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事】看好醫美減重3.2兆商機 北極星搶攻瘦瘦針原料藥代工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陳鴻文認為瘦瘦針是神藥,2030年市場規模可達新台幣3.2兆元。
陳鴻文認為瘦瘦針是神藥,2030年市場規模可達新台幣3.2兆元。
醫美減重已成新顯學,看準俗稱「瘦瘦針」的善纖達(Saxenda)藥品專利將於2026年底到期,國內資本額最大的生技廠—北極星,日前通過現金增資案,打算擴建竹南廠,搶進瘦瘦針原料藥代工。董事長陳鴻文接受本刊專訪直言:「這簡直是顆神藥,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美元(新台幣3.2兆元)。這次增資認購不足部分,我與大股東陳賢哲會全吃下,明年底揮軍東南亞。」
「我們計畫進軍『瘦瘦針』市場,因為它的專利在2026年底就會到期,而且這是市場規模最大的藥,估計壽命可以長達10年、20年,甚至30年!」身為國內資本額最大生技廠北極星的董事長,正文科技創辦人陳鴻文日前接受本刊專訪時興奮地說。

陳鴻文小檔案

  • 出生:1961年
  • 學歷:清大物理系學士、清大電機工程碩士
  • 經歷:台積電工程師
  • 現職:正文董事長、北極星董事長

併購霖揚 搶神藥商機

陳鴻文口中的瘦瘦針,又稱瘦瘦筆,產品名稱為善纖達(Saxenda),藥品成分是Liraglutide,是一種GLP-1 類似物,因為打一針就能控制食欲,有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同時具有不錯的減重效果,讓時下想瘦身的人趨之若鶩。
20241104fin001 (3)_2024-11-01.jpg
瘦瘦針原本用途為治療糖尿病,後來發現對減重也有療效。(翻攝星采星和醫美官網)
「它原本是治療糖尿病的藥,之後用來減重成效不錯,最近的研究則是對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也有療效。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一顆神藥,估計到2030年這顆藥的市場規模會達到千億美元(約新台幣3.2兆元)。」陳鴻文越講愈開心。
為何北極星能夠搶進瘦瘦針市場?陳鴻文對本刊透露,去年北極星併購了竹南的霖揚生技,因為霖揚團隊手中的多胜肽技術,已在實驗室做出瘦瘦針原料藥。「既然作出(瘦瘦針)原料藥,我打算讓竹南廠進行擴產,希望明年底前就可進軍東南亞,為公司帶來營收貢獻。」陳鴻文笑說。
20241104fin001 (6)_2024-11-01.jpg
北極星已經在實驗室做出瘦瘦針原料藥,目前正在竹南擴產。(翻攝北極星藥業官網)
為了取得竹南廠擴產所需要的資金,陳鴻文動作連連,日前北極星公告辦理現金增資2,400萬股,以目前股價約50元計算,將募集12億元支應擴產開銷。「不只我,另一大股東松翰董事長陳賢哲,也看好瘦瘦針的前景,這次增資認購不足的,我們會全吃下來。」陳鴻文拍胸保證說。
提到陳賢哲,外界可能覺得陌生,他不僅是松翰科技的董事長,眼光精準的他還曾投資遠端視訊軟體ZOOM,在疫情期間大紅大紫,後來在美國Nasdaq掛牌,股價一度飆漲到599美元,讓他身價暴漲。據富比士的台灣富豪排名,陳賢哲以24億美元資產,排名第22。
20241104fin001 (4)_2024-11-01.jpg
全力支持陳鴻文的北極星大股東陳賢哲(左2),台灣富豪排名第22。(北極星藥業提供)

救父恩情 跳生技錢坑

除了增資擴廠之外,陳鴻文還透露北極星的下一步,「除原料藥外,我們也計畫切入瘦瘦針的生物相似藥,在2026年底專利到期後,北極星就可以申請藥證,在原料藥開賣兩年後,我們也可以賣瘦瘦針產品。」他說。
國內看好瘦瘦針前景的生技業者不少,除了北極星,包括神隆、美時以及晟德等本土藥廠都計畫搶食這塊大餅。就連瘦瘦針發明人霍斯特(Holst)也說:「這顆藥在全世界受歡迎,原開發廠也面臨供不應求的問題。」醫界人士更指出,瘦瘦針減重效果不錯,吸引很多人搶購使用,竟導致治療糖尿病的藥品出現缺貨,讓供應瘦瘦針的藥廠禮來、諾和諾德先後都進行擴產。
20241104fin001 (7)_2024-11-01.jpg
北極星同時進行腦癌、肝癌與軟組織肉瘤等新藥的臨床試驗,燒錢速度飛快。(翻攝北極星藥業官網)
不過,外界不知道的是,成立18年的北極星迄今已燒掉120億元資金,卻還沒實質營收入帳,關鍵在於北極星的肺間皮癌、肝癌、腦癌和軟組織肉瘤新藥,都還在申請藥證階段,甚至臨床試驗階段,能撐到現在全靠股東募集而來的資金,幾乎每年都要辦理一次現金增資。
「陳鴻文雖然很認真,但北極星一直燒錢,非常嚇人。」不願具名的北極星股東對本刊表示。
20241104fin001 (8)_2024-11-01.jpg
網通廠正文科技看好北極星,包括董事長陳鴻文和公司都名列北極星前十大股東。
其實,陳鴻文並非北極星的創始股東,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原本的大股東是新東陽麥家,2014年,北極星開發的新藥曾藉恩慈療法救過陳鴻文罹患肝癌的父親,陳鴻文因此開始投資北極星。但是,北極星的藥遲遲無法取得進展,新東陽決定不再參與增資,陳鴻文於是在2019年開始擔任董事長,並找好友陳賢哲一起注資,北極星才出現轉機;2022年肺間皮癌新藥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三期臨床試驗時,股價一度從個位數衝高到232元。」
20241104fin001 (9)_2024-11-01.jpg

癌藥藥證 明年底到手

但是北極星的肺間皮癌新藥,迄今還沒拿到藥證,因此始終無法擺脫燒錢窘境,即便陳鴻文和陳賢哲過去10年已拿出超過百億元支持,但這次要投入瘦瘦針市場,仍需要辦理現金增資,繼續向股東拿錢。
對此,陳鴻文不好意思地解釋說:「因為(肺間皮癌新藥)量產還沒做好,所以沒拿到藥證,但最近連續3批的量產數據都不錯,等到FDA來查廠通過後,明年底應可拿到美國藥證。」
20241104fin001 (5)_2024-11-01.jpg
陳鴻文(中)認為明年底前,北極星可望拿到第一張藥證。(翻攝北極星藥業官網)
話鋒一轉,陳鴻文坦承,「不論是肺間皮癌用藥的工廠量產,還是肝癌、腦癌新藥的臨床試驗,費用都很可觀,光是陳賢哲就拿了8、90億元出來投資。為了讓公司早一點有實質收入,我只好到處看藥廠、找解方,看到霖揚的多胜肽技術已在實驗室合成出瘦瘦針原料藥後,經過董事會討論,我和陳賢哲決定出手併購,他很支持這個決定。」
問題是,國內外藥廠都看好瘦瘦針錢景,在電子業相當成功的陳鴻文與陳賢哲能把經驗複製到生技業嗎?「電子業只要雙方談好了,產品就能出貨,但生技製藥完全不一樣,有美國FDA站在前面,業者要先通過FDA審核,研發出來的藥品才能賣。」陳鴻文坦言自己擔任正文董事長,幾乎沒虧過錢,但是北極星要賺到錢卻很不容易。

短期救星 寄望東南亞

「美國2011年到2020年共有兩萬多個臨床試驗,最後拿到藥證的只有5.3%,平均拿到藥證的時間是10.7年,所以在通過FDA以前,北極星必須先往東南亞市場發展,才能站穩腳步。」陳鴻文講出自己的解方。
20241104fin001 (2)_2024-11-01.jpg
北極星切入瘦瘦針原料藥,明年將進軍東南亞市場。(翻攝北極星藥業官網)
談起自己的電子業經驗,其實陳鴻文第一個工作就是在護國神山—台積電當研發工程師,「因為工作內容枯燥乏味,不到一年我就離職了。」時逢電子業起飛的年代,1992年陳鴻文創立正文科技,隨後不僅上市,還成為知名網通大廠。
看到當時一起在台積電工作的同事們,如今都已經賺飽退休,「現在只剩下我還在努力打拚,但這就是人生。」陳鴻文笑著說。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