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它是首富與廟宇最愛糕點店 備好這些祭品不怕鬼門開

十字軒糕餅舖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邱獻德(左)與兒子邱易為(右)以傳統與創新的產品並行,守護老店邁向百年。
邱獻德(左)與兒子邱易為(右)以傳統與創新的產品並行,守護老店邁向百年。
位於霞海城隍廟附近,經營94年的糕餅店「十字軒」,全年幾乎沒淡季,中元節忙做佛手等普渡祭品、中秋趕月餅,各神明聖誕時,壽桃每天出貨1萬多顆,全台知名廟宇都曾叫過貨。
第二代邱獻德在父親意外車禍過世後,29歲一肩扛起比自己還老的店,曾有師傅看他不懂做餅隨意敷衍,但他勤問同業,常跑食品展了解原料,每年以簡訊提醒熟客下單,連王永慶三房李寶珠、長榮創辦人張榮發都是常客。他吃過不會製餅的虧,要求兒子邱易為從做餅學起,父子常為近百種品項增減意見相左,但爭論也推動進步,他們的生意和感情,越吵越旺。
20240801bus001
中元節普渡祭品佛手需以人力一隻隻折出手指造型,相當費工。
距離中元普渡倒數1個半月,位於台北霞海城隍廟附近的老字號糕餅店「十字軒」已開始趕製普渡祭品—佛手餅、佛圓,廚房內傳來不間斷的剁刀聲,只見師傅正以菜刀在麵團上快速切出手指形狀,第三代老闆邱易為,一一將其折成佛手造型,「這個不是貴材料,是貴人工,也有人用模具壓,可是手指會很粗,不好看。中元前有些廟一次買5、600個,現在就要做才來得及。」

古味糕點 節慶必備品

佛手象徵神佛牽引好兄弟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包著白豆沙的佛圓則有一切圓滿的意思,通常在普渡法會結束後,民眾可食用保平安。這類傳統糕點已少有業者製作,但具94年歷史的十字軒如節慶糕點百科全書,哪些節日該拜何種糕點,難不倒年僅36歲的三代老闆邱易為,「像5月霞海城隍廟城隍爺出巡就是訂鹹光餅,月底有觀世音和關公聖誕,又忙出壽桃、紅龜粿,我們家產品參與了人的出生到離開。」
20240801bus001
佛手與佛圓是中元普渡必備祭品,象徵神佛牽引好兄弟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和一切圓滿之意。(10元/個)
從滿月的紅圓、滿4個月鹹光餅收涎、周歲要踩腳踏龜、結婚喜餅、頭七祭拜的男山女山,邱易為倒背如流,日子過的都是農曆,店內商品有中式糕餅、西式糕點和包子饅頭等近百種。問他招牌為何,邱易為也要思考一下才能回答:「我們主力商品是供品,壽桃銷售量最高,每天都有人拜,廟宇一次就訂幾千顆,祝壽也可以用。」實際品嘗十字軒的壽桃,幼嫩如嬰兒肌膚,豆餡甜度適中,沒有豆腥味,有紅、綠豆和白鳳豆等口味,全台叫得出名的廟宇,十字軒幾乎都出過貨。
20240801bus001
人稱三娘的王永慶三房李寶珠(中)是十字軒常客,曾訂麵龜為王永慶母親祝壽。(十字軒提供)
甚至連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都曾親自到店裡為女兒訂喜餅,人稱三娘的王永慶三房李寶珠也是常客,店內牆上還掛著她與二代老闆夫妻的合照,封十字軒為台灣富豪最愛糕點店也不為過。已將管理交給兒子的第二代老闆邱獻德,為採訪特別到店內,回憶貴客時笑說:「張榮發當時穿花襯衫和涼鞋來,訂完餅當場就付清全額,後來連續3年訂我們的月餅和紅豆麵包。三娘是為了王永慶媽媽生日,專程來訂做麵龜。」

手工壽桃 柔軟不乾硬

十字軒對於品質的要求,奠基於1920年代,第一代創辦人邱炳星12歲在日本人的麵包店學手藝,出師後在台北最繁華的大稻埕創立十字軒,從麵包起家,應客人婚嫁需求做漢餅,也因鄰近霞海城隍廟推出壽桃等節慶糕點,店內至今過半產品皆由他研發。
20240801bus001
十字軒創立於日治時代,麵包、糕點屬高級食品,客人購買時店員再從玻璃櫃內夾取。(十字軒提供)
全盛時期,廚房專業分成漢餅、西點和包子部,師傅多達20位,店面樓上即宿舍,已在十字軒工作30多年的師傅謝明興記得,做過最大量的訂單是到凌晨4點才下班,「那時候欣葉餐廳母親節活動,送每桌客人一盒壽桃,趕出貨給他們全台門市。」
廚房內炊壽桃的蒸籠堆了好幾落,每落都疊得比人還高,可知節日生產盛況,邱易為無奈地說:「我們一天最多只能做1萬多顆,純手工產量有限,一個神明聖誕要集中2天內出完貨,因為客人喜歡新鮮啊,不要冷凍的。」他也大方公開,壽桃柔軟不乾的祕訣在於混合粉心與低筋麵粉,卻也提高難度,「打麵團和發的時間,都會影響口感。」
20240801bus001
壽桃製作費工,蒸好後需一顆顆壓成桃子造型,再均勻噴色。(30元/顆)
餐飲科畢業的邱易為高中就開始幫忙,不排斥做餅,只是哀怨道:「中秋節同學都去烤肉,我在做餅,剛好我生日又在中秋節前後,都過不了。」他曾在高中拿下全國國樂比賽嗩吶亞軍,若非生在糕餅世家,「我會念音樂系。」
邱獻德坦言刻意要求兒子學做餅,是因30多年前父親車禍過世,自己倉促中接班,只能專注管理,差點被師傅矇騙。邱獻德生在十字軒最繁盛的年代,師傅多,兒時不需做餅,也缺少與父親相處的時間。文化大學市政系畢業後,他被父親勸進店,「我父親認為既然不是當醫生,就接班好了。」

父逝接手 勤問補經驗

邱獻德從送貨做起,與父親貼近共事僅5年,一場意外讓他頓失支柱,29歲就須獨當一面,他感嘆:「師傅全部比我老,有的還刺龍刺鳳,不會欺負我啦,畢竟我是老闆,但他們看我不會做餅,做不好會騙我說:『本來就這樣做。』」
20240801bus001
邱獻德(左)雖不會製餅,但勤向同行請教,常跑展覽了解原料,也和店內老師傅共同研發不少新產品。
年少當家,他沒有時間沉浸悲傷,要求員工不要叫老闆,稱呼他為「邱先生」,「不然客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老店老闆是年輕人?」他也積極參加糕餅公會,認識同業,「我會請教同業:『我們師傅這樣做對嗎?』其實同行都會互助。」他只找師傅主管溝通,漸漸淘汰不適任的師傅,喪父之痛在年復一年忙碌中被責任感覆蓋,他曾夢見過父親幾次,雖夢境模糊,夢醒卻感到釋然。
邱獻德亦勤勞維繫客戶關係,每年神明聖誕等大節日,他必提前1、2週傳簡訊提醒熟客下單,「我會傳訊說哪個神明聖誕快到了,『記得拜拜,有拜有保佑喔。』效果很好。大節日要準備多少原料,出多少量,今年過完我馬上記錄到明年的日期上,我做事情很快的,連娶老婆都只花半年時間。」
20240801bus001
壽桃製作費工,蒸好後需一顆顆壓成桃子造型,再均勻噴色。(30元/顆)
自信的效率達人卻馬上被兒子吐槽,邱易為沒好氣地說:「他想到就做,有時候太快,想不夠清楚,像包裝袋買錯尺寸,還要去換貨。」但邱獻德不以為意。他每半年去一次食品展,連跟上趨勢的腳步都很快,「有陣子流行水果酥,我們就做草莓酥、哈密瓜酥,做做看,有人買就多營業額啊。」

口味研發 混搭新變化

看在邱易為眼裡,增加選擇不代表提升銷量,「口味太多,製作和包裝都不方便,客人看到10種口味也是買10顆,不會因此買20顆。」後來他刪掉新穎口味,父子也會冷戰,但都是為了讓老店更好,不留隔夜仇。只是邱易為也同樣愛研發新口味,「但我會用現有食材、餡料去做變化,像棗泥、核桃都是本來大餅有用的,我把皮換成芝麻脆皮,搭在一起做棗泥核桃餅,意外賣得不錯,就變常態商品。」
20240801bus001
第三代邱易為研發的棗泥核桃餅,餅皮酥脆,很受歡迎。(60元/個)
邱易為實在、敢言,當記者看到小巧精緻的壽桃與元寶造型巧克力,他直說:「那不是我們首創,因為要上神桌拜拜,做硬一點才不會融,意思意思賣而已,我們家產品越傳統越多人買。」他舉例從祖父時期熱賣至今的肉包,「他特別請日本師傅來教,包子是日式口味,有加高麗菜,價格是台式包子。」
20240801bus001
鮮肉包從第一代熱賣至今,是加入高麗菜的日式口味。(150元/5入)
其實邱獻德對外不吝惜稱讚兒子,「他廚藝不錯,根本可以開餐廳,以前他在餐廳打工,還曾被客人挖角去台塑牛小排上班。」邱獻德也慢慢學著放手,偷偷告訴記者,「像之前廠商推薦我新原料,DM放在我床頭櫃,就沒急著叫他們做。」父子進退之間不再操之過急,生意與感情都緩緩升溫。

顧客這樣說:選項豐富口感好

我們家拜拜、送禮,都是來這裡買,他們品項多,什麼糕點幾乎都買得到,但也會選擇障礙。像我早餐很常吃他們的包子,我媽媽拜拜喜歡用他們的壽桃,口感比別家細緻,只是不能放很久,拜完要馬上吃完。

20240801bus001
潘小姐,台北市。

十字軒糕餅舖

  •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68號
  • 電話(02)2555-5766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