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星宇航空機隊3年翻倍 張國煒拚全球前10強航空公司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張國煒一手創立的星宇航空日前風光上市,下一步要持續深耕轉機、貨運、高端客商機。
張國煒一手創立的星宇航空日前風光上市,下一步要持續深耕轉機、貨運、高端客商機。
10月25日,張國煒創立的星宇航空邁向新的里程碑,由興櫃轉上市在證交所敲鐘,成立僅6年的星宇,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去年揮別疫情後,開航首年就獲利,在台灣航空產業中站穩腳步。面對成立時間及桃機空間的挑戰,張國煒的下一步,是要持續深耕轉機市場、爭取高端客群、開發貨運商機,力拚成為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前10強豪願。
20241105fin001
10月25日風光上市的星宇航空,在剛落幕的台北國際旅遊展上,以太空站為攤位主題參展,大手筆祭出全航線85折起優惠搶客,同時推出高訂版A350飛行夾克,再度掀起熱潮。此次也參展的老大哥華航董座謝世謙針對星宇航空、台灣虎航接連上市,以「沒在怕」回應,表示如果躺著做生意,一點意義都沒有,在旅展殺價隆隆聲中爆出火藥味。
20241105fin001
10月25日掛牌上市的星宇航空,從競拍得標金額及張數、抽籤申購張數、合格張數上連破台股4紀錄。

連破四紀錄 做精品航空

星宇航空掛牌話題性十足,當日張國煒在風雨中堅持走紅毯,全程面帶笑容,但仍難掩激動心情,「這麼一段路,淋點雨不會怎麼樣!」他成立星宇這6年,在一片看衰聲中殺出一條生路,其中心境如人飲水。所幸星宇掛牌從競拍得標金額74.4億元到競拍張數、抽籤申購張數、合格張數上,連破四紀錄,此刻張國煒終於揚眉吐氣。
「星宇要代表台灣,在亞洲成為國際性的精品航空公司。」揮別低潮,張國煒發下豪語,要在10年內讓星宇成為全球最佳航空前10強,與新航、國泰比肩,然而對他來說,挑戰才正要開始,接下來不管是投資人、消費大眾到員工,都在觀察張國煒的下一步。
20241105fin001
台北國際旅展,星宇以太空站為主題,祭出機票85折優惠搶客。
上市當天,張國煒提及星宇第二階段擴張計畫,包含開闢歐洲航點、引進貨機等。「未來星宇機隊將達50多架,也會有10架長程線飛機需求,甚至是否再增加都保有彈性,包括台中、未來的高雄航線,最終機隊規模達70多架跑不掉。」這數字代表的意義,是屆時星宇將和長榮、華航的80多架機隊勢均力敵,成為航空三強鼎立的局面。

搶高端客群 跳脫價格戰

事實上,從起心動念要創業的那刻起,關於星宇各階段藍圖,張國煒早了然於心。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透露,剛決定創業,他跟張國煒曾在咖啡廳有段對話,「我問他開航空公司的目標跟方向是什麼?廉航還是傳統航空?董事長立刻回我,『就做精品航空!』」
20241105fin001
身為會開飛機、修飛機的航空公司董事長,加上大砲性格,張國煒成功吸引一票K粉追隨。(STARLUX Airlines)
聶國維也透露,他曾經和張國煒有過討論,台灣再有第三家航空公司會不會太多?張國煒立即回覆,「不會,星宇要將東南亞視為腹地,12億人口的轉機市場就是我們發展的潛力。」就這樣,星宇目標一錘定音,後來張國煒也多次提及,星宇要全力發展東南亞往返北美轉機航網,且鑒於全球經貿供應鏈布局,上述兩區域貨運、客運需求只會越來越大。
20241105fin001
張國煒將東南亞視為腹地,看上12億人口帶來的驚人轉機商機。
星宇航空策略長劉允富說明,公司目前3大策略是爭取高端客群、經營跨洲轉機商機、開發貨運市場,彼此環環相扣,例如東南亞到北美轉機客就不乏企業商務客,客單價貢獻相對高,是星宇一直爭取的客群,「這群人願意多花點錢,享受更好的服務,我們想藉此跳脫單純的價格戰,甚至成為業界規格的制定者,跑在前頭讓同業來追。」
精品航空是張國煒念茲在茲的星宇品牌核心競爭力,從硬體上來看,除了是台灣航空唯一配置頭等艙航空公司外,劉允富舉例,A321neo商務艙是台灣首創窄體客機全平躺商務艙座椅、經濟艙全配置14吋視聽設備,讓旅客在短程航班也有好的休閒體驗。
20241105fin001
星宇主打精品航空,在硬體上配備國籍航空唯一頭等艙。(STARLUX Airlines)
此外,星宇組織扁平化,具有新創公司的應變力,讓星宇在貫徹精品化過程中,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更具競爭力。張國煒親自參與各式會議,「在我們公司絕對沒有高管跟基層員工的差別,大家互動都很良好,而且我們有工會,公司是大家的。」
舉例來說,網友在機上最愛拍照留念的星宇特調,草創期由空服員到座位前現調,噱頭十足成功打響名號,但太受歡迎,點單的客人越來越多,就有空服員反應打亂送餐流程,也曾有顧客抱怨影響收餐效率,內部會議討論後,當場就更改流程為上機即登記、餐後附上,且將部分原料改為半成品,既保留特色,又提升顧客搭乘品質。
20241105fin001
精緻餐飲也是星宇主打特色優勢之一。(STARLUX Airlines)
又如廣受好評的招牌飛機餐胡同燒肉,為了不讓常客吃膩,短短數年內已經改版3次,用網路業疊代邏輯經營航空公司,讓星宇在航空業中獨樹一格。

受桃機限制 規模擴張慢

不過,對星宇來說,最大挑戰在於時間,畢竟和同業相比,就如同張國煒自嘲:「我們就像小白兔,自己在角落玩。」一來尚未達成規模經濟;二來是現有環境如桃機空間的限制,劉允富不諱言,包括可提供的艙位、時間帶、航網仍相較同業弱勢。
「很多人說我們飛機這麼少,還開這麼多航線,其實是現在的航空業和30年前不同,現在市場不容許慢慢來,否則就等著被打壓,被弄到海底當龍宮女婿了。」張國煒看到衝刺期的缺陷,「希望大家理解,這是不得不的選擇,我也知道有時訓練沒這麼到位,我們會盡量補足。」
「我們不可能將雞蛋全放在桃園機場,等著第三航廈、第三跑道,因此,我們開闢了台中航線,冬季班表又投入第2架飛機,陸續要擴增3到5架規模,至於高雄,最快明年底就會投入。」劉允富指出。
20241105fin001
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左)、策略長劉允富(右)分享星宇的營運策略及品牌理念。
至於對追求便利性的商務客來說,現階段尚未加入任一聯盟的星宇,選擇另闢蹊徑和阿拉斯加航空聯營,共掛班號、哩程互通,擴張北美航網,打下爭取進入聯盟的有利基礎。
張國煒帶領經營團隊,一步一腳印,非常清楚面對的限制與挑戰,這點從星宇買飛機到疫情挑戰都可看出端倪。
2018年5月2日星宇成立,兩個多月後,張國煒就飛往英國豪砸1,800億元跟空中巴士買下17架A350飛機,「他看完飛機立刻決定買,不像有些人現在航空業復甦才買當然來不及,同業被延遲1、2年才交機,我們只要多等1、2個月。」同仁表示。
20241105fin001
早在2018年,張國煒(左)就大手筆斥資1,800億元購置17架A350飛機。

因疫情衝擊 虧損百多億

劉允富說:「疫情時,董事長宣布不裁員、不減薪,且基礎建設計畫不變,這是很關鍵的決定,一來安定同仁軍心;二來向社會大眾宣示這是一家追求永續經營的企業。」剛花千億元買飛機,準備大展拳腳的張國煒,開航出師不利遇疫情衝擊,累積虧損高達100多億元,他不諱言,「這2年半對星宇打擊非常大,但我們沒有因此氣餒,也沒荒廢本業,甚至感到害怕而縮手,而是完成運籌維修中心、電腦系統等建設。」
20241105fin001
張國煒今年於公、私領域都是揚眉吐氣的一年。
正因為張國煒的膽識與魄力,讓星宇在歷經疫情2年沉澱與蟄伏,在國門開放旅遊業大爆發之際,有能力迎接2023年高達近600%成長,也讓內部員工戲稱這才是真正的星宇元年。

父遺囑有效 執行有得吵

星宇上市,對張國煒來說,是重要里程碑,下階段預計在2027年進駐桃機第三航廈、機隊規模達到47架、貨機陸續到位等,將迎來一波爆炸成長期;但家族風波卻仍無解,雖然父親張榮發遺囑已被法院判決有效,但接下來要如何執行,恐怕還有得吵。
20241105fin001
張榮發遺囑今年8月被最高法院判定有效定讞。
張國煒也提議:「可以將檯面上的現金、股票先進行分配,至於不動產、海外資產比較有爭議的,這後續再協調,不能說放著都不處理。既然現在遺囑被法院判定有效,接下來就好好來處理,大家童叟無欺,事情要弄清楚,給我一個公平就好。」他並喊話,希望遺產紛爭可以從現在好好處理,否則他只能依法行事。
20241105fin001
這一家變要從2016年1月長榮集團大家長張榮發逝世說起,因其遺囑指定么子張國煒接長榮集團總裁,並將名下存款、不動產、股票財產全留給他,隨後,張國煒卻遭大房兄弟趕出長榮集團,只當了「一日總裁」;張家老三張國政還質疑遺囑不合法,在2018年提起「確認遺囑無效」訴訟。
20241105fin001
張國煒在同仁眼中對色系相當有天分,從空服員服裝到星宇主題金色,都是他親自拍板。
過去幾年張國煒受盡委屈,他曾感慨:「外面的兄弟還比自己的兄弟還好。」今年8月最高法院判決出爐,認定遺囑有效,才讓他一吐怨氣,「這叫沉冤得雪,證明(遺囑)是他(張榮發)自己寫的。」
張國煒的航空人生峰迴路轉,成立星宇航空是他關鍵的轉捩點,就如同他在上市那天所說:「一路走來風雨交加,但我們不畏艱難,仍屹立不搖。」現在的張國煒,終於等到雨過天晴,未來星宇航空如何在他手中發光發熱,外界都在看。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