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的平日傍晚,逢甲夜市並不熱鬧,但炳叔烤玉米直營店照樣出現排隊人龍。已半退休的胡炳年難得現身,店內工作人員卻不認得他,後來得知是創辦人,幾個年輕人也沒時間抬頭多看「炳叔」本尊一眼,都專心忙著手上的活兒。
【台灣名店】研發冷凍烤玉米慘賠千萬元 苦熬10年如今年賣50萬支 炳叔烤玉米

逢甲夜市的排隊美食炳叔烤玉米,全台共29家店,還首創冷凍烤玉米真空包,每年光是冷凍烤玉米就可賣超過50萬支,是市占第一的烤玉米大王。
創辦人胡炳年是職業軍人出身,退役後創業超過10次均未成功,綽號革命商人。1993年,胡炳年在東海商圈以大炳鐵管烤玉米攤子再度創業,信奉一貫道的他為研發全素醬料,打壞十幾台果汁機;後來開放加盟,巔峰時曾有250個加盟攤商。
13年前,胡炳年投入冷凍烤玉米慘賠千萬元,第二代胡智凱本來拒絕當生意人,卻為了父親勤跑業務、學做電商,他們逐步將冷凍烤玉米推成網購夯品,炳叔烤玉米的招牌也擦得更亮了。
獨門烤法 8分鐘出爐
在炳叔烤玉米的攤上,看不到傳統炭火鐵網烤玉米法,他們最特別的就是使用瓦斯的直立式烤法,「我們一共四次塗醬、五道工序,第一道是先把生玉米烤熟,然後每塗一次醬料烤一次,由生烤到好、烤到香,最後撒粉定型,約8分鐘,比傳統烤法快一半時間。」
網上有人討論,瓦斯烤玉米是不是會少了炭香味?現場感受炳叔烤玉米,雖是插到鐵管裡烤,但燒番麥香味一樣猛烈四溢,「我的爐子本身溫度高,所以烤得快。坊間那種木炭要烤18分鐘,口感會比較硬。」胡炳年舉起二支沉甸甸、剛烤好裹著滿滿醬料的烤玉米,要我們趁熱咬一口,「怎麼樣,好吃吧!」他瞇著眼笑說。

炳叔烤玉米旗下共29家攤店,是全台攤店最多的烤玉米品牌,更厲害是成功研發出冷凍烤玉米真空包。冷凍烤玉米全數在半自動化的中央廚房製作完成,「我們一天要做近3千支,現在一年可以賣超過50萬支冷凍烤玉米。」陪在胡炳年身邊、已接班的長子胡智凱補充道;二兒子則坐鎮中央廚房,「我弟可以說是全台最會烤玉米的達人。」
很難想像夜市裡的燒番麥,在家微波就能吃到,掀起網購熱潮。去年營收2800萬元的炳叔烤玉米現在看來已無對手,堪稱台灣的烤玉米大王,但胡炳年說他的創業之路其實滿崎嶇。

立志脫貧 滿腹生意經
職業軍人出身的他,從小為脫貧,立志做生意。「我是單親家庭長大,小學二年級就要幫媽媽賺錢,國中畢業就去讀軍校,一切要靠自己。」他在軍中就曾偷做過不少小生意,「還包下福利社,弄撞球檯讓阿兵哥休息時可以玩。」太想做生意,胡炳年放棄終生俸選擇提早退役,「我什麼生意都做過,養過羊,自己擠羊奶賣,也做過去理容院收小姐的制服、毛巾送洗的生意…我有點傻,但也有膽子,我覺得我做過十幾種生意,最起碼會碰到一次機會吧!」
他外型像軍人,又滿肚子生意經,朋友都叫他「革命商人」。革命商人離成功最近的一次是開物業管理公司,後來人力難找,老婆還要自己下去掃廁所,卻賺不到什麼錢,就決定收掉。

胡炳年去化工廠當作業員,「我是一貫道,信仰讓我拿得起也放得下。」農曆年被舅舅叫去幫忙賣烤玉米,「我舅舅很厲害,他也沒讀書,自己做爐子,一開始他是把炭塞在爐子裡烤,後來研究用瓦斯烤玉米。」他回憶大年初三陪舅舅去宜蘭長埤湖擺攤,「我只學了3小時,因為才擺3小時就下雨了。」
奉一貫道 研發素醬料
大致學會烤玉米,舅舅送了一口爐子給他做做看,「我覺得不好用啊,瓦斯爐出火忽大忽小,有很多問題想問舅舅,但他忽然過世了…」胡炳年想辦法改良,「我自己鑽出火孔,鑽了160個吧,中間弄壞好幾個爐子。」後來遇到第一個貴人,是做爐子的供應商,他知道我沒錢,開模好,爐子就先讓我用。」
1993年,胡炳年在東海商圈創立大炳烤玉米,他白天在化工廠上班,晚上跟太太到夜市擺攤,每天只睡4小時。「第一天只做八百多塊錢,因為大家沒看過瓦斯烤玉米,都覺得有毒。而且我刷好醬一插下去烤,醬料就流掉了。」因為信奉一貫道,胡炳年跟太太一心想研發全素醬料,「我化工廠同事們也是貴人,每次發現哪裡有好吃的烤玉米,就帶我去『聞』,我吃素嘛,只能用聞的,但我聞過,就會回去跟太太試做。」為做出和豬油烤起來一樣香的醬料,胡炳年打壞十幾台果汁機,後來成功研發出獨門素醬料,「基底不外乎沙茶醬,我們醬料裡還有二十幾種東西。市面上的沙茶大多是用豆漿的渣來做,我們是直接用黃豆做,比較香。」

胡炳年暗自期許:「一個月如果能賺7萬元,就要辭職專心擺攤。」結果不到十個月,他就能月賺7萬元。隔年大炳烤玉米開放加盟,「我算很早做加盟,可能只比休閒小站晚一點。一開始我發願,每多一個人加盟,就捐1萬元給公益團體,但到5、6組時就停滯。」他又推出只要介紹一個加盟,就可得到獎金2萬元,「結果一下就起來了!我曾經一個月跟老婆開車載著爐具跑十幾個地方,拚命烤給想加盟的人看。」胡炳年說,最巔峰時大炳烤玉米曾有250個加盟攤商,「光賣醬料給加盟主就月賺50萬元。」
胡炳年認為做生意沒有訣竅,他除了會動腦筋,就是勤奮及禁得起良心考驗,「我就是做到公正、公平、公開,並且互相信任,那個年代都是口頭合約,我為了感念第一個貴人,到現在都沒有換爐子的供應商。」但也遇過對手削價競爭,「那家早期很有名,他看我們起來了,就賣3支烤玉米100元,特別選在我們的店旁邊開。」

大炳烤玉米挺過削價競爭,卻挺不過時代變遷,「以前看電影都要買烤玉米,後來就不准帶了。」烤玉米文化沒落,加盟數也開始掉,有外面業者想純買醬料,胡炳年不願對不起剩下的加盟商,不為所動。但他一度想退出市場,「因為我一開始堅持要用土玉米,但土玉米產量下降,一年有好幾個月找不到玉米,那加盟主不就好幾個月沒錢賺?」

鑽研強推 冷凍烤玉米
胡炳年的第一個加盟主一路相挺,建議他投入研發冷凍烤玉米,還變成股東。「做冷凍玉米就能囤貨,確保有貨賣,只是光設備就燒掉千萬元,我賣掉一棟透天厝。」且初期口感不好,醬料塗層抓不準,「要還原現烤的味道真的很難,我們一直在研發改良。」胡炳年甚至放棄用土玉米,「土玉米大小差太多,品質也不穩定,很難做冷凍包。」後來全面改用嚴選的雲林糯米玉米。
為了做冷凍烤玉米,胡炳年的資金吃緊,「後來又出現一個貴人,就是興龍機電,我們共同研發出高溫可達700度的直立式電烤爐。」此時,從小就不烤玉米、也拒絕當生意人的長子胡智凱,決定加入團隊幫父親忙,大炳烤玉米2011年改名為炳叔烤玉米。

胡智凱為保住父親的招牌,到處上課學行銷、學管理,「一開始冷凍烤玉米真的賣不動,我去跟電商平台合作、自己弄網站,一支都沒賣掉。」他從科技公司的福委會開始下手,「有次過年前去矽品三廠的員工餐廳賣,一天就賣了三百多支。」後來又與團媽及部落客合作,慢慢打開電商市場。但真正讓知名度大開,是受邀上綜藝節目,「他們剛好要介紹夜市團購美食,上完節目,隔天就爆單做了80萬元。」
1987年生的胡智凱談吐沉穩,他說雖然爆單,但他知道不能走這種暴紅模式,「因為暴紅的下場就是會萎縮,必須穩紮穩打,我產量到哪,就往上接,用這種方式把銷量帶上去。」
胡炳年說,冷凍烤玉米雖是他研發,但真正做起來的是兒子。「我已百分之百放手給兒子們,這裡也沒我的辦公室了。」雖是挖苦自己,但炳叔笑得很開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