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8 11:43 臺北時間

「打不倒,就買下來吧!」 歐美球團紛紛收購電競隊

mm-logo
文化
2016年10月30日在波蘭華沙舉行「英雄聯盟」電競大賽全球總決賽。(東方IC)
2016年10月30日在波蘭華沙舉行「英雄聯盟」電競大賽全球總決賽。(東方IC)
英文諺語裡說「如果打不倒他們,就加入他們」(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這句話用在如今職業運動與電競比賽之間的關係也算貼切。隨著電競比賽觀眾人數增加,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傳統的職業運動球會也積極尋求合作甚至拓展事業的機會。
眾所週知NBA球星林書豪比賽之餘最大的休閒娛樂就是打電動。他自己組了VGJ電競團隊並擔任榮譽隊長,參與了播放電競比賽的線上平台Play.tv的首輪投資,更成為八月底TBS播出的電競紀錄片《國際DOTA 2冠軍之路》完結篇中的主角。
電競聯盟在紀錄片裡試圖向觀眾說明:NBA球員裡面也有不少電競的死忠粉斯。
林書豪是TBS電競紀錄片《國際DOT 2冠軍之路》最後一集的主角。
事實上,電競運動如今正威脅到傳統職業運動的市場。今年全球電競運動的總營收預估將成長41.3%,達到6.96億美元,到2020年可望達到15億美元。據艾意凱諮詢公司(LEK Consulting)的調查,美國青少年有40%較偏愛電競運動,42%則較偏愛傳統運動。數據顯示電競比賽來勢洶洶,市場充滿潛力。
電子競技大賽如今如新的票房保證,席捲全球的運動場館。以英國著名的溫布利體育場為例,「英雄聯盟」和「絕對武力:全球攻勢」等競技大賽,屢屢吸引滿場觀眾。
為了容納更多觀眾,11月將在中國北京舉辦的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總決賽,更選擇在可容納91000名觀眾的「鳥巢」國家體育館。
電競的快速興起,也引發眾多職業運動球會的重視。英國足球超級聯賽的曼城隊與西漢姆隊,如今也加入歐洲大球團如巴黎聖傑曼(PSG)、德國的沃爾夫斯堡、西班牙的瓦倫西亞等球會的行列,與電競明星選手簽約,為他們在國際足總的各項熱門賽事擔任代言。一些球會甚至更進一步,自組電競團隊,參加英雄聯盟的比賽。
2017年7月19日,德國斯圖加特足球隊與職業電競選手的虛擬足球大賽。歐陸許多球團也擁有或投資電競團隊,以拉攏與青少年的距離。(東方IC)
在美國,職業球團也熱衷電競。NBA球隊包括沙加緬度國王、金州勇士、費城七六人、以及密爾瓦基公鹿,都投資在英雄聯盟的隊伍。美式足球NFL的32支球團,更宣布派隊參加線上的「梅登NFL錦標賽」,獲勝者獎品包括明年度兩張美式足球超級盃冠軍賽門票。
電競項目已經確定列入2022年亞運會的比賽項目。有人甚至看好它可能成為2024年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但是電競到底能不能算運動?說法似乎人言言殊,甚至同一個人不同時間也有不同說法。國際奧委會的主席巴赫曾說過,電競運動「與奧運會的規則和價值相違」,但是許多人懷疑他能否抗拒這個充滿商機的潮流。美國運動頻道ESPN的總裁史奇帕(John Skipper)在2014年底媒體專訪裡,也曾信誓旦旦認定電競「不是運動,它只是比賽」,但是短短一年之後,他已回心轉意,宣布電競比賽成為ESPN網路頻道的新部門。
而ESPN網站的一篇報導文章,似乎也為「電競選手是運動員」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他們讓英雄聯盟的電競明星選手Pobelter,接受所有參加美式足球NFL選秀之前都必須接受的心智能力測驗(稱之為Wonderlic Test)。主要測驗的是選手快速解決問題的認知能力,結果Pobelter總得分為41/50,打敗了所有其他參加測驗的四分衛。
NFL舊金山四九人隊四分衛霍爾的傳球。研究顯示電競運動明星選手的反應與認知處理速度與美式足球的四分衛相當。(東方IC)
科隆的德國運動大學也曾對電競選手的運動能力進行研究,發現電競隊選手的動作技能(motor skill)的要求以及選手能力表現都大出預期。主持研究的弗洛伯斯教授(Ingo Frobose)說,電競運動員每分鐘在滑鼠和鍵盤上完成四百個動作,是一般人平均的四倍。而且整個過程有高度不對稱性,因為雙手同時間要動作,不光只是需要動作技能,還需要對戰術的高度理解能力,腦部的多個不同部分同時被使用。
2016年10月16日,美國洛杉磯「格鬥天王」電競決賽。研究顯示,電競頂級明星選手每分鐘在滑鼠和鍵盤可完成400個動作。(東方IC)
而職業的電競選手,需要每天訓練14個小時,同時團隊通常有教練協助訓練。不少教練也都有運動背景。像是美國最大的英雄聯盟隊伍SoloMid,前任教練伍巴克(KC "Woodbuck" Woods)過去曾經擔任高中的籃球、棒球、排球教練。
不過,伍巴克也指出,教選手打球和教人參加電競賽有很大不同。他說,傳統運動項目的選手從小就處在團隊的環境裡,他們知道如何和隊友互動、如何接受指導、也知道如何在壓力下比賽,但是在電子競賽大部分選手之所以很會玩電玩,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坐在電腦桌前。他們未必能了解如何在團隊中行動、如何接受教練指導、甚至無法理解比賽的整體策略。
此外,成為電競明星選手續要技巧、天分和苦練,但很難說他們是貨真價實的運動員,因為電競明星並不需要絕佳的體能狀態,也不太需要運動力(athleticism)。
電競比賽競爭激烈而且觀眾群龐大,是否算是正式運動項目還有待討論。不過許多電競產業裡的人,其實並不太在意。
擔任電競比賽評論員已經有十五年經驗的查隆納(Paul Chaloner)說:「許多人會問它算運動嗎?我不在乎。它是否有競爭性?是的。它是否有娛樂性?是的。人們願意花錢來看嗎?是的。我老是說這就和人們花錢到球場看『C羅』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一樣,他不過就是踢足球,跟你在公園裡踢的足球一樣。但是你知道球在他腳上能做出的動作,你只有做夢才會做得到。電競明星也是一樣,他們給你的感覺非常類似。不過當然前提是你必須理解這個遊戲。」
不論電競「運動」到底算不算正式的運動,不容否認它和傳統運動有許多共同之處:老將的東山再起、爛隊的鹹魚翻身、最傑出的選手在滿場觀眾鼓譟助威下,以精湛技術爭取獎盃和誘人獎金...。這也難怪職業球團如今趨之若鶩,都想來分一杯羹。
參考資料:
Why esports ARE real sports: Video gamers' talents compare with those of athletes and their tournaments rival viewing figures of sport events(Daily Mail)
E-League series shows the NBA taking a more personal interest in esports(Venture Beat)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