萬元入手,後來漲到四十多萬元見好就收,我持分四分之一賺到七百多萬元。」那次經驗讓他相信,買房子比買股票好。之後他拿獲利的錢又轉進買下1間1、2樓店面,現在1樓月租2萬2千元,2樓當工作室。
「我以前投資海外保單、基金都賠錢,27歲時還被騙200萬元,以當時物價計算,都可以買1間房子了。」曾經是職業軍人的劉鳳和,34歲退伍後的前幾年收入很少,直到進入保險業,開始銷售其他老鳥根本不想賣的汽機車強制險,靠著賣1張賺1、200元的佣金,累積出1萬個保戶後,佣金年收才突破1、200萬元。
他笑說:「危機就是轉機,買房也一樣,早年媽媽有1間權狀38坪的房子,交給我付貸款,後來發現是海砂屋,因情況不嚴重,我便宜以每月1萬1千元出租十幾年,結果今年準備要都更了。」遇到海砂屋,劉鳳和並沒有急於處理,反而認為海砂屋較容易談都更,以時間換取空間,果然出現轉機,海砂屋即將變新屋。
專家建議:永和老公寓脫手或出租都搶手
大家房屋企研室專案副理郎美囡表示,永和是新北市人口最密集的行政區,過橋就是台北市精華的中正區,劉鳳和選擇在頂溪捷運站周邊置產具保值價值,目前靠近捷運站的大樓房價每坪60萬元起跳,但老公寓仍有4字頭行情,由於房價高漲,買老公寓想脫手或出租,都不必擔心沒市場。不過,他的店面位處陰面,人潮較少也會影響租金,好在每月房租較一旁少收幾千元,租約也不容易中斷。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