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吃筆記】要吃泡饃先自己動手掰 「勺勺客」陝西味夾雜異域風情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在台北捷運善導寺站的陝西餐廳「勺勺客」,可以體驗自己動手掰饃的樂趣。
在台北捷運善導寺站的陝西餐廳「勺勺客」,可以體驗自己動手掰饃的樂趣。
陝西菜在台灣的能見度,總是不及江浙菜、川湘菜、粵菜,但畢竟是古都長安的所在地,絲路帶來了中亞的麵食、香料和牛羊料理,陝西菜裡大口吃肉、香氣奔放的異域風情,也很值得欣賞。在台北捷運善導寺站的「勺勺客陝西餐館」,就能嘗到道地的陝西菜,歷經搬遷,仍讓食客愛相隨。
在台灣最有名的陝西菜,當屬羊肉泡饃了,雖說泡,但其實是用羊肉湯煮饃,所以用於泡饃的饃,得用不發酵的半熟麵餅,稱為「坨坨饃」,才能保持Q滑的口感。吃羊肉泡饃有趣的是,食客要自己把饃餅掰成小塊,再送進內場讓廚師煮,所以想吃什麼口感的泡饃,全看個人手藝,一般而言,饃掰得越大塊,湯就得越多,才能煮得透。而掰饃這種機械式的動作,也很適合在等待上菜時打發時間。
陝西式的泡饃必須用無發麵的「坨坨饃」,煮後才不綿爛。
有一說是饃塊大小必須如黃豆粒,但其實隨喜就好。
在陝西,泡饃還可分4種吃法,分別為「單走」、「干拔」、「口湯」、「水圍城」,指的是羊肉湯與饃的親密度,單走是饃和湯分開上桌,一口餅一口湯,各司其政;干拔則是煮好後碗中不見湯,筷子插到饃塊間能站穩;口湯顧名思義,就是泡饃吃完後,剩下一口湯;而水圍城就是最常見的做法,湯多到像大水圍城。
「羊肉泡饃」採水圍城煮法,小份就很管飽,如果還要點其他菜,可點來當湯品全桌分享。(180元/小份)
陝西式的羊肉泡饃,講究湯清肉爛,湯是清燉,帶點砂仁、草果、花椒等中藥清香味,勺勺客的做法是水圍城,寬湯上桌,清澈的高湯裡加了白菜和粉絲,帶點清甜,粉絲和饃吸飽湯頭的骨肉鮮美,口感爽滑。只是不確定能不能指定做成干拔或口湯等吃法。
等饃煮好時,其他菜色也上桌了,陝西菜又可分為陝南、陝北、關中三個分支,陝南以米食為主,口味酸辣;陝北吃小米、蕎麥,擅長細火慢燉的豬羊料理;關中則多吃麵食,重視香料帶來的濃重口味,在勺勺客的菜單,也能看見這些分支的影子。菜單還不乏引經據典,隋煬帝、《東京夢華錄》、《雲仙雜記》都出現,雖然難以查證,但也成為餐桌趣味之一。特別的是,因為西安回民多,回民忌諱豬肉,稱之為「大肉」,所以菜單裡的豬肉料理這頁,標題寫的是「大肉料理」。
「風酥雞」作法費工,雞皮噴香,雞汁沁入蔥間,趁熱吃鮮燙過癮。(150元/半份)
「炙子骨排」整塊上桌,表皮酥脆,用小刀刮有悅耳聲響。(360元/份)
反正是來吃肉的,索性雞豬牛羊各點一道,「風酥雞」與風雞沒關係,是去骨雞腿裹蔥捲起,風乾後下鍋炸到外酥裡嫩;「炙子骨排」把整塊豬肋排用香料小火泡滷到酥爛再炸,下箸即骨肉分離;清真菜「紅燜牛尾」把膠質都熬到湯中,甜美黏嘴;而「香酥羊排塊」把帶骨羊肉炸得極透,灑滿辣椒、孜然,是很經典的中國西北燒烤味型,牙口好的人一定要試試。
經過長時間滷煮,豬肋排的骨肉可輕鬆分離。
「紅燜牛尾」看似重口,其實是甜口的醬味。(300元/份)
「香酥羊排塊」有如羊版鹹酥雞,香辣過癮,讓人很想來杯啤酒。(360元/份)
除了泡饃,這兒也有其他陝西特色主食可選,像是「岐山臊子麵」(臊子指用肉丁、蔬菜丁炒成的澆頭)、「餄餎麵」(用漏孔壓出的蕎麥麵條)、「一兩元寶」(其實就是水餃)、「寶雞涼條」(陝西寶雞式的酸辣拌涼粉)等等,都值得一嘗。餐後甜點除了「西桂稠酒」「核桃酪」等古風甜品外,首推必須預約的「蒙古炸奶豆腐」,這是在台北星級餐廳也曾出現的點心,把夾有奶酪的麵皮炸到中空,口感外酥內Q,滿口奶香,是一餐最好的句點。
「金齏玉膾」在菜單上賦予了南宋陸游的風雅典故,其實就是酸甜口的橙汁炸魚片。(240元/份)
「寶雞涼條」酸辣帶勁,怕辣者請繞道。(280元/份)
「一兩元寶」是個頭頗大的韭菜豬肉水餃,但因為沒帶秤出門吃飯,無從查證是否真的一兩。(50元/5個)
「蒙古炸奶豆腐」這幾年在台北的港點界頗流行,頤宮也曾出現過。(120元/4個)
店內配色很有西域風情,但座位間距較小,是較為可惜之處。
位於杭州南路上的「勺勺客陝西餐館」前址在金山南路上,搬家後仍讓許多饕客愛相隨。

勺勺客陝西餐館

  •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7號
  • 電話:02-2351-7148
  • 營業時間:11:30~14:00、17:30~21:00,週一、二公休。
  • 刷卡:可。收1成服務費。
  •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aoshaoke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