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股市普漲階段結束 考驗選股能力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Meta股價大跌,預示資金行情已近尾聲,股價將反映真實成長性。(翻攝META官網)
Meta股價大跌,預示資金行情已近尾聲,股價將反映真實成長性。(翻攝META官網)
台股封關期間美股持續多頭,其中最重要的觀察點在Meta的財報,它預示了資金行情已近尾聲,股價將反映真實成長性。
Meta去年全年淨利393.7億美元,比前1年成長35%,但財報的關鍵在於,去年第四季每日活躍用戶由第三季的19.3億人降至19.29億人,下降幅度雖低,但這是臉書成立以來首度出現活躍用戶衰退,而數據一出Meta股價大跌26%,市值一天蒸發2,371億美元,相當於一個迪士尼。
表面上看來,Meta去年第四季約失去50萬用戶,但過去投資市場在評論科技類股估值時,是建基在網絡效應與加速擴張之上。可以想像當你使用臉書時,突然多了50個朋友,對你會多有吸引力;反之若一口氣有50個朋友不玩了,臉書的吸引力也將加速收縮。

半導體電動車 吸金力續強

加速擴張和加速收縮往往是科技股及新興產業的常態,而資本市場則扮演槓桿的角色。在市場資金充沛時,各種新題材都會變成股價加速器,例如臉書去年改名Meta,創造元宇宙話題,股價即不斷上揚。但現在全市場都知道聯準會要緊縮銀根,所以流失50萬用戶被無限放大,而去年第四季Meta的元宇宙營收只占2%,如果是一年前,市場將解讀為成長空間巨大,如今則回歸傳統社群媒體角色來評估,元宇宙變成一個未成型的泡泡,無力支撐股價。
整體大環境來看,聯準會討論的已經不是升不升息,而是今年要升7次還是8次。春節期間英國開了第一槍,正式升息且縮表,海運價格居高不下,也就是說全球面臨資金緊縮的同時,還要承受各項營運成本與物價的增加。
攤開歷史,只要美國CPI年增率超過5%,之後無一例外都會陷入經濟衰退,而去年12月這項數據已來到1982年以來的新高:7%,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已無可避免。但陷入經濟衰退不代表股市會崩盤,畢竟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超過8兆美元,吹了這麼多年的泡泡之後,要一次收縮是不可能的。只是在資金變貴、成本變高、經濟轉差的環境下,資金選擇標的會更謹慎。
今年非常考驗選股,股市普漲的階段結束,去年依賴未成熟的技術或題材而炒作的部分科技股,今年恐將面臨劇烈修正。而企業投入大量資本支出、製程相對成熟或新技術陸續開花結果的產業,如半導體、電動車產業等,則將成為資金競逐的目標。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