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年台股開紅盤首週大噴出,漲幅逼近600點,「好在有抱股過年!」是許多投資人的心聲。但好景不常,2月14日凌晨,傳出俄烏衝突升溫,加上市場升息在即,隔天台股遭逢急殺,14、15日短短二天,大盤又跌掉近400點,且三大法人共賣出達421億元。但就在俄烏衝突緩減的消息傳出後,市場又回復平靜。
【理財最前線】美升息倒數股市大震盪 掌握3大訊號逢低撿好股

美國聯準會最快3月進入升息循環,全球市場壟罩緊張氛圍,回顧歷史經驗,升息縮表前夕,主要國家股市都有相當程度的拉回修正,加上今年受疫情干擾,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市場大震盪?專家認為,台股基本面健全,若股市出現急跌,反倒是趁勢布局時機。本刊提出3大止穩訊號,讓投資人輕鬆搶進績優股。
美國升息縮表 市場波動
「當前盤面個股漲跌凌亂,波動劇烈,主要還是受美國升息縮表在即影響,由於市場壟罩不安情緒,使資金輪動迅速。」國票證券分析師孫嘉明分析,地緣政治風險是短暫衝擊,升息縮表才是長遠影響,且縮表比升息更可怕,升息反應的是資金成本墊高,價值成長型股仍具優勢,但縮表是強迫把市場資金收回,理論上會造成股市相當程度的修正。

回顧前次經驗,2017至2018年間美國聯邦資產負債表由4.2兆美元降至3.6兆美元,全球股市明顯修正,同期間費半指數下跌逾16%、標普500指數修正14.7%,台股也跌11.6%。其中台股中高本益比、高成長股,股價修正超過3成,部分個股甚至跌幅超過5成。另外,前次升息週期在2015年至2016年間,那斯達克指數波段跌幅達14.6%,台股也跌10.41%。
「升息縮表雖會讓市場出現大震盪,但依歷史經驗,若基本面沒發生變化,股價平均在1年左右會收復失土。」孫嘉明指出,目前國內上市櫃公司營收預期仍相當正向,面對通膨率高漲、升息縮表在即,呈現上有資金面壓力,下有基本面支撐的格局,整理機率高,因此當股價出現大跌時便是機會。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短線上金融市場已反映升息議題,隨疫情好轉及供應鏈恢復,高通膨將逐步淡化,加上美期中選舉考量,拜登政府加速推動多項大型基礎建設,美股可望續創新高,帶動全球資本市場信心。「從升息時程來看,預料台股大修正會落在第2、3季,第4季展開行情,年底前大盤上看19600點,但過程會較崎嶇。」
只是當股價面臨拉回修正,何時進場才不會「接刀」?又該如何判斷止跌訊號?

訊號一 美股止穩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當股市出現大修正,首要觀察美股能否止穩,基本條件是三大指數(道瓊工業、標普500、納斯達克)至少3天不破底;另外,全球龍頭公司如Apple、Amazon、Netflix、Meta、Google、Tesla、Nvidia、AMD等,若同步出現爆量大漲,能初步判斷盤勢回穩,「總結一句話,美股不彈,台股難有表現。」
從技術面觀察,美股可特別留意5年均線變化,按歷史經驗,三大指數若跌回5年均線,有很大機會反彈。以道瓊工業指數來說,5年均線約在27400點。

訊號二 新台幣止貶
孫嘉明表示,當股市跌跌不休,投資人務必留意一個指標:匯率,若新台幣開始止貶,能初步判斷跌勢已到尾聲,因匯價是資金流向最末端的指標。「當升息及縮表效果開始發酵,熱錢回流美元,理論上亞洲股市及亞幣將呈現弱勢,新台幣也不例外,此時投資人能留意關鍵匯價28.35元,因為這是2021年疫情爆發前,新台幣最弱的位置。」
若新台幣遲遲跌不破28.35價位,代表資金不再流出,股市就該止穩。同步搭配韓元、新加坡幣來觀察,倘主要亞幣止貶回升,更有利台股回穩。
訊號三 台股籌碼價量出現三跡象
另外,從台股籌碼價量也能看出止跌端倪,黎方國透露底部成形通常有3個跡象:
一、下跌過程中出現「凹洞量」。即當天成交量會比近期最大成交量萎縮6成以上,「以現在盤勢來推算,至少要掉到2千億元以下,表示賣壓力竭。」
二、當天融資餘額的減幅,大於大盤的跌幅。若融資餘額減幅比大盤還重,通常是散戶面臨斷頭追繳令壓力出籠,當融資浮額清洗乾淨,籌碼集中到特定大戶手上,就離底部訊號不遠。
三、利空消息鈍化,股價出現利空不跌。該現象難以量化,是常態性的觀察,例如,市場壟罩悲觀情緒,但指數持續平盤整理;公司營收或產能預估衰退,股價不跌反漲等。

那麼,掌握止跌訊號後,投資人該瞄準哪些股票才能有最大獲利空間?儲祥生表示,首要留意盤面指標族群,整體來說,隨5G、電動車、元宇宙等科技發展,半導體晶片缺貨已成產業常態,除了台積電、聯電等指標股外,位處上游的IC設計相當具代表性,若股價跌得夠深,甚至在年線下打底,業績佳的個股有機會走反彈波。
除了指標股聯發科,綜觀盤面從波段高點修正20%、壓回年線的IC設計個股,包括:矽力KY、祥碩、天鈺、瑞昱、聯詠、創意等,都可留意。

操作切忌猜底 起漲進場
統一投顧表示,美國升息在即,台灣央行升息預期也跟著轉強,銀行利差收益將擴大,建議留意外幣放款占比偏高的公司,如中信金、上海商銀,預估合理價在29.5元、54.5元。而海外美元放款最大的兆豐金,若跌至季線約36.1元可伺機布局。
隨美債殖利率彈升,壽險業評價將向上提升,可以留意體質佳的大型壽險公司,往後較無現增議題的國泰金、開發金,合理價分別為68元、20元,此外,部分高殖利率、低本益比的業績成長股,也可納入抗震首選。

最後,黎方國補充,投資操作上切忌猜底,「你永遠不會知道,跌到一樓後,是不是還有地下室,或者更下面的十八層地獄。」所有的底部訊號,或許不會同時發生,但一定會陸續出現,務必耐心等待訊號「發生後」再進場,別在跌勢「進行中」摸底,股票買在第二好的位置,也就是起漲後再進場才是真高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