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養大七兒女老攤 變身成大老闆小人物一起納涼的銅板名店

豆花莊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豆花莊的第一代掌舵莊陳去(右),學做豆花養活一家人。第二代莊玉如(左)堅持傳承古早味,並與弟弟創新口味,讓老店遠近馳名。
豆花莊的第一代掌舵莊陳去(右),學做豆花養活一家人。第二代莊玉如(左)堅持傳承古早味,並與弟弟創新口味,讓老店遠近馳名。
北市寧夏路上、傳承三代近一甲子的豆花莊,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等教父愛的沁涼甜品。
第一代莊水、莊陳去夫婦為求一家溫飽,學做豆花,還從嘉義朴子北漂新莊,而4個女兒國小畢業就幫忙推著攤車沿街叫賣,成為當地美食。
20多年前爸媽年老,二代莊玉如不願家傳豆花失傳,恰逢弟弟莊明宣經營的泡沫紅茶店退流行,姊弟倆便在寧夏夜市附近開起「豆花莊」,如今已是大老闆、小老百姓眾樂樂的銅板美味。
早上10點,台北市寧夏路上的豆花莊一開店,就有客人嚷著:「我要一碗跟AI教父黃仁勳一樣配料的豆花。」第二代當家莊玉如聞言秒怔,旋即心領神會,俐落地舀了一片豆花,加上古早味花生、芋頭、看似愛玉的粉粿、芝麻夾心的黑心白玉,再放上甘蔗冰砂後遞出。

三巨頭光臨 名氣更響亮

日前,黃仁勳、張忠謀、林百里這些兆來兆去、叱吒風雲的企業家光臨,豆花莊第三代莊雅涵默默記下大人物愛吃的配料。滿意姪女敏銳觀察的莊玉如說:「電視上才能看得到的大老闆與夫人們,點的都是很受歡迎的甜品配料。」
20240711bus004
日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中)帶著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左)、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右),到豆花莊大啖沁涼甜品。
她進一步說:「一碗簡單的花生豆花,最能吃到傳承古早的味道,也能直接檢視豆花好不好吃。黃仁勳先生喜歡的粉粿,搭配上豆花後,則屬於創新、意想不到的新滋味。」
20240711bus004
豆花或冰品配上花生、芋頭、粉粿、黑心白玉及甘蔗冰砂,是黃仁勳喜歡的口味。(85元/碗)
莊玉如透露,早年第一代在嘉義朴子、新北新莊流動攤車時期,豆花是用石膏凝固,但後來傳出石膏不健康的說法,開店後就改以鹽滷凝結。提及自家豆花好吃祕訣,她說:「我們的鹽滷豆花特色就是嫩、滑、Q。把煮好、過濾的熱豆漿,沖入黃金比例鹽滷配方的豆花桶裡,讓鹽滷凝固劑和豆漿充分混合,靜置成型後,再移到冷水裡冰鎮固化。」講解完了,她才親自動手示範,要提起22公斤的豆漿桶穩定沖漿,讓豆漿裡的蛋白質和鹽滷配方均勻「撞」在一起,並非易事。
有著淡淡鹹味的鹽滷豆花口感綿密,跟烤布蕾有點像,卻沒那麼甜膩,舀上一匙甘蔗壓香的黑糖水後,不僅能引出甜味,又更為咕溜滑順,伴隨莊玉如拍胸脯掛保證的醇香花生配料入口,味蕾感受更有層次。

要養七子女 第一代北漂

同時間,莊玉如的媽媽、第一代莊陳去跟左鄰右舍打完招呼,健步走進店內,完全看不出來已經高齡九十歲,莊玉如爆料說:「我媽現在還能固定到健身房做重訓呢。」
聊起從1965年做豆花生意,莊陳去記憶猶新說:「那是硬賴父親的。阮老爸看中意農家少年,就是阮尪莊水,以前婚姻都是奉父母之命,但我跟他提出條件:如果以後不好過,你要負責,我才要嫁。一開始在嘉義種田、養鴨,但是有7個囝仔(孩子)要養,養鴨又賠錢,生活就快過不下去,只得找老爸想辦法。」
往昔的艱難重新被開啟,儘管莊陳去臉上掛著雲淡風輕的笑意,但視線凝結在桌上那碗花生豆花時,雙眸仍閃爍著彼時甘苦的點點滴滴,「阮老爸請他的豆花師傅朋友教我們做豆花,不難學,功夫就靠邊做邊累積。過去沒什麼機器,用石磨磨豆漿、跪著搓揉掉花生皮,很辛苦。剛開始在嘉義布袋做、丈夫在朴子賣,一碗才5角。後來嫁到三重的朋友說在鄉下歹賺吃,到台北隨便賣也有賺頭,就一家九口北上、租厝落腳在新莊。」
20240711bus004
豆花莊的豆花一碗55元起跳,客人可加價加點喜歡的配料,甘蔗冰砂、紅豆、芋圓、黑心白玉都是熱門品項。
萬萬沒想到新莊水質太差了,根本做不成豆花。原來,早年新莊人大多飲用井水,莊陳去追憶,「地下水雜質太多,做出來的豆花散散的、成型效果很差,試了一桶又一桶通通不行,後來阮尪騎腳踏車到新莊靠山的丹鳳地區去載山泉水,才成功做出來。」

四攤車叫賣 成新莊美味

跟老媽媽一樣笑臉迎人、一忙完就挨在一旁的莊玉如接著說:「沒招牌的流動攤販時代,我媽就有類似加盟分區經營的概念,把新莊的大街小巷劃分成四條路線,她坐鎮後場做豆花,爸爸、大姊、二姊和我推著四台攤車沿路叫賣。」莊家女兒國小一畢業便幫家裡賣豆花,晚上再到夜校上課。
20240711bus004
莊家女兒從小幫忙家計,推著攤車在新莊巷弄賣豆花。圖中立者為莊玉如小妹莊玉華。(莊玉如提供)
20240711bus004
開店打拚二十多年的莊玉如(右),慢慢放手將店交給日漸成長茁壯的第三代莊雅涵(左)等人經營。
「那時,會念書的哥哥(排行老二)得空便打打下手,兩個年紀最小的弟弟則騎著腳踏車送豆花。大姊結婚第二天,還未進入狀況的四妹就被媽媽叫去接手賣豆花,路線都沒摸熟就翻車,豆花灑了一地,被媽媽罵一頓。」古早味的花生豆花一賣就是30多年,也成了老新莊人的美味記憶。
九口之家靠著沒招牌的4台攤車賣豆花養活,隨著姊妹們陸續出嫁,單身的莊玉如也倦勤不想賣豆花,親戚找她去台中幫忙汽車生意,她便一口答應,僅剩老父莊水獨守一攤,「後來,爸爸年紀大了,兩個弟弟在外經營泡沫紅茶店,大哥便辭去工作接下家業,只是他不太愛跟人交際,身體又不是很好,最後豆花攤還是收了起來。」

二代開店面 周杰倫也來

莊家豆花歇業兩年多後,莊玉如覺得與其替人工作,不如做回自己拿手的小吃生意,便在寧夏夜市重操舊業擺起豆花攤,偶遇來自新莊的客人驚呼:「這味不就是小時候吃的豆花嗎?」逐漸累積出一批熟粉。
後來適逢么弟莊明宣在寧夏路上、鄰近靜修女中經營的「小歇」泡沫紅茶店退流行,又常遇教官來巡查,生意每況愈下,2002年姊弟聯手改名「豆花莊」再戰江湖。
不料,開店隔年就碰上SARS疫情,莊玉如回想那時路上空盪盪,「一天營業額才2千元,但店租一個月就要10萬元。」那時姊弟倆頻發愁,倒是傳授製作豆花技巧的媽媽老神在在,發揮了安定軍心的作用,也讓扮演「研發長」的弟弟得以專注開發新配料與豆花作法。
20240711bus004
為了做出口感棒的鹽滷豆花,濾過的熱豆漿要以沖倒方式,沖進放有鹽滷配方的豆花桶裡,兩者混合後,才會凝固出口感嫩滑Q彈的豆花。
弟弟不僅把豆花凝結劑從石膏換成鹽滷,還配合鹽滷豆花開發出口感鬆軟綿密的大甲芋頭,以及包著芝麻內餡、被稱為「黑心白玉」的小湯圓,而香氣十足卻不甜膩的甘蔗冰砂,更是老饕必點配料。
疫後2、3年,在媒體報導下,加上藝人接二連三光顧,一舉打開豆花莊名氣。莊玉如記憶最深刻的是亞洲流行天王周杰倫,「他開著一台黑色的酷車、好像是蝙蝠車,戴著帽子,帽緣壓低低來買豆花外帶。」

挺過兩疫期 盼三代拓點

新冠肺炎疫情前,豆花莊進駐多家百貨公司,還在中國南京開加盟店,生意達到顛峰,「疫情來,衝擊一定是有,本店生意掉了2、3成。因此在疫情前簽約的百貨公司分店,合約一到就順勢收起來止血。」情況似乎比SARS時期更為嚴峻,但不敢計算賠多少的莊玉如卻認為,「SARS期間,豆花莊才剛開店創業,十分脆弱,老覺得會撐不下去,相比之下,新冠疫情打擊雖重,但品牌根基已穩,加上外送興起,生死存亡的感覺反而沒那麼強烈。」
20240711bus004
豆花莊本就是高人氣豆花店,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親臨後,銅板美食排隊隊伍更長了。
因應消暑甜品市場,豆花莊現今還擴展出冰品、嫩仙草等品項,但莊玉如說:「絕對主力還是老滋味的豆花,占店收8成。」
從小苦過來、開店打拚20多年的莊玉如,看到掌握豆花鹽滷配方與製程的莊家人漸漸成長,也樂得慢慢放手給第三代姪女與外甥們營運,轉而學著享受生活。至於第三代是要守著老店,或開拓新分店,她說:「我比較傾向年輕人鼓起勇氣出去闖,這樣就能讓更多人吃到豆花莊做出來的好吃豆花。」
20240711bus004
20240711bus004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