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用料的選擇,就更是複雜,旗袍的布料分成多種,傳統上就有真絲、織錦、絲綢、絲絨、綢緞等,現代也有尼龍料的使用。漢清旗袍店老闆陳杏春說:「尼龍料容易變形,極不耐穿,不適合旗袍。我承襲上海師傅的做法,不用尼龍料!」
【振興旗袍番外篇】被列為文化遺產 這款布料最常被當作官方賀禮

訂製旗袍是一門學問,師傅會依照客人的身材量身訂做,以達到美觀的效果。例如胸小臀大的梨形身材,師傅在選擇款式時,多半會建議製作長款旗袍,下襬不太收緊,做得寬鬆,以修飾身形。
漢清旗袍店的布料都經陳杏春與太太挑選,用料相當高級,從泰國絲到英國的絲絨都有。如果要舉一個店裡最特殊的布料,陳杏春拿出一件傳統的褐色漢服,店內只有成品,連未剪的布料都沒有。
陳杏春說:「這件漢服是用香雲紗製成,現在很少見了。這種料子雖輕軟,但布質帶硬,要縫之前得先泡水,針才穿得過去。」因為布料罕見,陳杏春自己也很少經手。

香雲紗又稱俗稱莨綢、雲紗,台語稱做「赤紗」。這是一種用薯莨的汁液在蠶絲物塗層,再用含礦物質的塘泥覆蓋,經過太陽曝曬而成的紗綢。這種布料原產於廣東,是中國南方的傳統衣料,只有褐、黑兩種顏色。
陳杏春說:「香雲紗的質感輕薄,摸起來沙沙的有響聲。特性涼爽透氣,易洗、易乾、又不怕水、不黏身,所以在暑氣特盛的南方曾是農民、作食人的日常衣物,還熱銷東南亞,現在很少囉!」但由於香雲紗手工繁複、製作費時,近半世紀以來,反而成為特別的高級布料,等閒難得一見。








香雲紗被列為第二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主要被用於製作官方賀禮或當作公關場合上的禮服。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