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日前發布第一季經濟數據,實質GDP增長6.9%,名義GDP更成長高達11.8%,超乎預期的結果,讓外界再度開始質疑北京當局粉飾太平,企圖美化數據來營造前景大好的假象。
中國總理李克強過去做遼寧省長的時候,跟美國大使聊起GDP,坦承不相信官方數據,他自己都是用鐵路運輸、用電量,和銀行放貸額來判斷民間經濟熱度。如果李克強自己都覺得數字灌水,也就難怪外資分析師要對中國GDP的可信度存疑,像是2015年中國股市暴跌,全年官方數據卻仍繳出6.9%的增幅,就被專家直斥膨風,頂多折半。
不過最近三名美國經濟學家,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卻似乎替北京官僚們做了平反。根據他們採用的方法,中國歷年的GDP數據其實大致都符合經濟現實,甚至有時候還低估了。而研究中用來作為比對標準的,就是衛星照片中的城市夜空「燈火亮度」。
用燈火來判斷經濟成長,乍聽兒戲,但其實過去早有多份研究顯示,在資料蒐集和取得不易的國家,燈火指標其實頗為準確。例如布朗大學就曾以此方式來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另外,衛星照片不會騙人,除非北京當局能夠想出遮天蔽地的極端手法,否則基本上從燈火亮度推測出來的經濟增長率,都可以排除灌水、造假疑慮。
三名美國學者比對中國經濟數據,和燈火指標的增長起伏之後,一方面證實了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長數字,大致符合實情,另一方面,他們也發現了在用電量、運輸量,和放貸量這三個「李克強指數」當中,又以銀行放貸量最能夠忠實反應中國經濟消長,甚至比GDP數字還要準確。
當然,這一點,對於關心中國經濟發展的投資人來說,恐怕是憂喜參半。因為這意味著銀行業一旦出狀況,將衝擊整體中國經濟,尤其在目前中國企業與個人負債水平不斷攀高的情形下,不可不慎。
資料來源:WSJ, Nik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