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慘賠二千萬後回老家 他把野草變黑金 仙山仙草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開業70多年的仙山仙草,起初採純手工製作,第二代陳天智研發設計機器後得以大量生產,18年前轉型仙草風味餐廳,成為獅潭名店。
開業70多年的仙山仙草,起初採純手工製作,第二代陳天智研發設計機器後得以大量生產,18年前轉型仙草風味餐廳,成為獅潭名店。
苗栗獅潭老店仙山仙草位處偏鄉,多變化的仙草料理讓台塑三娘李寶珠等名流,不惜山彎路遠前來大快朵頤。
70多年前,吳細妹看到遍地野生仙草,便利用母親教的手藝開設仙山仙草賣涼品,勉強一家維生;兒子陳天智成家後赴外闖蕩,最終慘賠2千多萬元回老家。他改用機器增量生產,遇上廉價競爭而轉型餐飲,並不顧妻子反對,砸千萬打造餐廳,兒子陳星研發新菜外,還亟思用仙草渣造紙,父子聯手拓展家業,飄仙草香之餘,還要吹起文青風。
週間中午12點,偏鄉獅潭老街上的仙山仙草已是高朋滿座,外頭還有著三五成群喝著仙草茶、舔著仙草霜淇淋的食客,等候空位入內大啖各式仙草風味料理。
仙草凍是仙山仙草的創始產品。(45元/個)

食客蜂湧 李寶珠也來

落寞的老街、熱鬧的店景,落差如此懸殊,不禁問仙山仙草第二代老闆陳天智:「這地方偏遠不好到,你的生意竟然好成這樣?」他笑道:「剛才你們開車從山路來是不是彎到頭暈?小地方偏僻,真的都靠外地遊客不嫌遠的捧場。」隨後一臉自豪指著餐廳牆上的名人合照說:「台塑三娘李寶珠、名嘴主持人陳文茜、趙少康…都來吃過。」
店內採客家懷舊風裝潢,平日用餐時刻一位難求,假日更是排隊人潮不斷。
午後2、3點用餐人變少,來了一批頭頂蒸煙的單車客,吃起仙草冰。遲遲不見老闆再出現,一問才知道他在後頭廠房煮仙草。一踏進廠房,水氣縱橫,陳天智和兒子陳星正在清洗仙草乾,此時2人的衣褲都被噴濕了大半。清洗機具擺盪吵雜下,陳天智提高了聲量說:「這是我改進的自動清洗機器,從仙山新店溪源頭引進泉水,就不用像媽媽那時候那麼辛苦,要挑著仙草乾到溪邊,才能洗掉仙草乾上的泥沙。」
約莫40分鐘後,生產線整個蒸氣瀰漫,熱得讓人只想逃,陳天智揮著兩手臂來回不停擦汗說:「煮仙草的環境就是這樣又濕又熱,煮完進入振動篩濾、萃取原液需要10幾個小時,接著灌裝,再經過2、3小時凝結,就是一桶一桶你們吃的仙草了。」
仙草製作環境濕熱,陳天智(右)與兒子陳星(左),清洗好香氣足的紅枝仙草乾準備蒸煮,2人早已汗流浹背。

失利返家 改機器生產

仙山仙草是獅潭仙草的創始字號,陳天智頗為驕傲地說:「過去獅潭人吃的仙草都來自我們家,我會做仙草是從小媽媽(吳細妹)教的,而媽媽的功夫則是來自外婆。」原來,70多年前,嫁到獅潭的吳細妹為了貼補一家7口家用,便在丈夫的五金雜貨店一隅,賣起了一塊塊退火的仙草,在那個台三線還是石頭路的時代,仙山仙草已隨公車路線運到苗栗市、公館鄉一帶販售。
陳天智從國小就幫忙家裡的五金雜貨與仙草生意,退伍後在家工作,那時不只作仙草,還會製作蓋房子的綁鐵、割裝玻璃增加收入。「當時家裡的生意養不活越來越多張嘴」,25歲已成家的陳天智帶著妻子離鄉到外地討生活,幾年輾轉,他在苗栗市的貨運行搞得有聲有色,一切看似順風順水,豈料轉投資的KTV卻垮了,慘賠2千多萬元,他賣掉貨車、結束貨運行,孑然一身回到獅潭。
陳天智(中)與母親吳細妹(左3)等家人,在自家五金雜貨店前合照。(陳天智提供)
由於弟弟當時另外經營仙山農園民宿、媽媽呈半退休,陳天智接下仙山仙草小店。灰頭土臉回到家鄉,他無奈地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就是得蹲下來做。」
陳天智覺得:「手工仙草生產過程既辛苦、法子又笨,光是手篩過濾就讓人累到受不了,更何況這樣量又做不大。我接手後第一步,貸款蓋起工廠,慢慢優化機器的生產流程。」在外闖蕩、經營貨運行期間,他曾幫開超市的朋友生產小包裝仙草,有了先前的經驗,經過一番聯絡、探路,他心知生意在哪裡,所以才敢設廠大量生產仙草。
仙草外形像大葉薄荷,開花則與薰衣草相似。

慘遭夾擊 入菜謀突圍

量能變大後,他開始跟農民契作仙草種植以確保貨源。「與媽媽時代不一樣了,在除草劑的大量使用下,膠質多的野生仙草越來越少,只能採契作的方式收購仙草乾。不過,契作的仙草膠質含量始終不如野生。」為了在香氣和膠質之間取得平衡,陳天智會以適當比例混合不同批的仙草。他說:「仙草乾越放越香,所以大家吃到的仙草,是由儲放了2、3年的仙草乾製成,膠質較少的仙草乾,則會煮成仙草茶。」
陳天智每天起早貪黑,載著4、5噸的仙草交付市場,「全盛時期苗栗大概百分之70的仙草,都是我供應的。」幾年後生意做穩了,他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去註冊了仙山仙草。
甜鹹兼有的仙草料理、仙草甜品,讓仙山仙草不再有淡旺季之分,四時皆宜。
批發的好光景在2005年走下坡,面對越南、印尼進口仙草乾與化工合成仙草雙雙打擊,仙山仙草不得不認真面對轉型。這時喜歡做菜、在家幫忙的第三代陳星,建議以仙草入菜,就不會受限於時令、一年四季都能賣仙草料理,陳星說:「爸媽曾因為擔憂品項做得太複雜而裹足不前,經過激烈的討論後,還是被我說服。」
陳天智的妻子最後同意出資50萬元,在工廠、店面外增建小攤位試水溫,沒想到陳天智大筆一揮竟花了1,600萬元,在偏僻的獅潭老街蓋出一棟豪華又古色古香的2層樓餐廳,老店新風貌帶來熙攘的遊客,仙山仙草成了獅潭老街最醒目的「客棧」。
陳天智砸近2千萬元打造出外觀古色古香的客棧風餐廳,已成為獅潭老街地標。

父子聯手 建觀光工廠

這對父子性格上都很敢衝,只不過歷經世事的陳天智更顯老驥伏櫪。料理上交給陳星自由發揮,除了客家傳統美食外,還做出仙草粄條、炸仙草等一道道令人嘖嘖稱奇的仙草料理,不僅吃起來有飽足感,唇齒間更滿溢仙草甘味清香,飯後甜點則有仙草茶、仙草冰。
顛覆視覺的墨色仙草粄條,口感韌潤清甜,很有飽足感。(245元/份)
外酥內嫩的炸仙草是店內一絕,幾乎每桌必點,趁熱食用風味最佳。(175元/份)
仙草雞湯採單盅設計,讓人數少的遊客也可點用。(225元/盅)
近年隨著快速道路開通與公路旅遊盛行,這家70多年的仙草老店轉型成功,名氣更熾,紛紛湧入的遊客戲稱仙山仙草是他們認識獅潭的一個起點。
陳星一邊幫父親控火煮仙草,一邊跟我們透露要將老店注入文青環保風。他說:「現在我們已經跟家鄉的火龍果園合作,把煮剩仙草渣變成堆肥,之後人力充足我想建仙草觀光工廠,手作部分不只有仙草,還會利用仙草渣的纖維造紙。」
語音一畢,陳星把眼光瞥向父親,此時陳天智正頻頻拭汗,也頻頻點頭,落下了一句霸氣十足的話:「地已經買好了。」這對上陣父子兵正摩拳擦掌,準備領著仙山仙草衝向新紀元。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