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煙硝的愛情》(Cold War)與《羅馬》(Roma)是近來最受影壇矚目的兩部黑白電影,同時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雖然作品在獎項上彼此競爭,但兩片的導演帕威帕利科斯基(Pawel Pawlikowski)與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卻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帕利科斯基甚至因為艾方索的一句:「兄弟,去拍吧!這是你對我說過最好的故事。」讓他更有勇氣拍出《沒有煙硝的愛情》。
電影雕刻家-帕威帕利科斯基(Pawel Pawlikowski)
- 1957年9月15日出生於波蘭華沙
- 重要得獎紀錄:
- 2018年 《沒有煙硝的愛情》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 2014年 《依達的抉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英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 2005年 《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英國奧斯卡最佳英國電影獎
- 2001年 《Last Resort》英國奧斯卡最具潛力英國電影新銳獎
帕利科斯基以父母幾乎橫跨整個冷戰時期,長達40年的愛情與冒險,改編為《沒有煙硝的愛情》。
早在20年前,帕利科斯基就想拍一部描述一對情侶離開共產鐵幕的電影,靈感來自雙親曲折的愛情。他的父母在1949年於波蘭華沙相遇熱戀,俊男美女非常登對,但因常吵架而離婚,父親遠走德國,帕利科斯基也在14歲時隨母親改嫁英國人來到倫敦。父母後來復合,二度結婚,衝突依舊不斷,只好分手。兩人來來去去、吵吵鬧鬧、輾轉歐洲各國達40年,直到最後幾年老了、倦了,在1989年攜手走完一生。
父母40年的愛情,幾乎橫跨整個冷戰時期,帕利科斯基將這個題材醞釀多年,改編為《沒有煙硝的愛情》,描述男音樂家與女歌手在1950、1960年代從波蘭民族歌舞團出發、浪跡異國、分分合合15年的故事,並以父母之名Wiktor與Zula為男女主角命名。
在英國求學、工作約40年的帕利科斯基,2012年回到波蘭拍攝《依達的抉擇》(Ida)。他在Film4電影公司訪問時坦言:「重返故鄉後,被快速拉回舊日的波蘭時光,發現過去的事往往是解答現在問題的關鍵,也對個人、父母、乃至國家的歷史更感興趣。」
在波蘭5年先後完成的《依達的抉擇》《沒有煙硝的愛情》都反映二戰後波蘭政治與社會情境,加上帕利科斯基獨特精緻的電影語言,以及明確的藝術片定位,讓電影順利在波蘭、英國與法國跨國籌資。尤其《依達的抉擇》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投資人對以愛情為主軸的《沒有煙硝的愛情》更具信心。
《沒有煙硝的愛情》製片譚雅賽格欽(Tanya Seghatchian)在《銀幕雜誌》訪問中表示,該片的時代與場景都比《依達的抉擇》複雜,預算也更高、超過五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一億五千五百萬元),因此她與另一位製片艾娃普思金絲卡(Ewa Puszczynska)都認為應該找英國電影協會與波蘭電影協會加入。此外,向來喜愛帕利科斯基作品的巴黎mk2 Films亦受邀加入製作與銷售代理,還有德法公共電視(ARTE)、法國國家電影中心的世界電影補助基金(CNC's Aide aux Cinémas du Monde)與歐影基金(Eurimages)等出資,「動用每一種歐洲跨國拍片的資源」。影片後來獲獎不斷,目前全球票房更超過1千2百80萬美元(約新台幣四億元)。
《沒有煙硝的愛情》主要在波蘭拍攝,並赴法國拍攝4天。片中男女主角托瑪斯科特與喬安娜庫里格因歌唱結緣,民謠與音樂成了全片非常重要的元素,透過從民謠獨唱、合唱到爵士風格等相同旋律的各種變奏,傳達時空與心境變化。帕利科斯基為蒐集相關音樂,花了好幾個月前往不同的民謠音樂節,並有一組人到處拍攝尋找精彩的表演者。開拍前,導演與攝影師也一起去看民族歌舞的彩排、試拍,尋找捕捉動作與舞蹈的方法。
帕利科斯基嘗試把電影當成某種紀錄片在拍,認為電影本身自有生命,在拍攝過程裡樣貌會愈來愈清楚。
紀錄片導演出身的帕利科斯基拍片量少質精,至今只導過6部電影,每部片都由他編劇或共同編劇。一般電影劇本約一百頁,他的劇本因台詞較少,多半約60頁,《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My Summer of Love)更只有22頁。不過劇本對他而言,常是先把故事寫好以方便遞案、找資金,所以會一改再改,到拍片現場又會隨情境不停更動、增刪。他嘗試把電影當成某種紀錄片在拍,認為電影本身自有生命,在拍攝過程裡樣貌會愈來愈清楚。就因如此,《沒有煙硝的愛情》最後有159版,因為他總是在變。
波蘭攝影師路卡斯薩爾(Łukasz Żal)在《依達的抉擇》中的四:三復古銀幕比例黑白攝影讓影迷驚豔,帕利科斯基拍《沒有煙硝的愛情》繼續與他合作,但這次想以彩色拍攝出強化共產社會蒼涼的顏色感,卻始終找不到對的顏色,因此決定仍沿用上一部片的攝影形式。路卡斯薩爾比較兩部的攝影時強調,新片因女主角散發的能量讓攝影機更常動起來,跟角色進退游移,變得更有情緒。
拍電影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大量重寫、重拍就像蒸餾一般,才能留下最精華的部分。
追求精緻但又要求自然的帕利科斯基,為了讓演員表演時,一切的背景能配合得天衣無縫,要求每個元素都需在對的時間發生,一個場景拍了10幾次、甚至25次,仍然樂此不疲,還有一句對話拍了12小時的紀錄。他強調,拍電影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大量重寫、重拍就像蒸餾一般,才能留下最精華的部分。
《沒有煙硝的愛情》工作人員眼中的帕利科斯基是完美主義者,他也承認這種近乎「雕刻」電影的拍片過程壓力很大,要承擔所有的後果。但製片譚雅賽格欽卻說,和帕利科斯基合作不是挑戰、而是一種特權,「到最後導演成了我的羅盤,和他工作每天都可以學到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