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近30年重返台灣,亞洲傳奇射手李忠熙分享投籃養成祕訣,強調「汗水不會背叛人」,透露自己學生時期每天苦練1000球、靠近視狀態與地面標線培養手感。他語重心長指出,現代球員應把練習當成比賽對待,唯有打好基礎,才能在職籃生存。
李忠熙自1997年離台後,睽違近 30 年再度回到他熟悉又思念的土地,他的眼神閃爍著笑意,但談起射手養成與現代球員的努力程度,語氣卻變得堅定。
「天賦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努力,汗水不會背叛你。」這位亞洲傳奇射手,學生時期每天投進 1000 顆籃球,早上花一小時投 200至300 顆,中午只吃五分鐘飯,其餘時間繼續練投,晚上練到晚上九點半才收工。「練投練到最後是用身體記憶,像機械化一樣。」
李忠熙也坦言,自己近視程度0.3,幾乎靠感覺與地面標線定位投籃,「新聞寫的是真的,就是靠感覺、靠位置投籃。」這樣的努力與訓練強度,讓他練出對抗壓迫的後仰跳投,「後仰跳投是我發明的啦,喬丹後來學我!」他語帶玩笑地說。
對於當代球員,他直言:「現在選手很多不夠腳踏實地,練習是練習、比賽是比賽,這不對。練習就該像比賽,基礎打好了,職籃才能生存,就像蓋房子,一定要先打好地基。」
此外,他也透露從當選手時期就特別保護自己的右手,重物絕不背在投籃手那側。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籃球/羅興樑李忠熙師徒合體授課 傳承射手心法:練習就要像比賽!
籃球/李忠熙睽違30年再訪台 與羅興樑合辦射手營 傳承亞洲頂尖訓練理念
籃球/老將與新銳告別母隊 林宜輝、曹薰襄、簡廷兆合約期滿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