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死心探了探頭,「阿弟仔,有人客找你喲!」對門的阿姨扯大嗓門幫忙喊,理著平頭的少年頭家陳宏祥走下樓,「賣完了,下禮拜早點來啦!」他擠出憨厚笑容。
【台北東三水街市場】市場養大的任性廚子 滷牛肉每週只賣3天

「10點半,你只能碰運氣了!」台北萬華的東三水街市場老攤商搖頭說,這是人潮喧囂的週日上午,我半信半疑走向街尾的「川味牛肉」,第一次上門,樓梯間只見一張被掃空的白鐵桌子,鍋子裡殘存幾滴油赭的牛肉湯。

「他很有個性,一個禮拜只有週末做生意。」阿姨用開玩笑口吻數落他,「不會啦,接下來禮拜三也會賣了啦!」他搔頭靦腆說,「厚,你不能亂開口,每次客人都跑過來問我。」阿姨立刻堵嘴回去,轉頭又跟我聊起天來,「阿弟仔就住在市場,我從小看他長大。」

第二次上門,9點不到,陳宏祥端出一大鍋剛滷好的牛肉,點亮樓梯間的鵝黃燈泡,「今天不是禮拜三嗎?還好我正好經過。」阿婆手上提著大包小包,又揀了一顆牛腱子、一大袋牛腩,「燙個麵,加上牛腱和滷湯,好吃到不行!」她推薦我要一袋免費附送的紅燒牛肉湯,小小攤子擠滿搶食的在地吃貨,1個多小時賣光光,像是蝗蟲過境。

坦白說,這根本稱不上攤子,只有一張桌子,大約100公分長,「這大概是市場裡最小的攤子吧!」他側著身子在逼狹的樓梯間切滷菜,工作檯侷促面壁,他早習以為常,因為小時候媽媽也是窩在同樣的場景,小不點的他跟進跟出幫忙,再不然就是在菜市仔串門子,用著擔心餓肚子。
這個被市場婆婆媽媽拉拔長大的廚子,長大後,想都沒想選擇就讀餐飲科,畢了業,沒走進光鮮亮眼的餐廳,反而回到市場裡的家。

「我外公是四川人,早年媽媽在三重賣牛肉麵、滷菜,後來搬進市場,算算做吃的超過20年。」他談起陳年往事,媽媽過世後,獨生子的他扛起家業,憑著記憶中的味道,守住這一張桌子,繼續在生猛的美食江湖打滾。

一大鍋老滷傳承自老媽,家傳滷包有八角、大小茴香等多味中藥材,「食材新鮮最重要,我只挑本地肉牛,前一天宰殺急凍,滷出來的口感特別好。」陳宏祥沒看上進口貨,牛腱、牛肚和牛筋費時慢烹,各自滷得軟而不爛又入味;花生以蔭油、米酒和八角提味,花上4個多小時浸燜出鬆香口感;看似不起眼的酸菜毛豆,煨出道地的川味。小攤子前,老主顧有什麼搶什麼,最怕的是空手而歸。

「生意這麼好,你沒想換個舒適的空間嗎?」我隨口問他,「這樣剛剛好,樓上廚房不大,多了也做不來。」他熱情招呼我上樓,陡直的樓梯通向「半樓仔」,早年攤商就地住在市場閣樓,他的臥房旁是一整排爐灶,原來,半樓仔裡的老味道,才能做出有感情的滷菜。
川味牛肉
-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1-2號(東三水街市場100號攤前)
- 電話:0939-153-912
- 營業時間:週三、六、日09:00~賣完為止。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