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都市計畫是採行「土地分區」(zoning)的概念,也就是將城市區分為「工業區」、「行政區」、「住宅區」等不同功能,系統化的指定各區用途;但楊蓋爾眼中的宜居城市卻是希望每一個城市角落都是多功能的,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休閒設施、學校、辦公場所、商店街,居民不需要大老遠開車到數十公里外採買或是上班。這樣的城市在設計規劃上毋寧是更複雜的,但同時也更多元、更緊密,更環保,更舒適。
讓城市變「緊密」的好處之一,是可以讓原本形同必要之惡的汽車,更容易被大眾運輸和其他移動方式──例如腳踏車──所取代。「現在就連新加坡都找我們去替他們設計單車道系統,」楊蓋爾在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表示:「一般人可能無法想像,畢竟新加坡氣候濕熱,照理說不適合騎單車,但事實上他們卻非常積極,因為單車可以減少塞車,有必要成為當地交通的一環。」
替城市設計一整套單車交通方案與單車路網,是蓋爾設計事務所最常接到的改造任務。這一點和楊蓋爾出身的丹麥,有著直接的聯繫。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號稱「腳踏車城市」,腳踏車數量足足是汽車數量5倍之多,全市大小單車道加起來長達375公里,相當於中山高速公路從南到北的距離。如今哥本哈根有6成以上居民都以單車代步,除了「救地球」之外,更因為丹麥人體認到了與其每天枯坐車陣,不如踩著兩輪上路,可以更快抵達想去的地方。
物質vs.心理需求
在主流文化的影響下,我們被制約在「買車」、「買房」,「換更貴的車」、「換更大的房」的思想模式中,但行為心理學家用引導的方式讓人發現,我們真的需要的,或許只不過是輕鬆地走路到親朋家中,與好友把酒言歡,度過一個愉快的週末夜晚。這樣的愉悅感,無法透過物質堆砌產生,卻可以經由城市的良好設計,讓所有市民在從容通勤、便利採買,和充斥街頭巷尾的美好視覺、聽覺、嗅覺中,持續滲入都市人的日常。
過去,建築師只管磚瓦水泥,心理學家只看人心起伏,誰也沒想到,人本城市的觀念,竟然是在建築師娶了心理學家,展開一場跨領域辯論後,才擦出巨大火花,掀起全球都市計畫的觀念革命。楊蓋爾的「宜居」理念不只改變了城市的風貌,更深遠的影響應是激發了決策者和各領域的專家,從盲目的成長擴張中慢下來,改以「使用者」的眼光和步調,重新發掘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