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名店】砸3倍成本用一斤千元茶葉 高山青茶一開始卻不得手搖控青睞 TEA TOP第一味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雄踞中部的連鎖手搖飲TEA TOP第一味,創辦人楊國珍是百年長順茶行第四代掌門,站穩了青茶市場。今年他要強打自家一條龍體系生產的日月潭紅茶。
雄踞中部的連鎖手搖飲TEA TOP第一味,創辦人楊國珍是百年長順茶行第四代掌門,站穩了青茶市場。今年他要強打自家一條龍體系生產的日月潭紅茶。
TEA TOP第一味是首家從百年茶行跨界到手搖飲的品牌,創辦人楊國珍8歲時就會幫忙製茶,還因此弄斷兩節指頭,「楊八指」稱號由此得來。
在北部知名度不高的TEA TOP,卻在最懂茶的南投及手搖飲店數多的彰化拿下市占第一,是因為楊國珍敢下重本用冬片茶當基底。專業茶人的手搖飲事業並非一路順遂,2006年創業初期,就因選址與教育訓練不足,導致數十家加盟店主退出,楊國珍一家家收購後,再一路修正經營策略,打下年營收2.3億元的規模。
見深愛的茶鄉廢耕,改種鳳梨、火龍果,楊國珍覺得南投茶產業鏈想繼續發展、甚至風靡海外,擁有通路優勢的手搖茶飲才是一條明路。
午後,TEA TOP紅茶製研所的乾燥機轟隆隆作響,四溢的日月潭紅玉香氣以極其迷人又霸道的馥郁衝進了鼻腔,創辦人楊國珍把揉捻過、進行第2次乾燥的紅玉投放進機器裡,順勢蹲下,捧起「未完待續」的茶葉往鼻子送,喃喃自語說:「有佛手柑跟肉桂的味道,薄荷肉桂味是台茶18號的特殊芬芳、全世界只有台灣紅玉有這樣的香氣。」
TEA TOP全台共有154間分店,近7成集中在最懂茶的南投及手搖飲店數多的彰化,且拿下這2區的市占第1;紅茶製研所才完工1年多,已讓楊國珍如虎添翼,因為除了更能掌控品質、還可節省成本,他自豪地說:「日月潭紅玉品質比斯里蘭卡的紅茶要好,我們的紅玉原料供貨穩定,因此紅茶系列產品都要慢慢改採紅玉為基底,光這2個月,每個月就成長了1萬多杯。」

斷指意外 曾痛恨製茶

一般手搖飲業者,多採用1斤約300元的紅茶為基底,楊國珍卻敢霸氣使用1斤500元的紅玉,是因為他出身南投百年茶葉世家長順茶行、家族得過30個以上茶葉特等獎,阿公楊文樹與爸爸楊榮松都是南投知名的做茶達人。
楊國珍小時候製茶斷指,一度讓他痛恨做茶葉,但茶之子最後不僅振興茶行,還創立TEA TOP手搖飲。
在茶園茶廠長大的楊國珍,讀小學時就跟著長輩學製茶,卻曾意外受傷,「8歲時,我一時心急用手去撥弄糾結的茶青,左手捲進揉捻機裡,造成中指、無名指被截斷,這讓我一度痛恨做茶。」現在能敞開心胸談及缺陷,全因阿公的一席話。「事情發生後,有天阿公抓起我的左手、貼著他的臉微笑說:『你弄斷手指的那一泡茶,是我這輩子喝過最好喝的茶,也是我這輩子最心疼的一泡好茶。』那刻讓我釋懷。」如今,斷指成了他的勳章,觀光故事館取名茶二指(音近差二指),那台吃掉他兩節指頭的機器,也成故事館的「重點文物」。
示範採茶時,別看「楊八指」缺了二截指頭,動作之迅速讓人目不暇給,看來「茶」二指(讀音似「差二指」)已成了他茶之人生最特別的徽章。
不只會做茶,楊國珍也很有生意頭腦,讀勤益工專時就會偷拿家裡茶葉去賣,「我會找餐廳推銷,先給他們試喝,1次就能賣掉100斤。」一開始,阿公沒點破他,但發現量越賣越大,「阿公要求我要把茶的成本付給他,賣的價錢要先算本,告誡我如果太過薄利就不要做,現在想想,他說的就是不要殺價成紅海的概念。」
長順茶行第三代當家楊文樹(右)是TEA TOP創辦人楊國珍(中)的阿公,從小阿公就很疼他,後來隔代指定楊國珍為第四代接班人。(TEA TOP第一味提供)

進軍手搖 風光後慘賠

楊國珍的父親專注做茶,經營茶行有成的阿公便成了他的人生導師,「他叮嚀我,給茶農的錢一定要用現金,絕不能拖欠,套用現在的管理,就是做好外部信用。」專科畢業後,楊國珍接手茶行,他積極在家樂福等大賣場設點,全盛時期曾開38間分店,台灣市占僅次於天仁茗茶。
茶是越沏越雅,但喫茶族群卻不見擴張,於是楊國珍決定跳出壺泡茶世界一看,「手搖飲店都在排隊,那時候五十嵐每家爆滿、很多人在買,清心福全也一樣,我想奇怪,這種茶又不是很好喝,怎麼可能這樣?」旋即轉念一想,為了推廣茶,他可以把手搖茶飲做得更好啊!
別人的手搖茶不是用大量杯沖的、就是用鍋煮的,TEA TOP堅持用大茶壺壺泡,這樣茶葉才能聚香。
2006年,第一家TEA TOP台中西屯店風光開幕,「那時為了打響市場,採用市價1斤千元的名間高山青茶,1杯賣20元,買一送一生意很好,但優惠一過生意立刻慘跌,之後慘賠5、600萬元。」起步便跌了一大跤,他從長順茶行引資的300萬元全部賠光還負債,得靠祖產茶行奧援,「創業前阿公就過世了!我只能去請教別人,結果都是敷衍,沒有人會教你真正的撇步。」談到當時的挫折無助,楊國珍顯得脆弱、眼淚不自覺地滾了下來。

謹記教誨 加盟變直營

在那沒有Uber Eats及Foodpanda的年代,楊國珍決定用外送服務來挽救業績,「靠著跑外送、經營商場,在台中工業區殺出一片天,業績提升了4、5成,流量起來了、品牌能見度也跟著變高。」
TEA TOP以冷鏈技術打造新鮮果茶,一年四季保鮮供應外,處理上也較衛生乾淨。(葡萄柚果粒茶,60元/杯)
2008年,許多人因金融海嘯而選擇創業,乘著這波展店潮,TEA TOP拓點到七十多家,「因商圈選擇錯誤、教育訓練不夠健全,某些加盟店經營不下去,要求我買回自己經營,我想到阿公曾說過:『不能欠替你做事的人。』於是陸續買回大概二十幾家店。」
有些店可以原址重開,有些店只能搬回器材,「突然多了這麼多的生財工具,自然讓我有強大的開店壓力,我就找人合作,虧錢算我的、賺錢一起分,就這樣直營店開到了30家。」楊國珍修正路線、達到穩定的經濟規模後,TEA TOP漸上軌道,「人生遇到事情,有時就是要退讓一步、你才會起來,人家看我敢開30家直營店,代表你會賺錢嘛!於是加盟就自動打開了,一直展店到一百多家、海外有12家。」

走出在地 拚拓店上櫃

隨著消費者對茶飲偏好改變,TEA TOP的強項產品高山青茶近5年開始流行,成為最大主力產品。
品牌去年營收2.3億元,高山青茶就占3成,楊國珍進一步說:「我們在中部資源圈裡面,在地經營很強,但如果要破200家分店,重點就得放在北部,今年北部三角窗加盟店,我們預計提供1年2成的租金補助,還會再多給一些行銷資源。」
楊國珍表示,TEA TOP很多加盟主都有兩家以上的複數店,今年展店重點要往北部發展。
目前仍維持18%的直營店比例,為了強化品牌形象,楊國珍也斥資2億元在台中打造企業總部,「TEA TOP規模達兩百多家時,準備要來上市櫃,今年拚個2億8,過個3年營收4至5億元應該沒問題…」啜一口阿公留下來的公孫茶,在梨子味的老茶氣中,楊國珍吐露著往後的藍圖,飛揚中也流露出「阿公恁孫」沒給你漏氣的自信神情。
陳先生,南投市

顧客這麼說:青茶更顯芒果香

我喜歡喝茶類的手搖飲。TEA TOP的茶裡面,我最愛的是芒果青茶,因為我本身就偏好芒果、搭配的基底又是青茶,喝微糖微冰,芒果味道也有出來,對我很有吸引力。

陳先生,南投市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