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際疏離,即便親戚也不常往來,孤獨而死的案例並不罕見,但以往大多發生在老年人。日本學者發現,因為經濟長期低靡,導致年輕人只能做臨時契約工,因此飲食不良,健康惡化,又不敢求助親友,最後孤單而死,如此案例已逐年增加。
英文媒體《今日日本》(Japan Today)報導,根據東京都市政府福祉保健局統計,市中心23個行政區裡,2015年就有238名年紀2旬、3旬的青年經發現死時無人聞問。這項數據近3年維持在250人左右。這些孤獨死的青年中,8成為男性。
《朝日新聞》日前報導,日本有家公司發現,自己1位年在3旬的單身漢員工3天沒來上班,於是接洽該員工所住公寓的管理公司。管理公司開門後才發現那位男員工因腦溢血而死在房內。
朝日於是進行調查,詢問1,739名受訪人,「您有做任何努力,以避免孤獨死嗎?」結果只有1/3受訪人回答自己有。但受訪人中有2/5以上表示,自己認識的朋友圈裡,就有人很可能孤獨死。受訪人另表示,預防孤獨死最常見的做法,在更加注意自己健康問題,努力與家人或左鄰右舍保持連絡。
至於年輕女性孤獨死的案例,經常是母親或父親來公寓看女兒,按門鈴但無回應,試了多次依然如此,最後找來物業管理人開門才發現的。
獨協大學教授結城康博指出,年輕人孤獨死的原因之一在飛特族(freeters)增多。他們只能做契約工、臨時工,所以,即便他們一連幾天沒上工,僱主也不在意。因為那些僱主對健康欠佳無法上班的契約工,擺出不在乎的樣子,所以要對契約工之死表示關心,真是強人所難。
結城教授2014年出版《孤獨死的真相》一書。他指出,目前現象另指出,家中獨子獨女長大成人的數目愈來愈多,他們早習於自己一人,而其他年輕人對膚泛的人際關係已感到滿意。他們拙於溝通,所以愈來愈多年輕人想傳達自己感受或找人幫忙時,感到困難。問題可能始於付不起房租,飲食能省則省,甚至已經造成他們健康惡化之際,他們也不向朋友透露任何難處,遑論家人。
就業及收入不穩定的人也較不敢求醫。結城教授提醒為人父母者,與飛特族子女交談時,假如子女從不談及朋友這方面的話題,那麼爸媽應提高警覺,孩子很可能是孤獨死的高危險成員。
首圖:日本年輕人孤獨死的人數日增,2008年AV女星飯島愛也是被發現單獨在東京自己家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