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6 06:08 臺北時間

【失去英國的歐盟(上)】「一開始就不應該加入」 英國走上脫歐不歸路的關鍵曝光

mm-logo
文化
英國加入歐盟已有47年歷史。(東方IC)
英國加入歐盟已有47年歷史。(東方IC)
「在布魯塞爾,也就是歐盟機構的所在地,有些官員認為英國根本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加入,」彭博商業週刊在今年年初一篇報導中寫著。
持平而論,這樣的說法多少有些真實性。
歐盟的起源,是1951年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成員國有比利時、法國、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與西德。英國並不在其中。1957年催生「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羅馬條約,英國也並非簽約國之一。一直要到1969年,英國第3次提出入盟申請時,歐洲經濟共同體才同意將英國納為成員。當時的法國總戴高樂曾公開明言:「英國經濟的某些層面,不管是勞動或農業模式,都與歐洲做法格格不入。」
甚至,在戴高樂看來,英國人對於歐洲一體化的概念和願景始終有著「根深蒂固的敵意」。
這種英國和歐洲「不是同一國」「本質不同」的成見與疏離感,在半世紀後英國脫離歐盟組織前夕,又更加鮮明地被凸顯出來。
「或許,由於歷史和地理上的差異,」英國前首相梅伊在2017年義大利佛羅倫斯一場演說中提到:「歐盟在我國的發展史上,從未像歐洲其他國家那樣彼此連結、密不可分。」
彭博商業週刊分析英國脫歐的前因後果,認為在歐盟發展歷程中,英國其實曾經做過不少貢獻,例如1977年擔任歐盟執委會主席的Welshman Roy Jenkins,就是單一市場和共同貨幣制度的幕後功臣;但仔細檢視雙方的關係演變,可以發現至少有2個事件,是導致英歐後來漸行漸遠的轉折點。
首先,是2004年的歐盟東擴。2004年5月1日,歐盟向前蘇聯成員的東歐國家張開雙臂,一次擴增10位新會員,將原本偏西歐、多為已開發國家組成的區域聯盟,推向了國際霸權的舞台,但在同時,也將英國推往了脫歐的懸崖。
東擴讓歐盟的組成國不再單純,遷入英國的外來移民在2003到2016年間從原本的1500萬人,暴增到3500萬。在英國媒體和右派的煽動和鼓吹下,英國民間排外情緒激升,直接導致了脫歐公投的舉辦和最後結果。
而除了東擴之外,英國前首相卡麥隆在歐洲金融危機期間一個重大政治誤判,也必須承擔部分脫歐責任。
2011年底,希臘債務引發歐元危機,歐盟各國領袖為了挽救歐元區經濟,緊急草擬了一份協議,卻遭到英國刻意杯葛。當時的英國首相卡麥隆希望在協議中寫入保護英國金融產業的除外條款,因而堅持不肯簽字,甚至動用否決權,導致協議告吹。此舉雖無礙歐盟再循其他管道進行金融管制,但卻在政治意義上宣告了倫敦與梅克爾為首的歐盟主流勢力正式決裂,從此後再難修復。
資料來源:Bloomberg, The Conversation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