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香裡的堅強番外篇】文革時遭下放農村 只因她家擁碼頭和駱駝商隊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歷經過家道中落的磨難,蕭冰個性特別獨立,連先生過世,她都沒告訴爸媽,獨自承受悲傷。
歷經過家道中落的磨難,蕭冰個性特別獨立,連先生過世,她都沒告訴爸媽,獨自承受悲傷。
嫁到台灣前,來自陝西的蕭冰,不會做任何家事。如果有人這樣形容自己,總會覺得是誇飾,不過當蕭冰說,年輕時無論怎麼搬家,都不買洗衣機,出入也都搭計程車時,我信她不是浮誇了。過去她的爺爺開皮革廠,家裡有丫鬟,家事自然有人打理。家族的輝煌富裕,儘管歷經文化大革命,如今仍不減光芒,只是獨立如她,再也不沾家族的光,連先生過世,都沒讓父母知道。
眼前女子被臘肉燻煙燻得淚眼汪汪,她說剛嫁到台灣時,實在想家,思鄉苦都在燻肉時釋放。在陝西老家,排行第三的蕭冰是掌上明珠,「我從小在家就什麼都不用碰,因為有丫鬟。」兩個姊姊也自動幫她打理所有家事。
切肉時,蕭冰手握菜刀彷彿拿鋸子,不俐落的刀法讓旁人替她捏好幾把冷汗,「我連刀都不會拿,從小家裡沒做過這些事,我除了讀書還是讀書,但我又是家族裡讀最差的一個,堂姊、堂妹、堂兄很多都是大學教授耶,我堂妹還是陝西省第一個最年輕女教授,36歲。」
父親(右1)是中醫師,媽媽當老師(左1),蕭冰(前排中)驕傲介紹娘家是書香門第。(蕭冰提供)
介紹家人時,蕭冰臉上亮著光彩,「我娘家是書香門第,我爸以前是高中校長,後來轉行做中醫師,半路出家自己學,厲害齁!我媽以前在司法局工作,後來到學校當老師。」
家族的光芒從爺爺那代開始,因為蕭冰的爺爺過去開皮革廠,有自己的駱駝商隊,還在天津擁有碼頭。當時小小年紀的她,到現在都還記得,家中珍藏不少夜明珠,「以前沒有電,都是點煤油燈,夜明珠小小顆的,夜裡真的會從櫃子裡透出微微的光。」
切肉時,蕭冰手握菜刀彷彿拿鋸子,不俐落的刀法讓旁人替她捏好幾把冷汗。
只是,家族榮光始終敵不過政局變化。1966年,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蕭冰家的財產被全數充公,她記憶仍很深刻,「我奶奶的金戒指,是用紅色的繩子掛著一大串,金手鐲一大串,玉鐲子一大串,提去繳交給政府。我們家四合院,還被掘地三尺,房子全部拆掉,結果搜出來9顆夜明珠。」
文化大革命打資本家和臭老九,「我們家全中,我爺爺是資本家,爸媽是臭老九,知識份子。所以爺爺被下放到陝北農村,我跟著爺爺、奶奶在農村待到8歲才回來,我爸爸住牛棚,知識份子都被關在牛棚。」
廚藝還不熟練的蕭冰,臘肉切得還不是很均勻。
每週六,爺爺都要到指定地點,接受批判、再改造。蕭冰記得,「爺爺都背著我去,到了那裡,他會脫下帽子,把我放在炕上,雙手揹後,開始挨批。那些人會批他,為什麼跟資本主義的尾巴?為什麼他那麼有錢,可是大眾那麼貧苦?因為那時候就是要吃大鍋飯。」
蕭冰的父親後來轉行,也是因為文革,「他在牛棚裡自行學醫,轉行做醫生。」文革後,資產返還,蕭冰家只獲得7000元人民幣,「那時候7000多可以買一棟房子,我覺得好多錢,因為當時1塊錢可以買100顆雞蛋,但我爺爺說,這錢連買一顆夜明珠都不夠。」而9顆夜明珠,當然沒返還。
歷經過家道中落的磨難,蕭冰個性特別獨立,連先生過世,她都沒告訴爸媽,她緩緩嘆口氣:「為人子女,已經不能在他們身旁照顧,我不想再徒增他們負擔,就算他們知道也沒辦法幫我啊。」
蕭冰炒菜時,幾度因火侯掌控不好,差點燒焦。
選擇不讓娘家幫忙,不只有蕭冰為人子女的體貼,也有她身為人母的堅強。知情的姐姐勸她想開點,蕭冰只回:「先生過世這種天大的事我都熬過了,還有什麼能難倒我,沒事。」
轉進廚房,蕭冰用自家臘味炒了幾道菜,儘管有點焦黑,苦味已經不難下嚥。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