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還科普專欄〈花非花,霧非霧〉全文朗讀
《帕拉迪斯小姐》(Mademoiselle Paradis)是維也納一家電影公司去年發行的劇情片,片名即主角,是與海頓、莫札特同一時代的音樂家,有非凡的鋼琴演奏技藝。不過她是盲人,3歲就因病在一夜之間失明。父母帶她四處求醫,不在話下。電影講的就是她與「神醫」麥斯默遇合的故事。
麥斯默(Franz Mesmer, 1734-1815)是科學史已為人遺忘的一章。他的名字仍流傳於世:麥斯默療法(mesmerism),只不過很少人知道「麥斯默」是人名。現在「麥斯默療法」通常用來泛指江湖郎中裝神弄鬼的詐財手段,當年麥斯默鼓動風潮、造成時勢的豐功偉業,雖然是專業史家的研究對象,在中學歷史課本上最多只占一個腳註的地位。用不著說,電影《帕拉迪斯小姐》必然會激起有心人的興趣。更有趣的是,電影訴說的這段故事,對於麥斯默與帕拉迪斯兩人都有重大影響,是他們人生的轉捩點,特別是麥斯默。
麥斯默自認為掌握了宇宙磁流的運行原理
麥斯默比海頓小2歲,1766年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畢業,畢業論文是占星術與牛頓學說的雜膾。一開始,他相信磁鐵可以治病,後來他發現,生物也有磁性(即非礦物磁性),操縱那種磁力便能治病。根據他的看法,宇宙瀰漫磁流,群星之間的引力便是經由磁流傳遞的。人體從頭到腳亦可傳導磁流,磁流通暢者健康,磁流不通暢者生病。麥斯默自認為掌握了宇宙磁流的運行原理,以及磁流出入、流通人體的孔道,並練成了控制的功力,能為病人疏通身體磁流。於是他以磁流療法開業。但是1777年荷希(Resi)也就是帕拉迪斯小姐造訪麥斯默的時候,難免疑信相參。因為維也納醫界有人出面抨擊磁流療法,認為麥斯默用以招徠的成功案例多是自然痊癒──這是自古相傳的醫學經驗:每一種疾病都有它的自然進程,聽其自然,病人便能恢復健康,外力往往干擾自然進程、而不是加速。哪裡知道荷希居然對麥斯默德的療法有反應,於是她搬進麥斯默家裡,積極追求治療。當時麥斯默已婚,妻子是富孀,而荷希是年輕女郎,只有18歲,因而暴發醜聞。
麥斯默只好出走巴黎,沒想到卻打出一片天,關鍵是:他說服了一位知名的醫界人士,在王公、貴族、名流中建立了名號,麥斯默的診所成為社交中心──有病的人治病,無病的人增廣見聞,好向友人炫耀。巴黎正規醫界對他妒恨交加,抨擊、挑戰不遺餘力。麥斯默的聲勢不墜,全靠他的療法創造出的奇觀:他把磁流「注入」病人身體之後,病人往往陷入昏睡、昏厥、抽搐、震顫等反應──不妨用「起乩」這個詞描述──與平日判若兩人。當事人與旁觀者的證詞,令人對於「醫學」爭論無從判斷。
調查小組請來麥斯默的徒弟在花園裡對3棵樹釋放磁流
在這個熱潮中,有人說服國王路易十六:任命學者組成麥斯默療法調查團,成員來自法國科學院與巴黎醫學院,由備受敬重的美國駐法大使富蘭克林擔任團長。除了富蘭克林,有幾位成員是中學歷史課一定會提到的,如發明斷頭台的季洛廷(Joseph-Ignace Guillotin, 1738-1814),以及發動化學革命的拉瓦錫。巧的是,調查團有2位成員後來死在斷頭台上,拉瓦錫是其中之一。
1784年,學者完成報告,公開發表,成為科學史的重要文件。因為調查小組使用的研究方法,正是現代生物醫學的SOP──以實驗組、控制組分辨特定變項的作用。那可是將近兩個半世紀之前呢。
例如,調查小組請來麥斯默的一位徒弟在花園裡對3棵樹釋放磁流,同時讓1位12歲的少年待在屋裡。然後請那位少年到花園裡擁抱幾棵樹,每一棵樹兩分鐘,看他是否能分辨接受過磁流的樹。結果,少年在接觸第四棵樹的時候便「起乩」了──他接觸的樹都沒有接受過麥斯默磁流。
還有這2個實驗,是找接受過麥斯默療法的婦人做的:婦人甲蒙上眼之後,告訴她醫師正在對她施放磁流;在另一個房間裡,婦人乙也蒙上眼,告訴她醫師正在門外面對她釋放磁流。結果,3分鐘之後她們都「起乩」了。事實上,現場根本沒有醫師。報告裡對婦人甲的反應有如下的描述:
她的呼吸急促,兩臂展開,伸向背後,扭轉到極致,同時身體前傾;整個身體顫抖;牙齒打顫,聲音蕩漾;然後猛咬自己的手,留下鮮明的齒痕。
調查團再請婦人乙喝水,告訴她水都由醫師注入過磁流,結果喝到第4杯她便「起乩」了。更妙的是,她恢復神智之後,富蘭克林給了她醫師處理過的水安神,她沒有任何反應。
最後調查團請醫師隔著一幅紙屏風對婦人甲釋放磁流,但是她並不知情。半小時之後,她仍然談笑風生。等到她看見醫師走到面前,擺出施放磁流的模樣,只消幾分鐘她便「起乩」了。
現在我們走在路上,到處都可見到麥斯默療法的影子
調查報告的結論是:磁流療法的效果是想像的產物。報告有兩個版本,一個向公眾公開,另一份只供國王閱覽。在御覽本中,調查團指出了病人「起乩」的可能原因:異性間的性吸引力。原來尋求磁流療法的病人以女性為主,而治療者都是男性。在治療過程中,男醫師與女病人的身體非常接近,色、聲、味、觸密切交流,不可避免,兩性間的吸引力因而十足迸發,身體不由自主的激動起來……膝蓋接觸、手逡巡於腰部之下最敏感之處……。學者指出,病人逐漸陷入「起乩」時,面泛潮紅,兩眼放光,全是「自然欲望」已點燃的徵兆。那些婦女可能完全沒有自覺,但是絕對逃不過醫師的精明眼光。這種療法令人擔心:病人可能會上癮。她們一再走入診所,遲早會遭到輕薄。堅強的女性終將掙脫這一陷阱,而弱者不免身心受創。
調查團建議國王下令約束磁流療法,可能是因為光是揭穿磁流療法的無稽不足以遏制它的流行勢頭。弱者,你的名字是理性。
說起歷史,當年有兩則名言令我過目不忘。第一則是「鑒諸歷史,我們從歷史沒學到任何東西,」寓意與大家熟悉的以史為鑒、前車之鑑完全相反,因此印象深刻。第二則是「歷史並不重複,但是會押韻,」據說是馬克吐溫的金句之一。(其實不是)我喜歡這一句,因為更俏皮、更耐人尋味,同時更容易印證,例如各種媒體上的廣告、金光黨的新聞、政治新聞、甚至科學新聞。現在我們走在路上,搭乘捷運、以及上網,到處都可見到麥斯默療法的影子,不是嗎?還有靈界的科學(宇宙磁流?)。
不過,那份報告的英譯者,為了說明它的價值,有兩段話特別發人深省:
人為失誤的歷史可能更有價值、更值得追究。因為真理是一致的、不容折扣的;它亙古亙今,似乎毋需太過積極主動便能邂逅。但是人為失誤卻多采多姿,變化萬千;因為人為失誤沒有對應之實有,完全是心靈的創造物。在人為失誤的領域裡,有足夠空間供靈魂膨脹,展露各種天賦,以迄華麗、荒謬之極致。(它們的歷史)可能最能促進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但是,研究(非礦物)磁流這個錯誤理論,另外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同一個理論兩個世紀前就問世了。因此我們應追問,在17世紀初(2個世紀前)與18世紀末(現在),欺騙大眾需要哪些不同的技藝?
21世紀的騙子可有長進?
作者小傳─王道還
台北市出生,從小喜歡閱讀,但是從未想過寫作,因為小學五年級投稿國語日報兩次皆遭退稿。大學三年級起意外接到翻譯稿約,以後寫作亦以翻譯為起點(意思是抄襲)。
在思想上,對於「思考」產生全新的認識,是在高二暑假讀了《西洋哲學史話》(台北:協志工業出版)、《相對論入門》(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兩本書。從高一起就對演化生物學發生興趣,後來以生物人類學為專業可能並非偶然,可是對科學史、科學哲學的興趣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