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理財】從基本醫療到長照都齊備 蕭彤雯用保險扛起人生風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飛碟電台主持人蕭彤雯重視保險保障,全家從醫療到長照都齊備。
飛碟電台主持人蕭彤雯重視保險保障,全家從醫療到長照都齊備。
資深醫藥記者、投身新聞工作長達20年的現任電台主持人蕭彤雯,從年輕時就幫自己規劃醫療險保障,因此當41歲生第2胎時,安胎長達113天,60多萬元的醫療費,高達8成由保險買單;前幾年罹患肺腺癌零期,手術自費藥物也有保單幫忙支付。蕭彤雯說,人生意外會隨時上門,保險真的很重要。
20240904money001
「3年前確診肺腺癌,但因為是零期,保險理賠並不多,真正讓我感覺保險重要的是,我曾經安胎113天,住院花費大概60多萬元,那次保險就賠付了約8成。」飛碟電台主持人蕭彤雯認真地說。

安胎支出 理賠逾8成

即使安胎已經是9年前的事,但蕭彤雯想起那段期間的辛苦還是歷歷在目,「24小時臥床,每天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解決,沒工作、沒收入,還要請看護、付醫藥費。還記得安胎住院那段日子,我每天都跟老公說,還好有保險。」
蕭彤雯說,初期以為只會住3、5天,沒想到住了113天,還成為在安胎病房待最久的產婦,被稱「安胎病房班長」,最後出院結算醫療支出,總共60多萬元,「50多萬元由保險公司理賠,我自付不到10萬元;可以說多年來繳交的保費,在這次安胎住院全部還回來了。」而經歷這次安胎事件後,蕭彤雯逢人都會說:保險好重要。
20240904money001
蕭彤雯(圖中捧花者)生第2胎時臥床113天,8成醫療費用保險買單。
採訪這一天,蕭彤雯特意帶出自己6、7張保單攤開在桌上。她表示,自己與先生每年都會檢視保單,看看家庭保障有沒有缺口。為了讓採訪進行更有效率,她還特別請業務員整理好圖表,列出她買了哪些險種、額度各是多少,專業十足。

險種齊全 依需求加買

蕭彤雯說,自己20多歲時就買下第一張保單,但只是規劃基本保障,「年輕力壯時,總覺得繳保險浪費錢,因為根本用不到,但一直在新聞圈工作,而且我還負責醫藥線,所以知道保險有其必要性。」回憶年輕時對保險的矛盾心情,她笑說,那時就是嘴上碎念一下,但沒有實際停掉保單,反而還陸續增加基本保障。
與蕭彤雯認識甚久的壽險業務員陳怡潔就說,蕭彤雯很有風險意識,尤其安胎住院上百天獲得理賠後,她更是真心感受到保險的重要性,經常分享保險觀念給身邊的人。
20240904money001
蕭彤雯20多歲就買下人生第一張保單,為自己的風險規劃打下基礎。(翻攝蕭彤雯臉書)
檢視蕭彤雯的保單,從基本的定期壽險、醫療、意外、癌症、重大疾病都有,壽險保障有555萬元、住院一天能理賠4,500元,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最高理賠80萬元。
長照險剛上市不久時,蕭彤雯又幫自己買下月領3萬元的終身長照,後來發現看護費上漲,擔心額度不足,再加買2萬元的額度,共5萬元,「我過去還曾有投資型保單及美元儲蓄型保單,但目前已解約了。現在手中保單就真的只是為了轉嫁人生風險安排的。」她表示,過去保費最高年繳達17萬元,但現在多數已經滿期了,如今年繳降至約5萬多元。
20240904money001
蕭彤雯(右)都建議親友,住院日額要將看護費納入考量。
經過安胎及罹癌的生活轉變後,蕭彤雯有很深刻的體悟,「沒工作就等於沒收入,還要付住院的支出。」也因此,她認為規劃保險時,先從醫療保障開始,接著才是補足癌症、重大傷病、長照險,並且應該要確實了解保單的內容、額度、理賠條件及自己的需求。

住院日額 補足看護費

蕭彤雯以自己安胎住院的狀況為例,因為當初有買到足夠的住院日額4,500元,醫療險不理賠的看護費,都能夠從住院日額去cover。她說,安胎時都躺著不能動,需有專人照料,看護費一天就是2,000元,住2人病房一天要自付2,500元,「住院日額剛好全額彌補。」
「那時在我隔壁床的媽媽,住進來沒多久就開始煩惱住院費該怎麼辦,非常羨慕我有保單能理賠高額的花費。」之後蕭彤雯都建議想規劃住院日額的親友,要將看護費納入考量,如果希望住單人房,更要拉高住院日額。要注意的是,醫療險有理賠安胎住院的保單算是特例,當初蕭彤雯買的醫療險保單已停售,現在保險公司多採融通理賠的方式,理賠保戶部分安胎天數。
至於癌症險的部分,蕭彤雯表示,自己只買了9萬元的額度,因為怕額度不足,所以重大疾病險剛上市1年,她就立刻幫自己買了1張,且還附加有超過50種特定傷病給付的附約,兩者總計額度來到80萬元。
20240904money001
保險規劃應首重醫療保障,接著才是補足癌症、重大傷病、長照險。
3年前蕭彤雯確診肺腺癌,但因是零期癌,重大疾病險並沒有啟動理賠。事實上,目前零期癌已不算癌症,切除病灶就算痊癒,後續也不需要有任何治療,「但因為住院手術、術後止痛藥物需要自費,反而是實支實付醫療險內的住院醫療雜費,可以幫忙cover。」
「不過,我倒是錯過了一件事,那就是沒買到重大傷病險。」重大傷病險與重大疾病險並不同,重大疾病險只理賠7項,但重大傷病險是拿到重傷卡就會理賠,疾病項目超過400項,「重大傷病險推出後,業務員有詢問我要不要補足,但我覺得自己應該不會這麼幸運吧,沒想到竟然碰到零期癌,現在要買也買不到,必須等5年後了。」
20240904money001

買長照險 為子孫分擔

較特別的是,蕭彤雯與先生不僅幫自己買足月領5萬元的長照險,也幫孩子買,尤其是小兒子一出生即買了這張保單。蕭彤雯說,幫自己買足長照險是希望未來如果有狀況,不會影響小孩,而且先生認為小孩的長照險年繳保費相當便宜,幫小孩規劃好長照,也是幫孫子免除兒子萬一進入長照的經濟負擔。夫妻2人眼光都放得長遠,對保險也都有正確的觀念。
除了實支實付醫療險、住院日額是定期,蕭彤雯的保單大多是終身型,她指出,年輕時生病的機率低,即使生病也有收入可以因應,但老後生病機率高,沒了收入就只能靠存款,這時萬一保險又到期,心裡會很慌張,「所以我都買終身型,讓自己有安全感。」
20240904money001
每年蕭彤雯都會與先生一同檢視家庭保障。
如今基本保障都做好了,蕭彤雯正在考慮退休規劃,她透露,她與先生期待退休後能有百萬元以上的被動收入,只是自己偏保守,以債券投資為主,股票投資則都交給先生決定。
經歷高齡懷孕、安胎、罹癌,蕭彤雯相當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個頭嬌小的她用保險扛起人生可能遇到的風險,「意外總會隨時上門,做好萬全的準備吧!」蕭彤雯認真地說。

專家建議:加強一次性給付,退休可配置高股息

從大型壽險公司退休的配息達人郭俊宏表示,蕭彤雯很有風險意識,目前該有的醫療險保障都有,但因為罹癌,必須要經過5年觀察期才能再投保醫療險,建議這5年內調養好身心健康;當健康情況穩定後,可重新評估市場上的保險產品,尤其能加強一次性給付及定期醫療保險,避免未來因突發疾病或事故,導致必須動用現有資產。

退休規劃方面,可以考慮配置更多高股息股票、優質債券或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這些資產能在退休後提供穩定且持續的現金流,確保退休生活不受市場波動影響。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