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長榮分家協議生變 張國華對決張國政、張國煒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長榮集團分家戰火再起,張國華正面臨挑戰。(聯合知識庫)
長榮集團分家戰火再起,張國華正面臨挑戰。(聯合知識庫)
2022年底長榮集團家變落幕,張家4兄弟達成分家共識,由大房老大張國華、老三張國政分治海空,就在外界認為長榮大戰偃旗息鼓之際,私底下卻煙硝四起。上週二(3月26日),二房獨子張國煒出面怒控大哥鴨霸,要求分家要秉持公開、公正、透明原則;除了張國煒鳴槍開戰,張國華也出擊另闢戰場,提出要解任張國政人馬的長榮國際董座,等同宣告老大老三盟軍瓦解,2人分治海空的協議生變,長榮集團分家戰火再起。
上週,接連有長榮海運小股東控告張國華等董事,質疑長榮海運花了300億元向巴拿馬長榮國際(EIS)購買多筆資產,涉嫌背信,由於代表小股東出面的律師林文鵬,是長榮張家二房獨子、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派駐在立榮航空的董事,不禁讓人聯想背後是張國煒發難。
20240401fin007
外界以為長榮集團家變和平落幕,未料近期戰火再起。圖為巴拿馬長榮國際大樓。(取自compreoalquile網站)

張國煒怒控 大哥太鴨霸

果不其然,上週二(3月26日),張國煒親上火線怒控張國華:「我對分家沒意見,但不能你(張國華)說了算,如此鴨霸。」強調分家要秉持公開、公正、透明原則,「若是我當總裁,也會如此分家。」
本刊調查,2022年底長榮集團經營權大戰落幕後,分家列車就已經啟動,一年多來,兩大控股公司長榮國際(EIC)、巴拿馬長榮國際(EIS)持續出售資產,四兄弟各自拿到該分的錢後,再各自去投資有興趣的事業,並規劃由張國華、張國政分治海空。
原本外界預期,去年長榮集團就能完成海空分家,如今隨著張國煒跳上火線,讓已落幕的劇情急轉直下,「過去一年,分家過程並不愉快。」一名親近張家的人士說,張家兄弟早就鬧翻,農曆年後戰火正式引爆。
20240401fin007
隨著張國華欲拉下張國政(圖)的人馬,雙方結盟關係破裂。

張國政小檔案

  • 年齡:62歲
  • 家庭:張榮發大房三子、已婚
  • 學歷:美國波士頓大學企業管理系
  • 經歷:長榮集團首席副總裁、長榮海運董事長、中央再保險公司副董、長榮航空董事
張國煒出面痛批,前年張國華啟動分家後,無論是巴拿馬長榮國際(EIS)或長榮國際(EIC)出售資產,總計千億元,都沒事前討論,「也沒先通知我們,發存證信函給大哥也不理我,財報也沒看到,根本不知道有哪些資產,遑論舉行股東會、董事會。」

無視父遺囑 奪權賣家產

「這並非1、200元,而是幾百億元的家產,大家將心比心,一般分家產也是把財產清冊列出,再公平分配,中間處理過程荒腔走板,現在就怕拿回100元,大家各給10元,剩下的,他(張國華)收到口袋裡,其他人也不知情。」張國煒忍不住氣到拍桌子說。
記者問張國煒究竟有無拿到家產?他沒有正面回答,「我不是阻止賣資產,而是在意沒讓我知道有哪些資產,也沒公開鑑價報告,若是賤價賣,也不知道,我尊重你(張國華),你也要尊重我,過程要童叟無欺。」接著話鋒一轉打趣說:「既然要發股利給我,就要公開獲利,不然等下害我變洗錢共犯。」
張國煒還以EIS大股東身分質疑,EIS出售資產給長榮海運,牽涉複雜關係人交易,長榮海運怎麼敢買?「8年前,遺囑執行人就已經越權,讓張國華狸貓換太子,捷足先登。按照遺囑,我才應該是EIS永久董事長。」
20240401fin007
張國煒出面怒控大哥,認為分家過程不公開、透明。

張國煒小檔案

  • 年齡:54歲
  • 家庭:張榮發二房獨子、已婚
  • 現職:星宇航空董事長暨創辦人
  • 學歷: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經濟學碩士
  • 經歷:長榮航空董事長、立榮航空董事長
講到氣頭上,張國煒更直言:「大哥(張國華)的盤算是,就算遺囑官司(張榮發遺囑有效性)輸了,他把家產都先賣光,我就算拿到,也是空的。」
張國煒口中的遺囑官司,是點燃長榮家族爭產的火苗。2016年1月張榮發逝世後,遺囑指定張國煒接長榮集團總裁,並將名下存款、不動產、股票財產全留給他,但張家老三張國政質疑該遺囑不合法,於2018年提起「確認遺囑無效」訴訟。2020年3月,台北地方法院認定遺囑有效,張國政不服上訴,去年4月高等法院二審宣判遺囑有效,張國煒等於二連勝;事後張國政再提上訴,目前遺囑無效之訴在最高法院審理中,預計今年底前會有結果。
20240401fin007
張國煒以EIS大股東身分質疑,認為EIS出售資產給長榮海運,牽涉複雜關係人交易。
萬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陳誌泓分析:「對張國煒來說,當然可以用遺囑主張股票等財產繼承的正當性,但台灣《民法》有特留分要求,加上張榮發名下有20%EIS股權,該公司屬於家族型閉鎖公司,其公司章程有特殊性,且遵循巴拿馬的法規,這部分要如何認定,未來還有很大的爭執空間;此外,《公司法》全文都沒有提到『總裁』二字,也沒有賦予『總裁』任何權力,未來張國煒要如何發揮『總裁』的影響力,將備受各界關注。」
20240401fin007
張榮發的遺囑指定張國煒接長榮集團總裁,並將名下存款、不動產、股票財產全留給他。(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結盟現裂痕 驅趕老三派

除了面對張國煒的挑戰,張國華與張國政的結盟關係也出現裂痕。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資料顯示,長榮國際三董二監中,張國華一派握有二董一監、張國政則有一董一監,過去為展現合作誠意,張國華禮讓由張國政人馬張明煜(聖世公司法人代表)任長榮國際董事長。
20240401fin007
過去1年,張國華陸續買進海運事業體相關持股,長榮海運集團儼然成形。
本刊調查,3月18日,張國華以最速件發函給張國政派駐長榮國際的董事長張明煜,限期他在4月3日前召開董事會,議程是解任張國政派駐長榮國際的董事長,選任新董事長,同時解任張明煜總經理職務,並委任新總經理。
一名熟悉經營權爭奪手法的律師分析:「監察人沒有投票權,張國華等於掌握2/3的過半席次,除了對重大議案有影響力,還可利用多數董事召集董事會,隨時撤換董事長。」
20240401fin007
2022年5月,弟弟派曾召開巴拿馬長榮國際股東會,推舉張國明為新任永久董事長。(長榮國際提供)
張國華此舉無異是削減張國政在長榮國際的勢力,這一來,長榮國際持有長榮航空逾九%持股,將從張國政手中轉由張國華掌控,這跟前年底老大掌海運、老三控航空的分家協議背道而馳。
本刊去年揭露長榮集團啟動海空分家,張國華陸續買進海運事業體相關持股,而張國政則計畫分兩階段吃下航空相關股權,第一步買下長榮航空最大股東長榮海運手中逾14%持股,以及長榮鋼鐵3%多、長榮國際儲運近1%,三家公司總計約二成的長榮航空股權。
20240401fin007
長榮海運小股東委任律師林文鵬(右)上週赴台北地檢署控告張國華等董事涉嫌背信。
去年8月,長榮海運出脫手中近半長榮航空持股共37.5萬張、約7%股權,市場推測買家極可能就是張國政,共花了約一百多億元;但此後長榮海運手中剩逾7%的長榮航空股權,不知何故卻遲遲未處分交易。
20240401fin007

想吃長榮航 走捷徑省錢

張國政吃下部分長榮航空股權之後,將腦筋動到長榮航空大股東長榮國際身上。根據了解,長榮國際持有長榮航空13%,後來陸續在市場上出脫約18萬張,目前持股剩約9%,若以長榮航空近期股價32元計算,張國政得再花150億元,才能吃下。
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老三心裡可能的盤算是,如果能直接掌控長榮國際,這筆帳划算得多。」
20240401fin007
長榮集團分家由張國華、張國政主導,但近期出現變數。(翻攝長榮官網)
攤開長榮國際的股東名單,張家大房三兄弟(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各自有18%股權、二房李玉美及張榮發持股逾12%,張國政握有持股5%的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張國華則控制持股28%多的張榮發文教基金會。
知情人士指出:「長榮國際每股約二百多元,換算淨值8、900億元,現在每股已發出近百元股利,張國政只要花約不到百億元,向大哥買下他手中的18%長榮國際股權,相較於直接買下長榮航空股權,成本立即減半。」若加上張國政既有的23%股權,並獲得張國華掌控的基金會支持,(照先前分產規劃)便能掌握長榮國際。
20240401fin007
張國政對航空事業情有獨鍾,因此計畫買下長榮航空股權。
親近張家的人士指出:「這一年多來,四兄弟都有分到數百億元的股利,大哥張國華的想法是,老三張國政想要經營航空,就拿錢出來買;長榮國際也一樣,老三想要主導,那就應該出錢將大哥手中的18%持股買下。」
該名人士接著說:「老三想要主導航空事業,只要股權買到位,老大的人馬就會陸續退場。」

組海運集團 老大砸重金

親近張國華的人士透露:「長榮集團海空分家的目標依舊不變。」過去這段時間,為了讓海運事業更加完整,張國華不斷增持相關公司股權,總計豪砸約250億元。
另一方面,由於長榮國際過去是集團內各主要公司大股東,也是這些公司的法人董事,2年前長榮國際一度被弟弟派拿下,旗下各公司的權力結構也跟著改變,後來弟弟派分裂,現由張國華掌控。
20240401fin007
長榮國際是長榮航空的大股東,董事會現由大房長子張國華掌控。
但為了不要重蹈覆轍,包括長榮海運、長榮鋼鐵、長榮國際儲運等公司,去年趁著改選之際,董事名單已不見長榮國際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張國華的投資公司以及由他掌控的長榮海運。
20240401fin007
張國華發函要求解任張國政派駐在長榮國際的董事長,雙方關係因此破裂。(讀者提供)
隨著張國華的海運集團成形,而且巴拿馬長榮國際和長榮國際也都由他主導,在四兄弟交鋒中占上風,張國政掌航空的協議是否泡沫,張國煒能否成功反擊都有待觀察。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