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普查局的調查發現,電腦與工程科系的男性畢業生,到了40歲時薪水大致翻倍,平均在12萬4,458美元;但歷史系和社會科學類組的薪資成長速度更快:到了40歲時,這2類科系的男性畢業生一年平均可領13萬1,154美元,反而高出工科同輩5%。
對此出乎意料之外的調查結果,紐約時報在一篇報導中認為,背後主要有2個原因。首先,科技業汰舊換新的速度太快,以致於電腦系畢業生在校學習的技術和程式語言,10年後可能就被淘汰,毫無價值,迫使科技業老員工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技術;而相較那些10年後才剛從學校畢業,已熟悉新技術的年輕電腦系學生來說,資深員工的競爭力反而削弱許多。
另一個原因,則是文組的訓練原本就屬「軟技能」,著重在解決問題、批判思考、抽象概念、語文表達,和創造的能力,雖然缺乏立即的實用性,不易看到明確的職涯路線,但長遠看來,反而更具彈性,能夠扮演多元職場角色,即使切換跑道或是職務升遷,也能較快適應,發揮所長。
而除了加薪速度的變化,2018年美國文理科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也發現人文科系的畢業生,無論在就業率、工作滿意度,還是升遷速度上,都與工程科系或其他類組的畢業生相差無幾,甚至超越其他科系。
「外界常有一種迷思,以為只要唸了人文類組,這輩子就注定沒頭路,但實際上顯非如此,」美國大學協會的政策部門副主席Debra Humphries認為。對人文科系的畢業生來說,職涯就像跑「馬拉松」,要到後段,才見真章。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教授David Deming則認為,在高等教育越來越職業取向,課程內容日漸窄化的今天,這些調查結果值得教育單位深思。
「正因科技變化快速,我們更需要提升教育的廣度,」Deming說:「4年的大專教育應該要為未來40年的職涯,以及一個無法預見的未來,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