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翻轉花生糖被退貨餵豬的命運 他創減糖7成打趴同業 布田食品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陳錦村研發出減糖7成的花生糖,成功翻轉幫人代工的低利模式,也發揚了父親的事業。
陳錦村研發出減糖7成的花生糖,成功翻轉幫人代工的低利模式,也發揚了父親的事業。
位於萬華的布田食品是台北數一數二知名的花生糖老店,以減糖7成的作法打趴競爭對手,每逢年節總是擠滿購買人潮。
第一代陳雲呈主要銷往柑仔店,但賣不完被退貨,花生糖只能餵豬。兒子陳錦村想翻轉幫人代工的低利模式,研發半年推出減糖花生糖,卻叫好不叫座,店址偏僻加上木質裝潢,讓人誤認價高不敢踏入,曾1天只賣500元。
後來女兒返家幫忙,勤跑公司推試吃團購,布田名氣從外地紅回萬華,陳錦村也在女兒建議下開發巧克力等新口味,他們屹立68年的關鍵,是不捨家人單打獨鬥的情感。
距離台北龍山寺一公里遠的東園街非萬華商圈鬧區,平日空蕩蕩的,沒有遊客,但該街上「布田食品」店內永遠有人潮,客人如接力般,一組接一組上門掃貨,有人取走2箱花生糖,也有人一買就是10包起跳,第三代陳家穎送完貨回店便迅速歸位櫃檯,替一批客人結帳完才得空說:「我們老客戶過年前都會先買起來,免得越接近過年,貨架上會缺東缺西。」
20240126bus001
布田食品首創減糖花生糖,清爽不甜膩,完全不黏牙。(布田花生糖,160元/袋)

雲林花生 低溫烘烤

做花生糖68年的布田也賣芝麻糖、杏仁酥糖、牛軋糖和米香等,產品多達30餘種,想找完整顆粒不脫膜的傳統花生糖、貢糖或是澎湖流行的奶油花生酥等各種口感花生糖,布田店內一應俱全。但2006年第二代老闆陳錦村研發的減糖70%花生糖,才是真正打響名號的代表之作,也讓布田跳脫被時代淘汰的命運。
20240126bus001
第三代陳家穎(左)不捨父親陳錦村(右)單打獨鬥,返回家中幫忙,也拓展電商通路。
花生糖諧音好事「發生」的吉祥寓意,旺季為年節,布田官網早已預告,年前半個月下訂的單,得等到年後才能出貨,過年前一個月採訪,廚房已在緊急趕工,陳錦村交代攝影記者只能在炒糖區入口處快速拍攝,不能入內,「炒糖區高溫,場地窄,現在每天都加班,已經來不及出貨,沒辦法停下來拍攝。」
廚房如戰場,陳錦村待在裡面,表情一直緊繃,唯有介紹產品時,眉宇間才稍微放鬆,「我們花生都是雲林產的,比進口花生一斤貴40元,但不容易有黃麴毒素,而且選16號花生,比較輕盈,不容易有油耗味,政府每半年都來抽查一次。」67歲的他,國小跟著父親做花生糖,對於花生糖製程瞭若指掌,「外面很多花生會油炸後再裹糖,速度比較快,但這樣含油量太高,我們用70度低溫烘烤,有香氣又不會焦。」
20240126bus001
布田的前身是花生糖代工廠,三十多年前陳錦村還帶著女兒到工廠工作。(布田提供)
他回想起兒時幫忙,早上5點多要起床燒柴起火、補木屑,「我們小孩要去踩緊木屑,才讓火燒起來,很燙,夏天常滿身大汗。」他沒有零用錢,失去玩樂時光,想到旺季年節又愛又恨,「很苦啊,可是年節收入比較好,以前賺5毛、1元都要跟人競爭,那時萬華做花生糖的就有3、40家。」讓他一路支撐下去的信念,是對父親的不捨。

一代創業 銷柑仔店

20240126bus001
麥芽糖煮到適當稠度,陳錦村快速倒入低溫烤過的花生混合,溫度和時間的拿捏都需經驗判斷。
陳錦村的父親陳雲呈是三峽人,原本務農,為照顧弟弟,賣掉田地讓手足有錢成家,陳雲呈則經親戚介紹,1935年到三峽人開的貢糖廠做學徒,該廠名雖不可考,但陳錦村記得,當時廠內師傅開枝散葉到台北市發展,最近的鬧區即萬華,「萬華的房租便宜,大稻埕比較貴,大家才集中在這裡。」後來陳雲呈曾到迪化街、萬華等餅店學漢餅、糕點製作,1956年落腳萬華創「金源美」,主賣貢糖、花生糖,批貨給柑仔店。
陳雲呈為養育5個小孩,不錯過任何做生意的機會,常常天剛亮,便騎著腳踏車,前後掛上放滿花生糖的沙拉油桶,最遠騎到桃園販售。陳錦村回憶,父親到柑仔店補貨時,總會夾取花生糖到玻璃甕裡,還替店家擦亮玻璃甕,「但賣給雜貨店真的利潤太低,又有退貨困擾,夏天是淡季,花生糖常被太陽曬到變軟,退回來 只能拿去餵豬。」他激動地說。
20240126bus001
第一代陳雲呈的古早味花生糖用的是完整顆粒未脫膜的雲林花生,香氣也更濃郁。(古早味花生糖,170元/袋)
淡季時,陳雲呈只好做些時節糕點增加收入,農曆7月賣拜拜用的毛荷、必桃糕點,幫廟會做糖塔;中秋則是月餅、鳳黃酥,生意好時還會短租店面2個月,陳錦村說:「早期物資不像現在選擇多,只要食物做得實在一點,很容易被接受,有一年颱風,水淹到一樓高,客人還划船來買月餅。」
這樣的生意無法致富,生活勉強過得去,陳錦村的兄弟姊妹沒人想接班,五專畢業便到外工作,排行第三的陳錦村原本也一樣,「我不大會念書,高中沒有讀完,想趕快學個手藝,像爸爸那樣,讓家裡生活好過一點。」他到汽車廠學維修,但看到年邁父親還得騎著滿載花生糖的機車搖晃送貨,最終仍不捨返家,「如果我也不回來,店就要收掉了,就像萬華其他2、30家同業,後代沒人接,也沒有轉型,全都收光。」

里仁合作 減糖改良

20240126bus001
陳錦村將澎湖流行的奶油花生酥升級配方,改加入法國奶油,香氣更濃厚。(法國奶油花生酥糖,240元/袋)
陳錦村初接手生意時,仍延續父親出貨給柑仔店、大盤商的模式,「生意沒什麼起色,利潤又不好,中間也很想放棄,但不敢跟爸爸講,怕他生氣,他很威嚴,只好咬緊牙關去兼差。」淡季時,他凌晨4點多去摺報紙,中午幫自助餐送便當,下午到香帥蛋糕送貨,一直想翻轉代工低利命運的他無力著手,直到遇見貴人。
20多年前,他好奇逛進專賣有機食品的里仁商店,該店長與他聊天後得知他的職業,便開啟合作契機,「他們正好想找花生糖廠商,卻找不到適合的,他們希望消費者吃到健康無負擔的食品,問我有沒有辦法做,我就朝這方向做看看減糖。」
簡單「減糖」2字,卻花費他半年研發作法,「糖變少了,沒有黏著度,花生糖容易散掉,最後同時調整煮糖溫度跟原料比例才成功,例如以前10斤糖配1斤花生,改為10斤花生1斤糖。」
20240126bus001
以棉花糖、餅乾和蔓越莓果乾製成的雪Q餅,是年輕人最愛的產品之一。(伯爵紅茶蔓越莓雪Q餅,160元/袋)
場景拉回到他戰戰兢兢看顧的煮糖區,大鍋中麥芽糖正冒出滾燙泡泡,他觀察稠度、顏色,迅速倒入烤過的花生攪拌,均勻裹糖,不到2分鐘便起鍋擀平,工作檯前6人迅速分切,動作一氣呵成,不容半點耽擱,他解釋:「糖很少,如果動作太慢,冷掉會碎掉,所以要搶速度。」花生糖一分切,他立刻叮嚀同仁開電扇,「切完要馬上吹風冷卻固定,不然太軟也會碎。」為了減糖,整個製作過程跟打仗一樣,步步緊湊。
實際品嘗減糖花生糖,酥脆不甜膩,完全不黏牙,花生香氣更濃郁,原以為推出便大賣。陳錦村卻說,在里仁上架賣很好,他自信地創品牌,2006年將巷弄的代工廠搬到大馬路東園街開店直面消費者,取名「布田食品」諧音「不甜」,其實很有記憶點,但他過於求好,將產品放上木質櫥櫃擺設,在那個普遍到雜貨店買花生糖的年代,過路客都誤以為布田賣高價商品,不敢踏入。值得慶幸的是,第一代陳雲呈過世前,已見證布田開張,曾告訴兒子,很訝異花生糖店能這麼漂亮,甚感欣慰。

女兒輔助 試吃行銷

陳錦村笑自己當時單純,「想說做事要有模有樣,一次到位,結果人家說:『整條東園街只有你的店最奇怪,這家店應該要搬到東區。』開店頭2年,常常一天只賣500元。」幸好念食品營養科系的女兒陳家穎畢業後返家幫忙,勤找公司行號辦試吃、團購,「客人反應都很好,我們家只是欠宣傳。」
原本她和父親一樣想逃離家業,後來仍踏上父親走過的路,陪著家人一起爬坡,「剛好爸爸想做品牌,希望我回來,不然以前他認為把書念好,不要做這種勞力工作。我小時候考不好不敢回家,他會凶,不然他一在家,就假裝睡覺。」對照訪談陳錦村時,他自稱不管小孩課業,內容有些出入,但陳家穎立刻幫父親說話,「可能小時候是自己嚇自己啦,他不會打小孩,我們都會自律。」
陳家穎熟悉父親的脾性,推動改變也會用對方法,「我的建議,他9成都會接受,如果不OK,那是我表達不完善,我會再提2、3次,他真的不行,我也不強求。」例如負責店面銷售的她,面對客人詢問是否有更軟或更脆的產品,請父親分別開發出Q軟的花生糕和硬脆的細角等商品,也能因應年輕人喜好和市場流行,推出巧克力花生糖和雪Q餅,滿足各種喜好的客人。
雖然陳錦村偶爾會吐槽女兒,「之前和霹靂布袋戲聯名,授權金花費太高啦,還有一些新包裝logo不夠大。」但他仍放手讓女兒嘗試,「說不定他們的路是正確的啊,他們現在做得比我更好。」聽到鐵漢父親難得的稱讚,父女2人的陡坡越走越平緩,即使減糖,依然甜蜜。
20240126bus001
洪小姐

顧客這樣說:長輩可以吃得放心

我會趁年前人潮還不多時趕快來買,最喜歡減糖花生糖,不會太甜,長輩也吃得放心。小孩喜歡巧克力、蔓越莓口味;我自己偏好貢糖,年節全家人要吃的餅乾零嘴,這裡都能買齊。

布田食品

  • 電話:02-2305-5263
  •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東園街38號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