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21:06 臺北時間

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 名單揭曉

mm-logo
生活
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決審會議於12月17日舉行,入選書籍為2018年10月底至2019年11月上旬以前所出版書籍。
這一年中,鏡文化四位書評委員──黃宗潔、陳栢青、盧郁佳、廖偉棠,每月於鏡文化輪流撰寫書評專欄,所評述的書籍和每三個月選出的當季「評者之選」書籍,為「年度好書」的初選書籍;評選會議前,再由四位書評委員自初選書籍中選出共34本書複審書籍,於決審會議投票選出「華文創作」與「翻譯」兩大類共20本年度好書。

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華文創作類.翻譯類」名單

華文創作類

  1. 《大裂:胡遷中短篇小說集》,胡遷著,時報出版
  2. 《女同志X務農X成家:泥地漬虹》,陳怡如著,大塊文化出版
  3. 《苦雨之地》,吳明益著,新經典文化出版
  4. 《人魚紀》,李維菁著,新經典文化出版
  5.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劉宸君著,春山出版
  6. 《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張亦絢著,木馬文化出版
  7. 《明朝》,駱以軍著,鏡文學出版
  8. 《無父之城》,陳雪著,鏡文學出版
  9. 《命子》,董啟章著,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10. 《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李佳佳著,春山出版

翻譯類

  1. 《心向群山: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到迷戀登山》(Mountains of the Mind: a History of a Fascination),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著,林建興譯,大家出版
  2. 《班雅明與他的時代:流浪.孤寂.逃亡》(Manifeste Incertain 1: Avec Walter Benjamin, rêveur abîmé dans le paysage; Manifeste Incertain 2: Avec Nadja, André Breton et Walter Benjamin sous le ciel de Paris; Manifeste Incertain 3: La mort de Walter Benjamin. Ezra Pound mis en cage),費德雷.帕雅克(Frédéric Pajak)著、繪,梁家瑜譯,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3. 《林肯在中陰》(Lincoln In The Bardo),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著,何穎怡譯,時報出版
  4. 《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Gene Smith’s Sink),山姆.史帝芬森(Sam Stephenson)著,吳莉君譯,原點出版
  5.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 Tiananmen Revisited),林慕蓮(Louisa Lim)著,廖珮杏譯,八旗文化出版
  6.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Her body and other parties),卡門.瑪麗亞.馬查多(Carmen Maria Machado)著,葉佳怡譯,啟明出版
  7. 《薩賓娜之死》(Sabrina),尼克.德納索(Nick Drnaso)著,宋瑛堂譯,臉譜出版
  8. 《卡塔莉娜:關於生命療養院,以及人們如何被遺棄的故事》(VITA: Life in a Zone of Social Abandonment),朱歐.畢尤(João Biehl)著,葉佳怡譯,左岸文化出版
  9. 《痛苦可以分享嗎?:不以愛與正義之名消費傷痛,讓創傷者與陪伴者真正互助共好的痛苦社會學》,嚴寄鎬著,黃子玲譯,麥田出版
  10. 《隱形的奧義:拋開無止境曝光、擁抱不受注目的十一個思考》(How to Disappear : Notes on Invisibility in a Time of Transparency),阿奇科.布希(Akiko Busch)著,麥慧芬譯,商周出版

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華文創作類】

《大裂:胡遷中短篇小說集》

  • 作者:胡遷
  • 出版:時報出版
【黃宗潔短評】
《大裂:胡遷中短篇小說集》,胡遷著,時報出版
都說胡遷的作品表達了存在的虛無,若借用他自己在〈後記〉中的形容,則是「個體對存在的失望」。此種既定印象加上胡遷終究選擇了自殺離世,彷彿更加強了那揮之不去的絕望感。但事實上,胡遷小說裡的虛無,並不是那種前途茫茫、覺得一切都無意義的虛無,反而是一種很「實」的,對意義感的思考。與其說虛無,不如說是一種不屬於那個年紀的,思維的滄桑。是一個太過洞察世情的靈魂,對存在的深層探問。書中的同名單篇〈大裂〉,無疑是最充分體現此種寫作特質的作品。
在〈大裂〉中,那發生在荒郊野嶺一座野雞大學裡的各種暴力、無所事事、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傷害,在文學領域都不是什麼陌生罕見的題材,但這群大學生某日挖出了一張標誌黃金符號的老地圖,於是他們開始無窮盡地挖起洞來。「挖黃金」這個在類型文學可能會發展成冒險故事的尋寶主題,在胡遷筆下,卻令人想起藝術家徐冰對自己知名作品《天書》的形容,他說,這個耗時四年,刻出四千多個偽漢字製成的偽書,就是「一個人,用了四年的時間,做了一件什麼都沒說的事。」〈大裂〉裡的主角持續地挖掘,無疑也是用漫長的時間進行某種「什麼都沒說的事」。挖到後來他是這麼說的:「挖坑本身和找黃金已經連接不起來,挖坑就是純粹地挖坑,沒有人關心可以挖到什麼。」「我只是解決掉了四年的一段時間。」
也就是說,〈大裂〉透過挖黃金這種「無意義之事」,來證明存在彷彿無意義的虛耗,既是證明虛耗的無意義,也是用虛耗證明無意義。就像〈約會〉裡面那個想重新找出前一次約會路徑的主角,當他終於找到的時候,發現自己回憶不起任何事物,因為「所有的精力都在尋找中耗費掉了」。但虛耗與徒勞並不虛無,它只是反證了那個「耗」與「勞」的存在本質。感受到虛耗,很多時候是因為活得太用力了,因為不願向某些比較輕鬆簡單的方式妥協,於是無數的徒勞終究凝成了虛無。
只是,當「可能性」都成為虛無,活著就太艱難了。如果說胡遷的小說因此令人產生某種絕望感,是因為連「可能性」都不是一種祝福。〈大裂〉裡的主角,後來始終思考著:另外的石頭下面,會不會埋著更好的東西呢?〈漫長地閉眼〉裡的敘事者則說:「再也沒有比可能性更令人沮喪的了。」我們總想像著生活裡的其他可能,作為某種對現實不滿的慰藉,但胡遷迫使我們將眼光拉回充滿缺憾的當下,他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沒有理想的生活,「只有你想要選擇具有哪種缺憾的生活」。(訪談收錄於《牛蛙》)
而胡遷的作品,毋寧就是各種缺憾生活的呈現,他試著以寫作「對抗世界的灰暗」(〈後記〉),對抗的方式卻是用稀鬆平常的口吻描述生活裡的各種傷害與裂痕。他的小說裡沒有救贖,但這或許是因為,不去想像救贖的可能性,才有可能真正地從生活中生還。

《泥地漬虹:女同志X務農X成家》

  • 作者:陳怡如
  • 出版社:大塊文化
【盧郁佳短評】
《泥地漬虹:女同志X務農X成家》,陳怡如著,大塊文化出版
《漬物語》作者陳怡如的成長散文《泥地漬虹》探索女同志認同和女性認同的疼痛掙扎。種稻與釀造米麴、醃脆瓜、醃蘿蔔,都在培養自己身體的菌相;關係則在培養情緒的菌相。從小母親要女兒和其他女孩並排站比較外表,後來嫌棄女兒胖、壯、種田「身上有味道」,提醒女兒她的戀愛像母親照顧女兒般付出太多,後來因為遠距離女友外遇而失戀、同志運動和室友的分合,也都在傷痛中求孤獨以自癒。
身為女同志,曾想要生育卻錯過時機,沒有生育,怕老,怕老後孤單無依,怕死,背後是一連串彷徨自問:「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愛?」「如果這是愛,一切會變得很複雜,太難承受了,是嗎?」「這不是愛,感覺到痛,怎麼可能是愛?」「你有太多的愛,就給水稻吧。」「我視它(水稻)為孩子,為它牽掛、焦慮、操煩,背負著讓它長成符合旁人眼光的責任,我勤奮地抓螺、捕秧,追求一株稗草也沒有的完美。」「這種耕作關係和心情,壓迫得我想逃。」在耕作的痛苦後,蒙受大地以豐收回報:「這算不算愛呢?」「我感覺到在這當中的苦痛,怎麼會是愛?」「你看看這豐收的水稻,你的愛有多豐盛!」在愛情中難以直面的母愛暴力,透過務農的隱喻,都淋漓盡致寫了出來。
「感覺到痛,怎麼可能是愛?」意謂相信受苦沒有反抗的餘地。一個代耕業者習慣利用權勢羞辱女農為樂,她一直設法逃避,夥伴卻不知情把她推入魔掌。她無路可逃,被迫陪笑,吞下屈辱,自責吝嗇小氣。悔恨於同樣受辱,別人跪出商機,她的稻米卻仍滯銷。權力關係一直在重傷所有人,她寫出的劇痛令人戰慄。這本書傷痕累累,英勇道出了性別壓迫正是殘虐愛與表達的元凶,歧視同志正是謀殺愛情。而反抗階級壓迫的勇氣,就是在親密關係中尋求平等的勇氣。

《苦雨之地》

  • 作者:吳明益
  •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陳栢青短評】
《苦雨之地》,吳明益著,新經典文化出版
如何用手語表現鳥鳴?——這是吳明益〈人如何學會語言〉的情節,喪失了聽覺的少年想用手語對聾人傳達鳥的鳴叫聲。這裡頭包含一系列轉換——視覺轉譯為聽覺,接收如何轉化為表現?理解如何去創造?此間所有的減損與增加,美在這裡頭發生。意義在這裡頭延展。 那何嘗不可作為小說書寫的隱喻?
吳明益《苦雨之地》正是對我們這些生態、自然的聾子、瞎子打出無數幻美而直直騷動心靈的手勢,讓目盲者看見,讓耳閉者聽見。因為我們習於這樣的自然,自然是實體,是綠綠的山,是藍藍的海。是樹。是動物。也是一整套觀看方式和感覺方式的結合——要愛護自然、不要讓嫦娥笑我們髒、動物很可愛,你是貓派還狗派——那個自然,其實很人為。我們以為愛護自然,其實某種意義上是愛(人類)自己。以為親近自然,搞不好是遠離。事實是,我們無法走入外面。走進自然裡。而人與人則永遠有隔(他人也許是最難以進入的生態系?)。這是一個自然的悖論:你如何活在自然裡,又同時描繪自然的輪廓線?「自然」、「生態」作為一個概念的集合,是虛的,但又是一可被觸摸的實體。吳明益這批小說能區辨,不如說是,感覺,它摩挲邊界,逼近,而後突圍——這方面而言,小說家突破的,恐怕也是過去自然書寫的侷限,生態議題的探討,以及自身小說的進境——《苦雨之地》先是帶小說人物走出去,到外面,人類的外面、自我之外,感情的外面,但其實是走入更裡面——困惑者在自然中獲得什麼,以及其缺少,於是小說體現了能帶給讀者第二好的餽贈——領悟。或某種心靈被激起懸盪後的撫平與和解。而這批小說最好的餽贈則是,「走入外面其實是進入裡面」後,「始終還存在一個外面」,因為一體性擴大了,人與自然、自我的生態與外在世界在混亂後獲得了平衡,一種接軌,融合。但之外又還有——那是神祕性的誕生。總有什麼更大的什麼存在,於是你感受到小說的餘味,心底有種敬畏,一種被洗滌後的純粹。很多小說家只能做到二者中其一,吳明益兩者都包。
文學與科學、知識與詩意、虛構與紀實,議題與審美,《苦雨之地》有它的藝術性,但又能介入現實,吳明益讓上述各種元素無限逼近,產生對話,又碰撞,那是新語言之誕生。人如何學會語言?一個人如何懂另外一個人?現在,你擁有一種新鑰匙,叫作小說。

《人魚紀》

  • 作者:李維菁
  •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盧郁佳短評】
《人魚紀》,李維菁著,新經典文化出版
畢生奉獻於舞蹈,她已努力到無懈可擊,音樂拍子抓得精準,苦練基本功動作到位,渴望舞姿感動觀者,她也一向都辦到了。她從小活在一個獨舞發表會、個人組競賽的世界裡,賦予她的使命是贏過所有嫉妒她的人,所以她拼命取得獎牌和掌聲,在聚光燈下獨佔眾人豔羨稱讚的焦點。一帆風順的她現在卻掉進了一個扭曲怪異的世界,所有規則顛倒過來,竟然要求合作而不是征服和利用,平等而不是單向指揮或服從。她得低頭伸手收買那些她過去踩扁踩爛的對手,設法隱藏心中的輕蔑和怒火,取得對方心甘情願的配合。或者,她得仰頭乞求那些贏過她的人上人,要貴族階級拉她一把,認可她有資格跟他平起平坐。得手後她就會主導全場,像舞星路妮絲那樣教男人怎樣跟隨她成功。
對於以追逐成功為目標的機器人而言,身體是一個扭曲怪異、無法溝通的世界。她勤奮苦練,設法用同樣模式駕馭身體,渴望繼續贏得肯定。但外界卻毫不同情她的奮戰,無情的性別打擊接踵而來。她開始回顧,自己是如何成了一具機器人,生殖器官是怎樣從全身被閹割掉了。
人們想成為人生贏家,李維菁小說《人魚紀》道出了真相:人生沒有贏家,只有不為人知的輸家。人人都是輸家,而贏家贏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若要贏回自己,就必須踏入那個扭曲怪異、無法溝通的世界,與被扼殺死去的自己進行密室協商。此局艱險難測,而這本書已抵達了勇氣的極限。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 作者:劉宸君
  • 出版社:春山出版
【廖偉棠短評】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劉宸君著,春山出版
我們恰巧與天才同一個時代,然後目睹她被命運忌妒折斷,目睹媒體以她所厭惡的「奇觀」一樣的方式呈現她的死亡。萬幸有《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這樣一本書,凝聚了劉宸君的精魂,清洗了我們作為死亡消費者的褻瀆,只留下這些純粹得如高溫燒鍊而成的文字。
宸君始終是一個送信人,來自山的信件卻無比輕盈,可以抵銷死亡的沉重。但我們能承受這麼純粹、璀璨的愛嗎?這本書彷彿屬於上個世紀之交的三詩人書簡,像茨維塔耶娃和巴斯特納克的熾熱精誠在其中呼喚回應,呼喚我們成為里爾克那樣的收信人。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的最精華部份是詩,似有山靈附體的流利意象轉換之間,是實實在在的手、足在自然與人心之間的砥礪,宸君學習了山的坦然。好些詩句甚至超越寫了二十年三十年的詩人,不是因為技巧,而是因為她從容袒露自己的靈魂,而這被袒露的靈魂如此繁複,自成波折萬象。
其餘的書信、劄記又何嘗不是詩一般,她不斷交出又反顧自己短暫一生所捕獲的能量,為我們證明文字依然高貴、與城市裡的買賣無涉。《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填補了書榜上詩集暫缺的遺憾,這是行動詩、是生死攸關的詩,它的「未完成」帶有雨雪淋漓的濕度,我們只能置身其中大口呼吸她送給我們的清醒。

《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

  • 作者:張亦絢
  • 出版社:木馬文化
【盧郁佳短評】
《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張亦絢著,木馬文化出版
為什麼我喜歡的人就是不肯老老實實喜歡我,我不喜歡的人卻要誤以為我喜歡他而喜歡上我?為何愛慾爆發在出軌的兩難上,而消滅又快得讓人措手不及,就算考慮分手來配合外遇,也跟不上慾望的旋起旋滅朝生暮死?無論怎樣設法忠於自己去追逐性欲,似乎它已打定主意不配合任何善意的預設,任性善變而難以溝通,一心一意只要她朝朝暮暮坐立難安,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怎麼遷就都不夠。
早慧敏感的張亦絢《性意思史》探問性慾為何殘酷,原來女童、少女意識到性的過程,就是抗拒、逃避的過程。成年女子扶盲人過街,盲青年說自己剛放學,問她是否也剛放學。她想回答,自己是個老婆婆,早已不放學了。但她怕答案被側目,遲疑而沒有回答。她的大腦尚未意識到對方的探問帶著好感,身體就已經自動拉開距離,把自己圈了出去,自稱是老婆婆,早已劃出青年男女曖昧的圈外了,就像手機沒有訊號、無法接通。
和他人難以接通,因為長期苦於和自己的紛爭拷問。書中一具身體上總有三個腦袋在互相辯證,只要當中一個表達了任何獨見創獲的觀察,立刻會跑出一個糾察隊來找碴,反駁說「可是誰誰就不是這樣」,拒絕接受。最後有一個和事佬出來打圓場,說「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安撫焦慮,恢復平心靜氣,相安無事。本書鞭闢入裡刻畫了性的維穩工程如何內化,少女拳打腳踢抵抗性慾來襲,繼而抵抗人我的抵抗親密,所有抵抗都被吸收來打擊自己。各種抵抗精巧構成了無限迴圈,在美麗的徒勞中無路可出。而本書給出了堅忍的希望與安慰。

《明朝》

  • 作者:駱以軍
  • 出版社:鏡文學
【陳栢青短評】
《明朝》,駱以軍著,鏡文學出版
誰說人們不讀小說了?不如說人們正以讀小說的方式在理解社會——關鍵的場景、瞬間光影,那裡頭的隱喻或是象徵,借用嚴寄鎬的「快照」論:「我們偏好從一個特徵來推出一個場景,用片段描述事實。人們以為『這是反映真相的那一刻』……於是真相不存在歷史的過程和發展中,而是凝聚在瞬間……也就是用銳利度來捕捉當下場面加以揭示,不去理解發展」——那其實是短篇小說的技術本體論,於是,當人類對社會整體的凝視與理解,以為就此發現真相,其實更像閱讀一篇小說。這時候,無論是對讀者或作者,真正的小說何為?小說與世界拉不出距離,在沒有距離的情況下,無論貼著寫或刻意不靠近,都失了準繩,沒有了力道。於是你會有「小說贏不過現實」的喟嘆,不是輸贏的問題,而是沒有了遠近。或是你會覺得非虛構為什麼這麼有力量——它的確有,它非常有。但此刻你在說「有」的同時,有沒有同時在蔑視小說說它沒有?笑它塑膠?
駱以軍的小說《明朝》裡建構了離我們很遙遠的朝代,但在這個時空間一如火箭發射一樣拉遠了維度(調度科幻基底,超未來科技想要重現遠古的朝代),卻又奇異的讓你以為他朝靶心——我們的當代無限趨近:借古喻今?以現代視野解構歷史?借他人酒杯澆心中塊壘?誰讀都有各自的解讀,有人讀到古,有人看到今,有人很在意隱私,有人注意倫理,有人看到亡國感,有人看到異鄉恨。有人注意到文明,有人在意毀滅……《明朝》藉由科幻設定取消距離(「你可以靠近一點」),卻又成功拉出現實與小說的距離,以為是群像劇,但這些個作古的老頭仇英、徐渭、錢謙益……卻變成舞台一段段錯落獨白。
而當你以為已經從獨白進入核心了(借用小說家最愛的詞彙:「最裡面的房間」),卻又發現人物始終在旁觀,在繞境,沒看到身邊的大象(那個時代?那真正的痛),小說既個人(但是,是哪個個人?小說家的,當代去代言讀者我的、還是那些老骨頭的?),又很愛示眾/公眾、一切似曾相識,影影綽綽,這些乍看明明巴掌大的事件載體,其實裡頭是層疊的俄羅斯套娃,相似的事件相悖的意義……這中間因此搞出無數意義差、月台與車廂間隙,但這些黑洞、間隙卻又逗引你,要你放入意義,投射情感,煽動憤怒,解讀理論,它讓你遠,又令你近,進進出出,心靈與智識壓縮幫浦的起起落落,它構成它自己的宇宙…… 那一切都讓小說家做到最極限,無論結構、文字、概念,駱以軍操爆自己的書寫配備,在華文這個古老而驅動引擎嗡嗡作響冒出白煙的大機器上進行各種超限改機,且時不踢他一腳,正因為那是極限,而且粗魯,之於別人,我們注意小說如何與現實拉開距離卻讓我們更進入現實,而駱以軍的書寫則刻意令我們注意到,距離自身(倫理的拉鋸、真實與虛構的象限……),亦即,他暴露小說的前台與後台,觸碰小說的種種可能和不可能性,書寫所達致的載體量和介入層面……你不知道小說家把自己拋得多遠,在那樣孤獨的長征中,《明朝》值得更多掌聲與細緻的研究,它值得我們投入明朝(ㄓㄠ)。

《無父之城》

  • 作者:陳雪
  • 出版社:鏡文學
【陳栢青短評】
《無父之城》,陳雪著,鏡文學出版
她先是蓋一棟樓,摩天大樓,現在她造了一座小鎮。「大氣磅礡」、「面山座海」、「無敵景觀」、「快速抵達都心」作為建案廣告,也都適用描述陳雪最新小說《無父之城》,小說家似乎在找一種量體——是象徵,也是結構上的——要裝進去的不只是更多人性、更多故事、更多歷史與更多時間,她在做的不是大,不是多,而是「在加法之外的」:敘述的有機組合,一種1+1如何大於2於意義上的內爆,在《摩天大樓》裡是走道迷境,和錯落一如人物內在的「層疊的房間」,而在《無父之城》是不同角色各種證詞,是書中書,是多個時間斷層裡湧動的斷頭事件。藉由藏閃、前後順序的挪放、說謊與真實、時間和空間差,那正是小說作為藝術的所在,空白可能更有力,謊言與不對盤更值得細究,她提供一種載重,挖得更深,抵達更高處。
《無父之城》裡的海山鎮是陳雪研發出最新的ZIP壓縮檔,不是透過加法演算,而是一個超強意志力和專注撐起來的結構,展開小說家獨有的演算法、大數據,把一切像疊疊樂一樣「顫危危卻又恰到好處的挺立」,與其說陳雪是用這本小說告訴世界「看我能說」,不如說她是表現了「我還可以這麼說」,小說還可以這樣說。台灣小說還可以這樣表現。
但《無父之城》又很體貼。容易貼近,你能感覺到小說的流暢,好進入,易讀,也耐讀,它提供你豐富的體驗,知識的開展,感覺的拓荒,情節千迴百折的娛樂、懸疑的逗引。你要豐富的人物,check,你要流暢的故事,打鉤。你要在地性,它給你一整座最台灣的小鎮,地方政商宗教掛勾,黑白變成灰,超級台,台到你覺得跳上腳踏車拐出巷子就到了。你要歷史,它能往時間裡頭深鑿,家族樹上被扼斷了的那一脈枯枝敗葉、白色恐怖……
其實「體貼」最難。對讀者的體貼意味,小說家進入那個「類型」、「大眾視野」的規範中,讀者比我媽難伺候。那要調度多少書寫的肌肉、熟習該類型框架,轉收音機旋鈕那樣微微調校語言,並從各種當代媒材如戲劇、通俗小說中取經,讓你覺得他跟你在同一個波頻。這幾年流行轉生流、異世界流、穿越文本——來自異世界、回到明朝當王爺,這真的會發生啊,陳雪在小說外完成一次轉生,從九零年代至今,小說家一次又一次轉生,短篇進入長製,小說同時散文,酷兒教母到無事不可以寫,純文學又能進出類型,出一本書她轉生一次,她永遠戰勝她自己,她拓展領地,她鍛鍊新兵,她橫徵暴歛,卻又懷柔愛民。《無父之城》的努力,那種激烈,是一種馴。馴字。馴文類。馴服自己。則百邦來朝,萬民拜服。但能變貌,插足各種領域,她又始終那麼陳雪的,正如《無父之城》徵調偵探小說作為基底,但又不完全那麼框架的,陳雪時不把敘事兜著,提起來,偏不那樣處理。在那個自覺裡,一種全新的質感出現了。或說,個人性。

《命子》

  • 作者:董啟章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廖偉棠短評】
《命子》,董啟章著,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在2019年香港之戰的大背景前,閱讀這部董啟章的「輕量級」作品別有意味。文學傳統中「父子」關係的結構,在此通過三段論式的迭進得到了重構,一如現實香港中兩代人乃至數代人之間的恩怨、歉疚與共情,在烽火之間劇烈重生。
命子》的三個部份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微妙。「當時只道是平常」——第一部份的父子情漫話,在幽默中潸潸流逝,就像我們之前所熟悉的日常香港,恍然不覺將到別離的時刻。
董啟章不甘這離別,向歷史的縫隙(第二部分所源自的笛卡兒的野史)和未來的幻覺(第三部分的AI科幻假面)裡尋找重建紐帶的可能,意外帶出了時代更可怕的隱喻——下一代再下一代都可能進入犧牲的覺悟中,以拯救被外力和自業所困厄的香港。
然而,香港的「靈魂」,也許就因此成立。
如此看來,「命子」除了原本的意思,還有「孩子的命運」之義。散文部份「現實」中的「果」和小說部份「虛構」裡的「花」都在尋找自己的香港的未來,虛與實之間,他們都在承擔。而我們這一代「父親」何如?——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必須不斷如此自問,才能理直氣壯地書寫下去,不負這未來對我們的救贖。

《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

  • 作者:李佳佳
  • 出版社:春山出版
【黃宗潔短評】
《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李佳佳著,春山出版
對於台灣的讀者來說,朱令或許是個陌生的名字,若試著上網搜尋,第一個跳出來的會是「朱令鉈中毒事件」。二十多年來,朱令的名字始終以這樣的方式被記憶:鉈中毒、中國第一起互聯網求助事件。每當出現類似的毒殺案,朱令就會成為網路搜尋的熱門關鍵字,接著再度被淡忘。她活成了一個案例,一個指標性的案例,不只因為鉈中毒實在太過慘烈,更因為朱令案標誌著互聯網的力量從成形到崛起的轉折年代。
然而,朱令令(她的本名)不只是個案例,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曾經年輕聰敏才華橫溢,無論世界是否記得她,她都以驚人的意志力,將自己活成了一朵花,一朵她鍾愛的花──別名「死不了」的馬齒莧。歷經八次全身換血,「死不了」的她,硬生生地從死神手中搶回自己的生命,並且即將邁向朱令的四十六年。而這本書,除了是對朱令案的全盤爬梳,更具有將朱令還原為一個「人」的意義。
2019年的朱令,腦部受損、肺衰竭、氣管因切開而無法發聲、兩眼近乎全盲,卻仍然堅韌地活著,老邁的父母則日復一日也一成不變地照護著她。只是,這樣一個看似尋常的病患家庭,二十多年來歷經了無數檯面下暗潮洶湧的政治角力。受害者朱令與嫌疑犯孫維的背景都非等閒家庭,看似單純的刑事案件,背後其實牽涉到包括學校、醫院、官僚體系等層層權力結構的利害衝突,當朱令的同學貝志城將案件丟上互聯網,並點燃了高度的海內外關注後,種種發展更一度讓「網民圍觀」帶來正義實踐,成為可能的想像。
儘管如此,互聯網會診讓朱令活下來,卻沒能進一步讓真凶受到法律制裁。從1994年12月鉈毒進入身體的那刻起,朱令與她父母的人生,就再也無可逆轉地墜入萬丈深淵,沒有人能將她原本可能擁有的未來還給她。但是透過朱令一案,我們仍能看到在巨大的權力結構底下,對真相與正義的渴望與追求,如何透過各種縫隙,頑強地生長。

鏡文化2019年度好書【翻譯類】

《心向群山: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到迷戀登山》

  • 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
  • 譯者:林建興
  • 出版社:大家出版
【盧郁佳短評】
《心向群山: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到迷戀登山》,羅伯特.麥克法倫著,林建興譯,大家出版社出版
高山是另一個世界。我們可能會迷路,為風雨所困,跌下山崖,受傷骨折,失落行囊、炊爐或營帳裝備,飢餓,脫水,失溫,凍傷失去腳趾或手指,失去生命。既然如此,人們為何還要登山?
羅伯特.麥克法倫《心向群山》的使命,就是把艱苦、危險、心醉神迷的高山經驗,傳達給不登山的大眾。困難就像在十九世紀初年告訴大眾,在我們出生前,曾有另一個世界滅絕過,那裡有許多現今不存在的古代怪獸,並且從一堆化石碎塊中拼湊出高聳的恐龍,將劍齒虎的骨骼用鐵絲串起來,敷上血肉和皮膚,指導畫家工筆細密畫出長毛象、三葉蟲和腔棘魚的幻景。法國自然史學者居維葉完成了後者,巴爾札克說「居維葉難道不是我們這個世紀最偉大的詩人嗎?我們不朽的博物學者從白骨中重建構建一個個世界。他撿起一塊石膏,對我們說:『你們看!』突然間十頭就變成了動物,死去的動物又活過來,然後另一個世界就在我們的面前展開。」麥克法倫也是這麼做的。他把博物學文獻的碎片串連起來,重現人類發現世界的歷史。也從旅行家的札記中,重繪栩栩如生的超限感官體驗。通過這一切,本書構成了山的肖像。
人們傳說居維葉把他的一萬九千冊藏書都背了下來。而羅伯特.麥克法倫不但援引了廣闊的科學、宗教與地理探索歷史,似乎也記得他登山走過的每一步風景,將眺望群山所見的險惡與壯麗講述得淋漓盡致,岩石和冰河紛紛從紙頁中活了過來,令人神往、思索生命、也因耽美而沉醉。阻隔理解山境的高牆,由他鑿空鋪平,激起讀者跋涉探險的好奇與勇氣,帶領我們重新啟蒙,勇往直前。

《班雅明與他的時代:流浪.孤寂.逃亡》

  • 作者、繪圖:費德雷.帕雅克
  • 譯者:梁家瑜
  • 出版:聯經出版公司
【陳栢青短評】
《班雅明與他的時代:流浪.孤寂.逃亡》,作者、繪圖:費德雷.帕雅克,梁家瑜,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正因為知識分子不知道怎麼和人民說話……他們把位子讓位給煽動家和記者。知識分子只對知識分子講話。」「人民,這無法描述的實體……在戰爭時興奮,在和平時煎熬的大眾,他們有時看似要求真理,甚至成了『庶民智慧』的化身,就在他們為最低劣者歡呼之前。」上述文字抄錄自費德雷.帕雅克《班雅明與他的時代》,你可能有一度會產生錯覺,以為這是今早台灣報紙社論或你臉書牆上的句子。時代的火車頭其實沒有停下,但一切又好像沒向前,浪跡歐陸與逃離納粹掌權的年輕班雅明好像正坐在我們搭的台鐵前座,會不會,邁入新世紀的台灣人才與班雅明同代人?
費德雷.帕雅克作為一名作家、一名畫家,藉由重讀與親蒞,文字與繪畫,他帶我們進入的,首先不只是班雅明的時代,也是他自己的,這裡的技術更像是車窗上的疊影——你看到的是對向來車裡的乘客(是班雅明?是班雅明的同代人?還是帕雅克?),但同時是玻璃中的我自己,那到底是誰?也許誰都不是,又也許誰都是,輪廓線的疊合與差異誕生某種自覺與覺他——班雅明慣用的技術在此展示:他熱愛悖論、喜歡使用提喻、在若即若離和似有若無的指涉間開展意義──而這項技術之所及,時代與時代之交會,何嘗不與此刻我島行進的列車交會?那正是帕雅克《班雅明與他的時代》這套書的重要之處。2019年年初台灣有一個,不,是又有一個班雅明的風潮,大書現世,雜誌作專題,舊版重來,這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現象,值得探究。此際重讀班雅明,是為什麼?此際流行的班雅明,與此前有何不同?班雅明成為一個定錨點,時代列車轟隆進入2019年後又駛離,也許真正讓我們同時代的,就在那股子不合時宜。而總要有人不合時宜,時代才能繼續向前。

《林肯在中陰》

  • 作者:喬治‧桑德斯
  • 譯者:何穎怡
  • 出版社:時報出版
【廖偉棠短評】
《林肯在中陰》,喬治.桑德斯著,何穎怡譯,時報出版
源自林肯軼事中讓人不忍側目的一段喪子經歷,變幻成一部最為陰慘、哀戚的哥特風歌劇,連接的卻是人類最偉大的共情之感,繼而昇華為對平等人權的捍衛之心。後者作為《林肯在中陰》的背景一直如暴風雨背後的隱隱雷鳴電閃,讓讀者在絕望的死蔭當中有所翹盼有所依恃。
一如美國文化評論家Greil Marcus的名著《老美國誌異》(The Old, Weird America)裡點出,所謂的美國夢背後一直有黑暗面的力量所豐富它的涵義,美國文化的強壯在於它可以理解並消化這種黑暗。
林肯在中陰》即直接讓我們置身墓園、中陰身的鬼魂包圍之中,迫使我們面對黑暗的細膩層次——就像每一個悲慘命運的角色都渴望他者的聆聽一樣。林肯經由他夭折的兒子學會了對眾鬼喧嘩的聆聽,繼而才能學會聆聽生者的國度對他的期許。
因此這也是一本引導我們學習理解這黑與白、死與生轉化共存的世界的書,它的歌劇本質有如暴風一樣對我們的閱讀體驗進行摧枯拉朽的革新。所謂「出生入死」四字,既是小說內容裡那位俄爾甫斯一般的父親林肯所經歷,也是讀者在作者喬治.桑德斯出神入化的敘述技巧、對白雕琢當中可以領會的美學高潮。
當代小說中能以如此肆意的想像力達到如此冷峻的精神境界的,罕矣,因此它也是連結古典精神與現代實驗精神的一個奇妙文本。

《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

  • 作者:山姆.史帝芬森
  • 譯者:吳莉君
  • 出版社:原點
【黃宗潔短評】
《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山姆.史帝芬森著,吳莉君譯,原點出版
「攝影師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這個副標,乍看之下似乎開宗明義地揭露出山姆.史蒂芬森(Sam Stephenson)《浮與沉》一書的主旨,但事實上,本書雖是以曾拍攝二戰影像及日本水俁病等題材的知名攝影師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為傳主,卻絕對是一本完全顛覆「名人傳記」印象的驚人著作。
嚴格來說,這本書其實是一場尋人之旅,以史密斯為圓心,旁及那些與他的生命有著或深或淺交集的情人、朋友、攝影師、藝術家、爵士樂手、被拍攝的對象……。每個人物的登場,都是一幀幀素描般的生動圖像。史蒂芬森以他過人的耐性和毅力,歷經二十年的研究,宛如偵探一般抽絲剝繭,找回那些失落在時間之流的一個個名字,包括曾經出現在紐約第六大道和二十八街交叉口那座史密斯的傳奇閣樓,並短暫停留的那些「社會棄兒的花名冊」。
為此,他反覆聆聽史密斯在1957-1965年間留下的一千七百四十捲,長達大約四千五百小時的錄音帶,推敲辨識夾雜於各種環境噪音、電視、收音機、電話、隨興的排練、貓叫、踱步聲之間的交談可能來自於誰,堅持的程度甚至包括這樣追根究柢的探問:「1961年9月25日凌晨時分,兩位非裔美籍的鋼琴手小華特.戴維斯(Walter Davis Jr.)和法蘭克.惠特(Frank Hewitt),……其中一人吹起口哨,模仿卡羅萊納夜鷹的叫聲」,是誰吹出這種複雜的鳥鳴旋律?
讀者或會困惑,這樣的問題,對於一部傳記而言,重要嗎?答案是惠特或戴維斯,真的有差別嗎?畢竟時隔四十七年後,史蒂芬森將這段口哨播放給當時住在同棟樓的爵士鼓手法蘭克.阿莫斯(Frank Amoss)聽時,對方的反應是「好笑又困惑」,他想不起自己當年聽過任何鳥叫口哨。錄音的考古遺跡,沒有記憶可供印證。
但此種執著到近似偏執的特質,卻讓他自身與史密斯產生了某種疊影般的連結,這並非一部穿插個人回憶錄的作品,但某種程度上,它既是史密斯傳,也是史蒂芬森傳,作者自己的生命亦捲入傳主的人生裡,如同光與影。而人性是如此複雜,光與影、浮與沉、秩序與混亂、美麗與痛苦、英雄與沉淪,只呈現其中一面,都無法完整。迂迴於是成為唯一的途徑。透過龐大的文獻和層層追訪所得來的,或許仍是無數浮光掠影般的碎片,但每個碎片都同樣是史密斯那騷亂靈魂的一部分,在浮與沉之間飄盪著。若我們把鏡頭再拉遠一點,更會恍然,讀者原以為他追尋的,是一顆曾經璀璨的星,但最終他找到了一整片星空。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

  • 作者:林慕蓮
  • 譯者:廖珮杏
  • 出版社:八旗文化
【廖偉棠短評】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林慕蓮著,廖珮杏譯,八旗文化出版
時間是公正的嗎?毋寧說時間是無情的。「六四」鎮壓事件三十週年的2019年,並沒有預期那麼多出版物,幸而有《重返天安門》提醒我們這三十年的冤屈,不但未曾洗雪,還有被時間磨滅、扭曲之嫌。
因此「重返」是必要的,讓我們置身歷史現場成為其中的Nobody。「那偉大的進軍被一個精巧的齒輪制止」北島這句關於六四的詩在此獲得更多的闡釋,林慕蓮讓我們成為一個不起眼的沙粒,有可能卡住另一顆不起眼的齒輪的沙粒,然後再回頭敘說沙粒與齒輪的傷痕。
他們到底改變了歷史,還是被歷史改變了?注視前者是新聞報導的職責,反思後者便是文學的能力。《重返天安門》更傾向於後者,因為只有細察那些被改變的軌跡,才能為下一次改變歷史積聚力量。在2019年,依然身處漩渦之中的我們,能否凌越漩渦想像那雙三十年後注視自己的眼睛呢?在歷史的比對中,我們理應比三十年前對革命有更多的想像力與同理心。
因此「六四」才能成為隔代人的六四,成為異地同耕的六四。《重返天安門》書中所做的示範,就是獨立一章講述了天安門以外的天安門:成都的慘劇,後者因為遠離新聞的勢利眼而被湮沒。如果我們因為北京而遺忘成都,日後我們恐怕也要從歷史的無數恐怖當中如此打撈「六四」本身。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

  • 作者:卡門.瑪麗亞.馬查多
  • 譯者:葉佳怡
  • 出版社:啟明出版
【盧郁佳短評】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卡門.瑪麗亞.馬查多著,葉佳怡譯,啟明出版
美國小說家卡門.瑪麗亞.馬查多的小說集《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銳利,酸澀,苦楚難言,翻新哥德恐怖,在日常中創造癲狂。鬧鬼的源頭不是老屋冤魂、久遠命案,而是文化對妻母職責的期待。
十惡不赦:《法網遊龍:特案組》的兩百七十三種觀點〉是數十集虛構影集的每集簡介。模仿過去刊登在電視雜誌上的預告、現在網飛網站上的劇情文案,勾勒出一齣陰森的警探法醫影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殘酷罪案的恐怖氣氛,難以喘息的工作壓力,秘密的外遇激情,萌生瘋狂、哀傷、陰森的夢境,疑真似幻。作者精準捕捉了驚悚影集陰鬱懸疑的哥德風魅力,由多不勝數的女屍命案,不著一辭,烘托出對女性受暴的深沉抗議。針對女性的暴力與性暴力無所不在,卻從公眾的視野中隱形,被忽略,視而不見,理所當然,失去反應的想像力,改變的行動力。而作者拒絕讓讀者溫馴地步入良夜,她筆下的奇觀使人無法說聲「這是個悲劇」就轉頭逃避不看。讀者會直墜險淵,與受暴女性同情共感,自問如何改變這一切。

《薩賓娜之死》

  • 作者:尼克.德納索
  • 譯者:宋瑛堂
  • 出版社:臉譜
【廖偉棠短評】
《薩賓娜之死》,尼克‧德納索著,宋瑛堂譯,臉譜出版
2016年,《牛津英語詞典》宣布「後真相」(post-truth)成為年度詞彙。2018年,尼克.德納索創作了《薩賓娜之死》完美地闡釋了何謂「雄辯勝於事實,意見重於事實,立場決定是非」的「後真相」時代全面來臨,2019年我們讀到中文譯本,但這都顯得太遲——對於現實中與「真相」有關無關的我們。
Sabrina這個不動聲色的書名,被翻譯成《薩賓娜之死》本身就帶有評判。所幸這個評判與作者期望的比較一致,薩賓娜就是死了,而且在大眾的公審中她可能會死第二、第三、無數次,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把人再殺一遍,並且殃及真正為薩賓娜之死傷痛的親人。
秉承美國當代小說傳統,尼克.德納索極其鎮定地展開一個我們可能都會遇到的恐怖故事——恐怖在於,我們都可能成為加害者,就像書中的陰謀論者,自以為是受害者因而成為加害者一樣。他素淡的畫風裡充滿不對勁,讓我們質疑起這個世界是否真的那麼單線條、純色和井然有序,然而就在這種質疑中,我們忘記了生活中更重要的東西。
這本漫畫裡大多數人都面目雷同,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就像隱藏在屏幕神秘的一端的你我一樣。從事無差別殺人以尋求關注的兇手,恰恰就是在這些平凡人的目光與談論中獲得加持,進行一次比一次聳人聽聞的惡行競賽。
如果我們放下手機,像薩賓娜的姐姐珊卓那樣,只是踐行與薩賓娜的約定,騎行一片大湖,薩賓娜說不定還活著。這本暗湧處處的「平淡」漫畫,讓我們驚省我們以正義為名製造的失明,重新學習何謂「聆聽」何謂「陪伴」。

《卡塔莉娜:關於生命療養院,以及人們如何被遺棄的故事》

  • 作者:朱歐.畢尤
  • 譯者:葉佳怡
  • 出版社:左岸文化
【黃宗潔短評】
《卡塔莉娜:關於生命療養院,以及人們如何被遺棄的故事》,朱歐.畢尤著,葉佳怡譯,左岸文化
「去感覺愛/孤獨的愛/在孤獨中跟隨渴望/愛是被棄者的幻覺」,這樣的句子,彷彿來自某個詩集的引文;「一瓶除臭劑/一盒肥皂/一罐助曬乳/一條皮膚乳膏」,則像是尋常主婦的購物清單;「我沒有虧欠/我沒有付出/超級市場/過去的債/發炎/心受到感染/珍貴的膿」,這些敘述卻又混亂破碎,如同缺乏邏輯的自由聯想。但上述看似性質迥異的文句,全部來自於一位巴西的女性卡塔莉娜。
卡塔莉娜既非詩人,亦早已被剝奪了主婦的身分,被視為精神疾病患者的她,孤單地住在一個叫做生命療養院的機構等待死亡──來到這裡的每個人,都得經歷兩次死亡,第一次是社會性死亡,第二次是肉體生命的終結。本書透過卡塔莉娜的生命敘事,不只讓這位不幸女性想要述說的故事,得以被理解與傾聽,更折射出背後複雜的結構性問題,並揭露個人的生命如何在家庭、社區與國家醫療體系等社會單位的運作下遭到排除。
而《卡塔莉娜》一書獨特且可貴之處在於,作者朱歐.畢尤(João Biehl)對於前述的個人生命史,以及所謂社會體制面的思考,取得了一個艱難的平衡。作為一部由人類學者所撰寫的民族誌,《卡塔莉娜》一書的目的並非為卡塔莉娜立傳,亦非為其代言──儘管那些混亂含糊的敘說,確實是在畢尤的努力下方能重新尋回脈絡。在〈序言〉中,畢尤數次提到卡塔莉娜是他的「合作對象」,因為卡塔莉娜「在那個意圖殲滅主體性的環境中相當突出,因為她拒絕被簡化為生理問題,也不希望自己經歷的一切被化約為『命運』。」卡塔莉娜從來沒有放棄用文字和話語表達她自己,若只將她簡化為一個典型案例,將再次抹煞其主體性──也同時抹煞療養院中,其他生命處境各異的每一個名字。
但另一方面,許多關注邊緣處境者的作品,往往會落入另一種陷阱,就是將體制簡化為模糊而抽象的標籤,只是粗暴與權力的代名詞,但畢尤提醒我們:「卡塔莉娜不只是從各種家庭及公共系統的縫隙中掉下來。她的被棄是透過數個社會脈絡的新奇互動及並置才得以實現。」更具體地說,卡塔莉娜的遭遇,和巴西九○年代時精神醫學「去醫院化」的藥療系統有關,家庭及社區的治療角色被放大,乍看之下相當理想化的願景,對於已然崩壞的家庭和社區來說,卻可能只是「離『包容』的道路愈來愈遠」。
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將卡塔莉娜視為這部作品的共同作者,她是自己生命故事的敘說者,而畢尤在研究與對話的過程中,某程度上亦替她取回了失落的「社會性生命」,將她「重新寫回其他人的生命中」──在她的「瘋狂」很諷刺地證明了被誤診,而長期抱怨的疼痛則源於某種遺傳基因造成的疾病之後。
「只因我不能走就得待在石器時代/在阿雷格里港這裡/我們說的話和疾病接觸後變得難以察覺」,在全書的第六部,畢尤附上了卡塔莉娜書寫的部分「字典」,當卡塔莉娜的生命敘事被重新脈絡化,讀者將發現這些原本看似破碎跳躍的字句,充滿著對自身命運的洞察。「我的病是時間的病」,她說,「時間是沒有解藥的」。

《痛苦可以分享嗎?:不以愛與正義之名消費傷痛,讓創傷者與陪伴者真正互助共好的痛苦社會學》

  • 作者:嚴寄鎬
  • 譯者:黃子玲
  • 出版社:麥田出版
【陳栢青短評】
《痛苦可以分享嗎?:不以愛與正義之名消費傷痛,讓創傷者與陪伴者真正互助共好的痛苦社會學》,嚴寄鎬著,黃子玲譯,麥田出版
我們仍在等待一個救世主出現——國家領導人、黨主席、揭弊立委、市長——從政治強人到台灣之光,我們妄想有那樣一個人出來執行正義,我們還在找下一個蔣經國。但正義不是政治問題,改變不是政治問題,政治問題從來沒問題,問題只在於「政治」——你怎麼定義「政治」的?引用嚴寄鎬《痛苦可以分享嗎?》一書中段落:「政治原本就包含正義問題。人們透過合作、討論與爭議來執行或定義正義。但現在的社會離這樣的政治越來越遠。政治只剩下官僚和政客,於是,在『慢性政治嫌惡』的社會中,以『正義』為名的表演就出現了」。
「政治」被我們變小了——「政治只剩下官僚和政客」——我們把「我們」變成「我」,又從「我」變成「如果是『你』」就好了,於是這個特定的「你」一人救全黨、一人幹翻整個議會,揭弊或爆料,一人撐起整個國家,而真實的我們在幹嘛?在忙著把好不容易拱起來的救世主們拉下神壇,旋掉台灣之光的燈泡——他背後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那就是「我們」以為可以做的「正義」:打臉、翻老帳、臉書出征、爆料、按下臉書的怒或是製成各種新制成語,並期待他上老鵝特搜或卡提諾狂新聞,我們是這樣執行網路時代的政治參與。
上面這些討論誤植了嗎?《痛苦可以分享嗎?》被分類在心理勵志類。怎麼會在一本心理勵志的書裡跟你聊政治和打臉爆料?島嶼上空有無數幽靈盤據,有各種集體意識,想用某一種方式概括全部的解決方案是不健康甚至不衛生的,我們可以做的是,從某個角度切入談。例如,如果從如果以「痛苦」作為切面呢?
《痛苦可以分享嗎?》談痛苦,從痛苦的生成,到核心議題:「痛苦可以表述嗎?」翻成大白話就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你他媽自己要去死幹嘛牽拖別人?」:痛苦成為一個漩渦,他把身邊所有人拉下去,你痛苦,「痛苦」讓受苦者身邊的人受苦。
韓國是高痛苦社會。這些年我們總說,好想贏韓國,但在痛苦的向量表上,我不知道哪個社會更高些?嚴寄鎬跟我們談痛苦,其實是用「痛苦」介入這個社會,從關係層面:人與人,到社會層面:結構上的、群的、現象的。 這本書的驚人是,他的語言與其說是簡單,不如說是,堅決的。用很簡單的話,告訴你很難的觀念。並堅決的讓你相信。
痛苦可以分享嗎?》更驚人的是,痛苦可以是形而上的,但又很落實的,它可以是一種社會學,或倫理學,這就是本書好看的地方——無論現代政治結構、學校教育制度崩壞、網路起底文化、人肉搜尋、打臉、網軍為何盛行?黑粉是怎麼誕生的、到現代的友情是什麼?為什麼你總是沒有愛情?……理解痛苦的機制,不如說是,透過理解痛苦的機制,進入一個集體心理結構。痛苦讓你想離世,令你厭世,但這本書讓你因此很入世。讀完這本書,世界在你眼前,用另一種方式翻開。

《隱形的奧義:拋開無止境曝光、擁抱不受注目的十一個思考》

  • 作者:阿奇科.布希
  • 譯者:麥慧芬
  • 出版社:商周出版
【黃宗潔短評】
《隱形的奧義:拋開無止境曝光、擁抱不受注目的十一個思考》,阿奇科.布希著,麥慧芬譯,商周出版
在這個人人習於頻繁揭露自身成就與能力,唯恐旁人看不見自己的年代,持續的曝光是一種追求,也是一種誘惑。阿奇科•布希(Akiko Busch)這本《隱形的奧義》不只反其道而行,甚至可說離經叛道了。然而,從童年的捉迷藏遊戲、到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都可看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確實嚮往著「消失」的力量;建立關於隱形的概念,更是認知及心理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當我們進入成人世界,隱形卻似乎搖身一變為邪惡的化身,與悖德、犯罪相生相成,網路匿名則猶如當代版的隱形戒指,意味著惡意攻擊可以恣意發酵。被汙名化加上前述人們對曝光的渴望,隱形的價值在當代彷彿默默「被消失」了。
因此,本書無疑是一部弔詭地「讓隱形現身」的作品,但現身的目的,卻是為了讓更多人拾回隱形的奧義。布希從文學、藝術、文化、心理、生態、科學等迥異的面向,以形形色色的例子架構出既廣博又相連的隱形世界。她提醒我們,隱形是世界最初的語言,在自然之中,讓自己不受注意,是生物得以存活的必備條件;「安靜地適應」與優雅地融入背景,則是歸屬感的來源與看見周遭的起點。
然而,布希並未簡化地溢美隱形的價值,而是試圖梳理出隱形的複雜意義與深層力量,畢竟,捉迷藏是個有趣的遊戲──前提是能夠被找到。人們對隱身的恐懼多少來自於自我被抹煞的焦慮,但當曝光的追求已發展到在咖啡奶泡上呈現自己臉孔的噴墨圖像時,這自戀的凝視是否只益發凸顯出宛如奶泡般脆弱與虛無的自我認同?而隱身與現形的消長,就像奶泡上的自我圖像,當執著的自我形象慢慢消散,我們目光所及之處,才有可能涵蓋其他事物。如同書中那段被布希戲稱為「隱身請願書」的話語:「首先,學會愛自己。然後忘了愛自己這回事,學著去愛這個世界。」奧義之所在,莫過如是。

書評委員─黃宗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國文學系碩、博士。長期關心動物議題,喜歡讀字甚過寫字的雜食性閱讀動物。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書評委員─盧郁佳

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書評委員─陳栢青

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 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書評委員─廖偉棠

詩人、作家、攝影家。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曾出版詩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 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評論集《異托邦指南》。

按讚加入《鏡文化》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貼文動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