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16:29 臺北時間

文化預算遭刪2.8億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侵害民眾文化參與權

mm-logo
時事
文化預算遭刪2.8億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侵害民眾文化參與權
0:00/0:00

【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不過卻刪除文化部預算2.8億元,引起各界議論。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今(1)天表示,刪除相關經費將使民眾文化參與權利受到侵害,台灣也喪失透過文化在國際交流的軟實力,因此呼籲國會應回歸理性審查,文化部也須加強社會溝通,讓台灣的文化發展不再淪為政治角力犧牲品。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表示,文化藝術是專業性工作,文創產業2.54%就業人口,創造國家4.81% GDP,立法委員不應以「要飯」貶抑全國藝文產業工作者。呼籲立法院遵循既定的專業標準與評估機制審查文化預算,確保藝文產業工作者及團體,不因政黨傾向或政治立場而承受不當審查壓力,維護文化創作的獨立性與多元發展。

學會指出,文化部應針對藝文補助政策及重要個案,提供清晰補助理由、評選過程、標準、結果,以及補助的具體效益影響評估,改善與國會及社會的公眾溝通,讓社會大眾理解文化施政的成果、文化權利的落實保障、以及文化補助的具體成效。

對於文化預算遭刪除,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說明不應濫刪文化預算的四大理由,主張文化補助及預算分配應回歸專業實質審議監督制度。

一、文化人對國家經濟成長有正面實質貢獻,立委輒以「要飯」、「側翼」來羞辱藝文工作者,強化台灣將藝術文化事務視為低下、無價值工作的負面刻板印象,更貶低藝文領域工作者累積的專業能力。立委質詢應就事實辯論,不應該妄貼標籤。

二、刪減文化預算中對媒體以及宣傳費用的支持,不僅弱化台灣的文化產業、缺乏優良的文化作品,台灣民眾將接受更多來自外國的訊息,缺乏台灣出發的觀點,同時更容易受來自各種社群媒體的低劣作品與虛假訊息影響,危害整個世代的思考、認同與發展。

三、當預算被刪導致博物館無法營運、活動或展覽無法舉辦或宣傳,都將是侵害人民的文化參與權。國家為了落實文化權,設立博物館、公共電視、地方文化中心、地方節慶、表演藝術場館等等,刪除預算將侵害人民文化參與權、文化認同權、語言權、傳播權等。

四、刪除預算將影響國家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弱化台灣文化軟實力。近年來許多國外觀光客到東部或南部旅遊,不少是因為國際傳播的影響。因此,文化與民主同為台灣重要的軟實力資產,基於民主審議精神,立法院應就國際文化宣傳預算進行理性討論,充分考量其對提升國家形象與文化外交的戰略價值,避免因政治考量而影響國家長遠文化發展利益。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表示,文化部應強化與立法院及社會大眾的公共溝通,強調文化對於人民權利保障的重要性,否則民眾容易誤解文化部只為了藝術家與文化團體而存在,對自身權利及文化生活參與不以為意。

因此,學會呼籲,文化部應盡力對大眾說明文化預算與政策的重要性,加強民眾對文化權利與文化外交的理解,拉近與文化事務的距離;也應改善與立法院的溝通與說明方式,提供清晰補助理由、評選過程、標準、結果,以及補助的具體效益影響評估。

更新時間|2025.09.01 16: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