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想約在這個家受訪,因為這裡是我人生的縮影。」在PTT股版上年年分享對帳單、資產呈倍數成長,被網友封為「菲神」的菲比斯,熱情帶領記者進入他家,並介紹每項擺設。
【達人理財】從供需面找好股 達人創獲利金三角10年滾億元

過去10年,每年都在PTT股版上分享對帳單、資產呈倍數成長,被網友封為「菲神」的菲比斯,2013年以10萬元進場,如今累積億元身價。他說,自己的獲利金三角是從市場供需出發,以基本面選股,再搭配股期、期權槓桿操作;尤其日日寫交易日誌、月月檔檔檢查營收變化的紀律,讓他股海翻身。
進門玄關處,他特意挑選的七彩鸚鵡燈,是大學讀生技4年的代表;客廳空間做成有階梯的小舞台,只要拉上布幕、打亮聚光燈,就能在台上表演,象徵他喜愛的聲樂;轉身來到操盤室,這裡是菲比斯身價從千萬元更上一層樓的基地。

長榮一役 身價跳升億級
2018年、當時不過34歲的菲比斯,以5千萬元買下這間位於北市內湖半山腰、權狀70多坪、能眺望遠山的高樓層豪宅,作為自己達成人生階段目標的賀禮。2021年長榮海運塞港事件(長榮貨櫃船長賜輪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擱淺),他更是搭配有8倍槓桿的股票期貨大膽進場,在股價飆升到200元時高歌離席,進而買下現在居住、價格破億元的房子。
讓人好奇的是,接下來他看好哪些股票?他直接點名網通類股,「年底WiFi 7要上線,物聯網若要連結更多商品,軟硬體勢必要做升級,WiFi 7相關概念股有機會搭上這波供需面的調整。」

說穿了,菲比斯能在10年滾出上億身價,關鍵是從供需出發,「供需、供需,還是供需。」他不斷強調,並搭配基本面選股、個股雙向槓桿及期權投機避險,形成他的獲利金三角。
以2年前長榮海運貨輪擱淺在蘇伊士運河窄處為例,該運河是歐亞之間重要廊道,占全世界海運量14%,而長榮海運船身長400公尺,難以自力脫困,導致越來越多貨輪擠在蘇伊士灣。「更多的貨物、更久的航程、較少的通運量,這3因素點燃運價狂噴的引信,這就是供需。」菲比斯解釋。

當網路上還在做哏圖,嘲笑「大排長榮」時,菲比斯與幾位好友已經積極進場買入長榮。之後短短的3個月,長榮股價從40元直奔200元。這一役對菲比斯來說非比尋常,也讓他的身價猛跳「億」級。

心法一:每天讀報 推敲財經大事
菲比斯強調,他的投資方式是「看到事件發生再來反應」,所以必須留心推敲生活周遭發生的事件。時至今日,他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是打開財經新聞台,接著讀報;勤跑公司法說、鑽研財報數據更是日常,像是每月10日公司公布營收,3、5、8、11月公布季報及年報,他都會不厭其煩地瀏覽所有個股變化,進而汰弱留強。
菲比斯以近期操作的重電股為例,「近幾年台灣不斷有跳電情況,去年底新聞報導台電韌電(強化電網韌性)計畫,10年內要投入5,600多億元,看新聞就能知道與該計畫相關公司包含士電、東元、中興電、亞力等七家。」他因此開始仔細閱讀這些公司的財報。

心法二:財報挑股 首重營收成長
「讀了財報才發現,東元實在太便宜,股價28元,但每股淨值卻有35元;亞力也是,股價25元,去年第二季財報公布每股盈餘為0.66元,且10月營收比第二季最高的月分還高,年增率達75%,以第二季每股盈餘乘上四季,推估本益比不到10倍,都是可以買入的安全價位。」菲比斯解釋,財報的眾多數據中,他最在意的就是營收、營益率、毛利率、每股盈餘、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

其中,他又最重視營收成長及來源,「一家公司業績轉好,或該產業需求大於供給,營收是檢核業績最具體的方式。年增率最好要10%,且每月營收持續增加,因為營收增加,營益率、毛利率也會跟著上升。」但他補充,見到營收增加,要進一步分析是否為一次性認列,因為就算股價隨營收漲上去,也會很快回到應有水位。
菲比斯強調,財報顯示的是過去的資訊,然而投資看的是未來趨勢,只是要知道未來的事是不可能的,因此股價、本益比都只能用「預估」計算。最簡單的方式是用單季每股盈餘乘以4,再根據每月公布營收數據動態調整,同時也要留意每年1、2月過年,及企業淡旺季營收大幅變動的特殊狀況。
心法三:進出有據 淨值比評貴廉
菲比斯透露,經過多年實戰經驗,他通常以本益比10至15倍、股價淨值比1.8至4.5倍,作為觀察股價依據,像股價淨值比大於4.5就是偏貴價格。至於股價低於淨值,是難得的撿便宜機會,去年底東元股價淨值比甚至不到1倍,菲比斯因此大舉進場。

談到賣股時機,除了股價淨值比,見到營收衰退、公司大股東不正常賣股,菲比斯也會選擇退場,或是反向放空。他舉例,今年4月起亞力營收成長力道不如前幾個月,5月營收還較4月衰退,於是他慢慢賣出、獲利了結。結算成績,半年時間大賺一倍。

與菲比斯相識7年的營業員Evonne提到,菲比斯是專業投資人,沒有一般上班族必須符合公司工作時間的要求,「但他相當自律,疫情前每天早上8點一定到券商操盤室,做開盤前準備。」
好友DonDon提到,菲比斯的投資性格穩定,即使在疫情爆發那年,全市場恐慌瘋狂賣股,但他只要確定個股基本面沒有改變,就不輕易動手,只是加大期權槓桿避險。
很多人羨慕菲比斯不到40歲,身價超過億元,但在2007年時,他也不過是個大學剛畢業、摸不著未來方向的社會新鮮人,喜歡聲樂,到處參加劇場表演,卻始終無法嶄露頭角。
人生最迷惘時,看到期貨商徵才廣告,菲比斯心想:「至少還提供底薪22K,去試試看吧!」最低潮時,身上只剩下10萬元,他努力從一個門外漢,學習看財報、交易規則,每天盤後寫交易檢討,一路上精進自己,這才有今天的成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