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國內外490家廠商,1500個展位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今(18)日開幕,由於史上最高的國防預算支持,經濟部又將無人載具視為未來產業發展重點之一,加上美方對於無人載具非紅供應鏈的迫切需求,讓這次的展覽會備受矚目、也充滿看點。
兩年一次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吸引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等15國參展商參展,其中捷克館、美國館、德國館、波蘭館都是以國家館形式亮相,聚焦先進防衛系統、無人載具應用與航太關鍵技術。為什麼這次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特別受到關注?原因就在於台灣編列了史上最高的9,495億元的國防預算,任誰都想吃這塊大餅,其中,不對稱作戰中的無人載具更是這次展出重點裡的明星。
無人載具分成無人艇、無人機,國防部針對無人艇部分,開出1320艘需求、預算180億元。無人機需求更高,預計需要軍用商規無人機4萬8750架,預算高達500億元。事實上,無人機尤其受到重視,由於現在市場中國位居領先地位,但由於資安、國安問題,日、美都找上台灣想打造出非紅供應鏈。
畢竟,台灣擁有先進晶片技術、強大電子零組件供應鏈、與精密製造能力,會比日、美要更具成本上的競爭力。工研院與川崎重工簽署包括在無人機上的合作;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也曾透露,美、台正在AI、半導體及無人機等先進製造領域深度合作。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就是一個最好的交流、促談的舞台。

經濟部對於無人機產業鏈的建立態度十分積極,它在五大信賴產業裡的軍工、安控發展上扮演吃重的角色,部長龔明鑫明確指出,無人機產值2026年約有160億美元(新台幣約4800億元),到了2027年將達300億美元(新台幣約9000億)。我們跨入無人機的時間較晚,不過,台灣還是有著強大的優勢,最厲害的就是我們製造能量跟能力。
產發署長邱求慧向本報表示,經濟部相關單位會協助站穩腳步,建立起無人機系統整合能量,再透過與國際大廠合作生產等方式,提高技術能力,強化國機國造、國艦國造,自主發展關鍵技術,並完善供應鏈、生態系。
在此次會展中,雷虎(8033)與漢翔(2634)兩大廠將合作研發T-400中大型無人直升機,雷虎主導設計、製造及組裝,漢翔則針對研發過程的機身結構分析、減震、散熱予以協助,T-400可應用於國防偵蒐、長距離物資運送、遠洋漁業探勘、離岸風機巡檢。台灣航空產業龍頭漢翔更將展示最新、從戰鬥機雷達技術研發、國防防禦科技「無人機反制系統」。另一無人機要角中光電(5371)也會有多款無人機與酬載系統發表。
另外,台船(2208)自主設計建造的「海鯤號」潛艦,亦首度在展會中亮相,龍德(6753)的無人艇也是看點。內行人看門道的美國館更匯聚全球前四大軍事承包商Lockheed Martin(洛克希德·馬丁)、RTX(雷神),並有GE Aerospace(奇異航太)、Shield AI(護盾人工智能)、DTC(直達科技)指標企業,展出航電設備、精密武器、AI無人載具與後勤裝備等,軍事迷可一窺美國在國防航太的最新研發。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軍工無人載具產業鏈成型 IMU+MCU台灣無人機晶片起飛
急建軍工非紅供應鏈 中鋼電磁鋼片強力出擊
義隆旗下義晶無人機ISP晶片打入美台供應鏈 5大客戶已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