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 06:56 臺北時間

【紐時評疫情(下)】「不是這個民族善忘,是當權者害怕你記得」

mm-logo
文化
資料畫面,中國揚州一家醫院裡的點滴注射室。(東方IC)
資料畫面,中國揚州一家醫院裡的點滴注射室。(東方IC)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袁莉的評論指出,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的擴散,官方在輿論的管控上出現一些矛盾。一方面必須提供適當管道發洩民怨,另一方面又得調控、轉移這些批評的聲浪,避免危及到政權。
隨著疫情影響擴大,中國民間官方對疫情的隱瞞、延誤不滿聲浪升高。「輿情戰」成了中共當局防疫的重點之一。
紐約時報舉的例子是官方的《湖北日報》一名資深記者的微博爭議。名為張歐亞的記者在微博上說「武漢必須當機立斷換帥了!」這個貼文很快就被刪除,但是截圖已經在網路上狂傳。外洩到網路上的官方文件顯示,報社事後向官員道歉,承諾報社員工未來會「只發布正面內容」。
紐約時報的報導提到,在農曆春節前,國家電視台央視(CCTV)和人民日報是一面倒歌功頌德,報導領導高層設宴慶祝「中國取得的成功」,隻字不提武漢。即便後來報導武漢肺炎,新聞也是著重在讚揚武漢醫務人員的齊心抗疫。
不過,體制內也有些人嘗試要解決問題。
報導提到,微博許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貼文都須經過審查,但微博的執行長王高飛本人倒是轉發了一篇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內容是關於「更多新聞報導與減少感染之間的相互關聯」。在中國的網路語境下,轉發這類的文章或許是在婉轉暗示官方必須讓資訊透明。
紐約時報的評論指出,在中國,「歷史經常為了黨的利益而被改寫」,過去的教訓可以被遺忘。文章裡說,許多人私底下抱怨習近平的同時,懷念起當初SARS疫情時胡錦濤扮演的角色,不過,他們顯然也忘了當時中國政府曾掩蓋疫情達三個月之久。
紐約時報舉的一個特別的例子是當時北京市長王岐山的一段抗疫影片,在網路上兩小時內被觀看了400萬次。影片隨後被刪除。影片底下的評論充滿對王岐山的叫好聲和對強勢領導人的渴望。王岐山如今是中國的國家副主席,而這種懷舊其實充滿反諷意味。
「這不是這個民族善忘,」紐約時報引述一名網友的話:「更多的是廟堂高高在上者不喜歡你記得。」
紐約時報的評論最後引用了前南方周末資深記者李海鵬的話說,最終,還得靠國家的力量拯救武漢。「然後國家會被解釋,被證明,被信賴為唯一的拯救者」。
參考資料:New York Time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