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郁佳推薦
《夜巡貓》(夜廻り猫)
- 作者:深谷薰
- 譯者:丁世佳
- 出版:大塊文化
一個自我犧牲的人,看見一群自我犧牲的人。
野貓拉米就算被收養疼愛了,也不敢像家養的蝴蝶犬見人就撲抱撒嬌,拉米總小心翼翼等人叫牠才敢去親近。是否令你想起一些朋友,永遠不主動約人,只能坐立難安等人家約。
寵貓莫內不停使喚老夫妻,乍看任性,其實是怕他們寂寞。莫內還整天窮擔心,怕自己死了、老夫妻會傷心,整天想方設法打預防針。為分離焦慮所苦的,根本不是老夫妻,是莫內。
至於主角「夜巡貓」遠藤平藏,巡邏街頭,入屋安慰內心哭泣的人。每回結尾,替人轉憂為喜了,最後一句對白總是遠藤自己的肚子傳出飢餓咕嚕響。連替阿伯按摩、被塞零錢當小費,遠藤都要買冰棒報答。遠藤撿來幼貓撫養,總強說不餓、把掙來的食物留給幼貓;後來又為了幼貓的幸福,而一度揮淚送養。
對遠藤而言,付出總比得著還令人安心,被別人需要總好過需要別人,這就是受傷的人的心情。傳統的捨己精神,美化了遠藤的受苦,成為全書的重要主題,和用來同理讀者的重要工具。書中的情感主旋律,是NHK時代劇的人情義理、家庭倫理劇的人性光輝。而遠藤根本是《孤星淚》的主角尚萬強。
可憐尚萬強為窮所迫,被關19年出獄,神父收留他吃住,他還是偷了教堂的銀器被捕。為了保護尚萬強,神父撒謊說銀器是他送尚萬強的。在這聞者落淚的轉折後,尚萬強以餘生行善贖罪,並收養身世悲慘的小孤女。《夜巡貓》遠藤為什麼要夜巡,書中沒有回答,而我認為遠藤過著贖罪的人生。
《夜巡貓》書中有許多為生活而疲憊的父母,因為錯怪孩子純真的孝心而內疚:忙碌的媽媽,罵年幼兒子跑腿購物回家太慢。得知兒子耽誤是為了找一片最美的落葉獻給媽媽,頓時無言。媽媽老後感嘆:「就算有父母,小孩也會自己長大。」
幼兒努力給爸爸睡覺露出棉被外的腳趾穿上幼兒襪子保暖。
少年告訴爸爸:「今天不是新年,是新日。」每天都是新的,一句話救了絕望想自殺的爸爸。
祖母罵小學孫子懶,不幫忙家務、光打電動。忙碌單親爸爸說,兒子打電動就是幫忙,是怕給大人添麻煩。
少年落榜,自責糟蹋了家裡的補習費。
女學生上家教課打瞌睡,女老師罵她糟蹋媽媽打工血汗錢。但老師事後想起內情,自己內疚得半死。
兒子小時候天真樂觀,告訴媽媽:「天氣真好呢。」相信天陰下雨也是好天氣。高中時兒子為分擔家計,不升學、考公務員。落榜後住院,媽媽才知道兒子壓力太大。
少年因為撿貓回家,忘了跑腿買的味噌,丟在路上。母親終究原諒了他。
作者的漫畫《環奈太太》曾改編日劇,女星渡邊直美演嫁給媽寶的胖女,浪漫不羈的藝術家丈夫,竟在她最辛苦時外遇背叛,婆婆又從中添亂袒護丈夫,於是她咬牙帶著兒子離婚。現實中,作者的兒子8歲時在學校出櫃回答「父母已離婚」,全班騷動。兒子重病住院,作者的人生雪上加霜。為了逗兒子開心,她開始為他畫《夜巡貓》。網路連載大紅。
作者兒子超甜超貼心,放學回家送花給媽媽;媽媽問何故,他答「我的父親節就是第二個母親節」。想想作者當初會瞎了眼嫁給藝術家老公,是否也因為老公也生就兒子這種甜死人個性,婆媳實際上掉進同一個坑出不來。奈何。
《走河》
- 作者:謝旺霖
- 出版:時報
謝旺霖在西藏旅記《轉山》後,這次從恆河入海口,上溯喜馬拉雅山麓的恆河發源地,再用8年反芻,寫這洪流夾著糞便、浮屍一路漂流,捲著傷殘、乞丐、騙子、小偷、強盜,滔滔將他淹沒。觀光陷阱固然傷人,盲目跋涉雖然孤寂,為思念同伴所折磨;然而他更怕陌生人不請自來的親熱和慷慨。在暴雨雷電當場劈死田間大象和農民,古城淹水又停電時,他狼狽艱辛找到目標廉價旅館;但隔窗見到一桌桌外國旅客歡聚,他反而畏縮,情願淋雨掉頭而去。疏離成為撫慰和解脫,親密和坦露才是煎熬。作者多次挑戰異國冒險旅行的難度高度眾所欽羨,而使我凜然的卻是此書寫出阿宅的「宅」,比《舒蘭河上》更進一步探入年輕純淨靈魂受困的無名刺痛,沉重難言的隱形桎梏。就因為太善良,所以自己無法察覺的悲傷,才把他和整個世界隔絕開來。
《在行李提領處等候的女孩:東西文化差異新論》(The Girl at the Baggage Claim: Explaining the East-West Culture Gap)
- 作者:任璧蓮
- 譯者:黃中憲
- 出版:遠流
活在台灣社會,每天我都撞上隱形牆壁,難以分辨別人說的是真心話或場面話,只知道格格不入,卻缺乏線索。作者任璧蓮是華裔美國小說家,到中國任教、宣傳新書和走親戚,敏感觸角給了她分析文化差異的豐富線索。雖然行文不時落入比較優劣的雷區,而在談完中國集體主義的問題後,總得欠缺根據地回頭說一兩句來肯定集體主義、譏諷個人主義,作為平衡。但我認為這是她在華人圈為說真話必須先繳的人質贖金,衝進砲火彈雨前得戴好的鋼盔。這番防衛,證明她已盡力,做了漢娜鄂蘭對猶太社會做的事:頂著被視為叛徒的壓力,尖銳批評自己的文化。
黃宗潔推薦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
- 譯者:莊安棋
- 出版:時報
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的《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無論書名或厚度,可能會讓許多非相關專業領域的讀者望之卻步。但穆克吉繼前作《萬病之王》後,再度證明了科學的思考與人文的觀照並不相悖,若能穿越這兩者互相映照的鏡像,無論是否為專業背景的讀者,都可同樣領略本書的知性與感性之美。
穆克吉將跨越百餘年的基因研究史,轉化為一部史詩般的迷人敘事。除了個人家族史的片段不時穿插其中,那些我們識與不識的科學家則輪番登場。基因與遺傳研究在科學上試圖跨越的每一步,無論成功或失敗,背後都連結著多位科學家(有時還包括他們的研究對象)的生命史;因此每個章節既有深入淺出、脈絡分明的科學知識,同時也勾勒出一段段不同性格的科學家小傳。
在書中,我們將遇見名符其實默默耕耘卻被漠視的孟德爾;看見摩根的果蠅實驗室中彼此不合的幾名研究者;也看見基因治療的急切與「過度熱情」,如何讓科學家刻意隱匿可能的風險,最終讓接受臨床實驗的男孩傑西枉送性命。而那些關於知識或權力的追求、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或合作、研究報告中隱藏的,科學家本身是謙遜或傲慢、急進或謹慎的線索……在在訴說著當人類試圖解開基因背後的生命之謎時,同樣無法自外於人作為生命體,乃是「基因的載體」之事實。
另一方面,這個由孟德爾寂寞的碗豆花園為起點的故事,發展至今,早已遠遠不止解開基因之謎的企圖,而是包含控制生命的欲望,但其中牽涉到的各種倫理道德爭議亦不容忽視。大屠殺的殷鑑不遠,銘刻著優生學的邏輯推展到極致的殘酷景觀;另一方面,基因診斷技術固然可造福人群,卻也可能造成「對異常的窒息定義」,我們如何判斷哪些生命出生後會遭遇「極大折磨」或「不值得活」?當我們有權利選擇創造甚麼樣的生命,會不會如穆克吉所言:「悲傷或許會減少,但慈悲亦然;傷痛可能抹除,但歷史也會消失」?當變異都被視為異常,我們會迎來甚麼樣的世界?毋寧是本書留給讀者反思的,最深沉的提問。
《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Good for Nothing: From Altruists to Psychopaths and Everyone in Between)
- 作者:艾比蓋爾‧馬許Abigail Marsh
- 譯者:潘昱均
- 出版:奇光
1971年,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浦•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進行了一場「史丹佛監獄實驗」,將參與的學生隨機分配為獄卒和囚犯的角色,結果獄卒們角色扮演的時間與殘暴的指數彷彿成正比,導致扮演囚犯的受試者情緒失控,實驗因此被迫提前中止。儘管近年亦有許多針對該實驗的爭議與質疑,但每當討論「遺傳與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時,這個知名的案例仍然常被視為人如何容易受到情境因素暗示的重要證據。
當然,無論生物學、心理學或社會學所累積的研究成果,都已使我們不致將複雜的人類行為完全歸因於情境或遺傳。更重要的是,無論(遺傳或情境,都很難解釋某些極端的善惡行為,它們無法用來解釋無差別殺人、也無法解釋那些衝入火場、跳入大海,或是捐出腎臟來拯救陌生人的非日常利他行為。為了找到更好的解釋,艾比蓋爾‧馬許(Abigail Marsh)以《恐懼的力量》一書,提出相當有力的證據,讓我們對人性的善惡之辨這個自古以來的大哉問,有了新的理解可能。
馬許的核心主張在於:利他主義最有效的預測指標,來自人們辨識臉部恐懼表情的能力。換言之,衝入火場救人的,不是無所畏懼的英雄,而是對恐懼最敏感(也因此可能最恐懼)的人;而透過腦部造影掃描的研究亦顯示,心理病態者的杏仁核活化功能障礙,讓他們缺乏理解恐懼的能力,認不出恐懼的臉,他人受苦的樣貌自然也就無法阻止進一步的暴行。
因此,超越常人的利他主義,乃是心理病態者的鏡像,它們分據鐘形常態曲線的兩端。但馬許並不是要以此為兩者貼上標籤,她想指出的是,「大腦回應苦難的方法是內在的,是一種能力」。雖然是一種能力,但它仍有潛力被培養與擴大。無私與自私都是人性的一部分,理解恐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方能避免簡化歸因的陷阱,並且試著朝向一個對苦難更為敏感,也因此有更多同理與關懷的世界邁進。
《漫天飛蛾如雪:在自然與人的連結間,尋得心靈的療癒與喜悅》(The Moth Snowstorm: Nature and Joy)
- 作者: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
- 譯者:彭嘉琪、林子揚
- 出版:八旗文化
「若說蝴蝶佔據了夏日白晝,那麼夏夜則屬於飛蛾。有時,車前燈亮,飛蛾紛至沓來,猶似暴風雪裡的片片雪花,那是名符其實的漫天飛蛾如雪。」滿天蛾群如暴雪般存在的畫面,是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童年所迷醉而深被吸引的世界。因此,這本書其實是為了那個曾經豐饒的世界而寫,它關於消失,也關於愛。
然而,這本談論自然之愛的書,卻是以家庭的崩解為起點。麥卡錫以自身的生命經驗出發,反思對母親的情感糾結,以及最終如何尋回曾經以為麻木、失落,並轉移到自然身上的,對母親的愛,從而發現「所有遺失的事物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標記」。對他而言,人們對自然的愛亦是如此。愛並非不存在,只是我們不見得能在當下理解其意義。
因此,相較於偶爾仍難免浮現的道德批評,麥卡錫更著力於帶給讀者那些曾經召喚他、感動他的畫面:藍鈴花如煙霧般奇妙的藍、翠鳥展翅時比天空更明亮的光芒、以及春日裡的第一隻鉤粉蝶。這些事物所帶給他的喜悅,我們理應同樣可以感受。因為自然是我們的本質,感受自然帶來的喜悅是生而具來的本能,我們需要的不是創造它,而是尋回它。
世界將會如何,一旦失去
濕氣與野性?讓它們留下,
噢,讓它們留下,野性與溼氣;
願野草漫天荒野永在,如昔。
傅月庵推薦
《不大好笑的人生:伊莉莎白‧華倫卯上華爾街的真實故事》(A FIGHTING CHANCE: A STORY ABOUT LOSING,LEARNING AND GETTING STRONG)
- 作者:伊莉莎白‧華倫Elizabeth Warren
- 譯者:卓妙容
- 出版:早安財經
說到底,最關鍵的問題其實只是:誰繳稅?是人人都要繳,還是只有無足輕重的小蝦米?
……。大企業僱用遊說團體,鑽稅務漏洞,大搖大擺的享受稅務優惠。事實證明大企業的平均稅率只佔盈利的12.6%,還不及廣為宣傳的35%營利事業所得稅率的一半。在此同時,中產階級家庭和中小企業卻成了真正付全國人民帳單的冤大頭。
華倫原本可以躲在象牙塔裡,專心當她的哈佛大學教授,盡情享受頭頂光環榮耀。可她就是不安,想到那些被銀行、財團利用各種專業名詞、契約陷阱、金融漏洞,莫名其妙被剝削得傾家蕩產,一文不名,甚至淪落街頭,無家可歸的小老百姓、學生、藍領、白領……。她便自良心不安,因此隨緣挺身而出,先是為「金融風暴」善後,為修訂「破產法」與華盛頓政客大戰,繼而卯上華爾街,捲入「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建制戰役,繼續與官僚、政客、金融遊說團體打得難分難解,最後則乾脆下海競選參議員,為小老百姓奮戰到底。
翻讀這書,我們或許會訝異,原來太陽底下沒新鮮事,美國年輕人也買不起房,也找不到工作,中產階級奮鬥了半天,一個意外或生病照樣搞到身家不保;天下烏鴉也一般黑,政府、國會都是站在有錢人那邊,設法補貼大企業、大財團,而吝於投資有利於平民百姓的教育、醫療、社會福利。更大的疑問則是:
政黨輪了又輪,替了又替,我們只看到學者沉淪,好人變壞,理想喪失,初衷蕩然,我們的華倫到底在哪裡?或說,我們的體制出得了一個華倫嗎?
《離婚季節》(The Season of Divorce: Stories)
- 作者:約翰‧齊佛John Cheever
- 譯者:余國芳
- 出版:木馬文化
約翰‧齊佛逝於1982年,死前他總算戒酒成功,擺脫了酗酒的人生難題,頭腦清楚地走了,人皆為之慶。
誰知兩年後,他的女兒蘇珊出面爆料,寫了一本《天黑前回家》,說她爸爸是個風流成性的酒鬼,男女不拘,根本是個雙性戀;她偷看過他的日記:希望女兒不要太胖,美美的,嫁個有錢富男,他好去勾搭親家公。沒多久,兒子班雅明也寫了一本《抄襲家》,乾脆在人前洗內衣,把更多不堪的家庭醜事一件件攤了開來。
這事在別的作家倒沒什麼,身後事誰管得?於齊佛這位號稱「郊區的契訶夫」,專寫美國郊區中產階級的虛弱(虛偽+懦弱),揭穿「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真相,普立茲獎得主,《紐約客》老牌作家而言,還真有那麼些諷刺,「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真是一點沒錯!
齊佛早慧能寫,讀中學被開除,寫了篇〈被開除了〉,發表在《新共和》雜誌,即此嶄露頭角,寫個不停,即使憂鬱症、酗酒纏身,他還是竭盡全力而寫,一輩子寫了近200部短篇小說,論功力,絕不在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之下,如今常被拿來與他並提的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算他的小老弟、酒伴,受他影響不小。
1980年代齊佛便曾經中譯「登台」,卻僅在小圈子流傳,很快便湮沒了。這次台灣讀者得能再度「見佛」,與卡佛熱、村上春樹最愛當不無關係。但無論如何,齊佛大值一讀,「誰的生活不是千瘡百孔?我們從來只是面對生活的新手。」新版腰帶文案,一針見血,絕非行銷誆語,買了讀了便知道!
《野豬渡河》
- 作者:張貴興
- 出版:聯經
張貴興是「馬華」。馬華指馬來西亞華人,華文創作很重要一個族群,是即「馬華文學」。身為馬華,比較不同的是,他來自「東馬」,與大馬主體(西馬)的馬來半島隔著寬闊的南海,是婆羅洲島的一部份,包括沙巴、砂勞越。相對地廣人稀,以原始蠻荒雨林著稱。來自東馬的馬華作家,人數少,卻光耀熠熠,張貴興之外,甫過世的李永平也是。
張貴興1970年代來台就讀,師大畢業後,進入中學任教,白天教書,晚上寫作,文采斐然,創作力旺盛,是1990年代文學獎常客。他寫短篇也寫長篇,主要以「原鄉」(?)婆羅洲為主題,予人深刻印象,尤其上個世紀末出版的《群象》、《猴杯》,更達到了某種巔峰,開拓出馬華寫作的重要面向:天地不仁,我族不服;仆而再起,綿衍不盡。
《野豬渡河》是張停筆10多年後,重出江湖的力作,一出手便自不凡。講的是日軍佔領砂勞越「三年八個月」期間的種種故事。用的是綴補成章的筆法,看到的是魔幻寫實的華麗。或者這樣說吧,這本厚逾400頁的小說,25個篇章25個故事,講父親、面具、妖刀、斷臂、高腳屋、草嶺、野豬渡河……很血腥很暴力很怵目驚心;每一個故事裡,卻又充滿歷史、地理、掌故、傳聞、風俗、氣候、動植物……往內深究,當可見識華文傳統所謂「筆記小說」的影影綽綽,接續繡補,一針一線刺出一幅天地遼闊,生死無據的圖像。——此種濃密詭譎、富麗新奇的敘事功力,張接土地寓言,網羅南洋荒莽,張貴興用是獨一無二矣。
陳栢青推薦
《找到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 A Photographer Found)
- 作者: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
- 譯者:陳逸如
- 出版:有鹿文化
「攝影作為一種生活」意味什麼?IG時代的正方形照片是否重新決定視覺的重心和構圖?那為什麼不看看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呢?畢竟薇薇安‧邁爾若生在此刻,絕對將稱霸IG。他長時間使用以正方形底片為主的祿萊相機,他擅長自拍,還有,由街拍還不流行的五零年代算起,他留下高達十數萬張街拍作品。只要擁有上述任何一樣,你就能成為IG上的網紅。而薇薇安‧邁爾三樣具備,他還不飛起來嗎?不,他不會的。這正就是薇薇安‧邁爾迷人的地方,他讓世界看到了全部,卻取消了他自己。
事實是,我們對薇薇安‧邁爾所知甚少,至今只能透過蛛絲馬跡拼湊他的生平,但卻透過他的眼睛所見甚多,城市、街景、一時代之人物,那裡頭有一種生活的預示,他總是能捕捉到那一刻──人臉上一瞬間的變貌或鬆懈,大街上無數流動的光景水到渠成交錯的瞬間──那讓「日常」變得有意義,街燈因此亮了,一切彷彿有了光。薇薇安‧邁爾的存在讓攝影史寫到他這一頁時註定變得很艱難。太巨量的作品和無法歸類──他刻意隱瞞自己。他的作品幾乎不曾發表──那造成一種市場上,也是攝影史的問號。而翻開《找到薇薇安‧邁爾》一書則讓一切變成一個驚嘆號,這本書有的不只誠意,還有夠稱頭的磅數、海量作品與詳細的導讀。他帶你逼近,逼近薇薇安‧邁爾,不如說,由薇薇安‧邁爾的眼睛帶你逼近這個世界。
《情非得體: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 作者:羅浥薇薇
-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這是一本「腹地」很大的散文/文化論述/或私筆記。從王菲寫到許純美,由謝金燕而至丘妙津,動情之外更動腦,羅浥薇薇用當年大夥們一起追過的偶像明星作為駭客任務裡的脊椎插栓和整個時代對接,跟著他的筆尖進入的倒不只是《翡翠》、《獨家報導》或是《壹週刊》那種明星個人八卦或成長訪問,而是整個文化母體──談現象觀察、論社會變遷,乃至連結到台灣集體潛意識,視野被開展了,人物延伸出書寫的腹地,淺入,卻能深出,上下縱橫,左右開闊,抓議題,找源頭,善比較,近能看清偶像卸了妝的毛孔,拉遠看其實是看到「如今的我們又是如何形成的」,很過癮,因為你不知道作者能帶你去哪,但帶你去哪,都讓那些讓你動情的破美人穩穩收束住,多精準,又發散,一往情深,不知所以,如今透過羅浥薇薇帶我們回看,此情可待成追憶,還好當時有愛過。
《考工記》
- 作者:王安憶
- 出版:麥田
房子沉默,房子會說話。以為王安憶《考工記》是流星花園,寫上海F4「西廂四小開」的故事,終究會發現,那是陳家「正宗清代古建築」老宅子的故事。時間由解放前寫到改革開放後,老宅子經歷人世流轉,他應該是舞台,光影流動人影來去,要有一個大家族去興去旺,才有敗有散。但王安憶反過來寫,單人獨個,主人翁一個人擁有這麼大一個宅子,為了宅子的去留擔心,那大宅便不是佈景了,不只在主人翁心頭佔一席之地,也在小說裡成了個角,是必須對立,以及對話的對象。「看他樓起了,看他樓塌了」,《考工記》為這句俗諺找到主詞,也提供了動詞,為了修砌與決定房子存留,主人翁把氣力都花在此了。於是我們才有另一種讀法,把「樓」往前提,是大宅看到這一切。
《考工記》當然很王安憶,裡頭有很能生活的女子,能撐家立業,另開一片天,亂世裡延續文明和生命力,但《考工記》也有「新的」王安憶,「順其自然,靜觀其變」四字貫穿全書,承平歲月固然不以物喜,但慌亂時節可以不以己悲嗎?面對解放、文革,這其中種種變革,走錯一步可是要殺頭的,卻又要如何以「自然」之道應萬變?如何能以「自然」全身於鬥牛鬼蛇神、鬥地主、不因為饑荒、經濟緊縮和政治風氣而平安終老。於是小說的「自然」其實很險,很容易不自然,那種「不經營」的經營其實更難,但被王安憶寫起來卻以果然之姿存在,這在王安憶個人創作和小說史上都是一個奇觀吧,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無論建築或是書寫,你不知道他搭建起來是如此費力,窮盡一切,卻又巧奪天工。
書評委員簡介:
盧郁佳: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黃宗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國文學系碩、博士。長期關心動物議題,喜歡讀字甚過寫字的雜食性閱讀動物。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傅月庵:資深編輯人。台灣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曾任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茉莉二手書店總監,《短篇小說》主編,現任職掃葉工房。以「編輯」立身,「書人」立心,間亦寫作,筆鋒多情而不失其識見,文章散見兩岸三地網路、報章雜誌。著有《生涯一蠹魚》《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天上大風》《書人行腳》《一心惟爾》等。
陳栢青: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200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 大人先生》(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